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凤凰大视野碧血黄沙 > 第48章(第1页)

第48章(第1页)

人生之奥,世界之秘,生活之谜,往往具有永恒的诱惑力,引起人们满腔热情地乃至不顾一切地去探索它。

幻想的情景,往往比真实的情景活跃而又美好。

张慎之虽然强自镇静,但纷乱的思绪却无法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心猿意马,他打开了一本书,这是从凉州一家豪绅的藏书室里顺手取来的《乐府诗集》,强制自己看下去:

如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如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

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胡笳声声,催人泪下,张慎之仿佛听到蔡文姬的低泣,那是她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

杀气朝朝冲塞门,

胡风夜夜吹边月。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诗句,和今晚的情景是多么贴切。

张慎之一下回到现实中,他把书啪哒一合,立刻想到今晚绝非寻常,他应该记入阵中日记:

公历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晴,白日风沙颇大,夜,月朗星稀,临泽&iddot;黄家屯。

我军进入河西走廊以来,先战于干柴洼、横梁山、古浪城、永昌城、八坝、山丹。后战于高台、临泽、倪家营子。历数苦战,以今日最为激烈,总指挥亲临火线,倾全力攻击。

我军部署:

东北方向由韩起功旅,马呈样手枪团,及所属民团;

西南方向由马彪旅,韩荣福炮兵团,及所属民团;

东南方向由马继融旅及所属民团;

西北方向由独立骑兵旅及所属民团。

从晨七时发起攻击,战至下午五时,反复冲杀达数十次之多。受到顽强抵抗,我方伤亡惨重,达七百余人,马四百余匹。但我军随减随补不乏兵源,战力不衰。

共军伤亡不详,预计也不下七百之数,但其内无粮弹外无援兵,孤军奋战,创痛皆起,饥寒相迫,绝难久存。军座最忌共军东返,严令追堵不惜代价。因事关奇重,驰军猛追,故招致西洞堡之挫败。

张慎之自知西洞堡之败是因轻敌麻痹所致,但他必须在阵中日记中找到开脱之辞以备将来查考。

共军本应乘我追击受挫之时,急速东进,一向狡诈之敌,不但弃其有利时机,反而西返重入绝境,不知何故。莫非固守待援?或是西去新疆?

待援,似不可能,千里援军何时能至?

西进,却又不像,从西洞堡到倪家营子仅数十里,为何不乘西面空虚兼程而进,反而滞留此地,筑垒挖壕待我来攻?莫不是有大的行动需要他们配合?我建议此情应电告军座,总指挥认为没有必要。

弹药库被炸,总指挥只当作正常消耗上报,我也只能听之任之。

也许总指挥是对的,连续投入兵力不惜代价,速战速决,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取得胜利,万错皆可不咎……

张慎之写至此处,意犹未尽,笔在手中旋弄了很久,却不知写什么好了。

他把阵中日记翻了几面,他的目光停留在永昌那篇记述上。这是一种下意识,后来才意识到这里是马正良的家乡,如果早在去年十二月初苦战永昌之时,他知道马正良的身世的话,他会带一队骑兵专程去拜访他的父亲马向真,那将是一个多么好的时机。

永昌之夜记载是简单的,内容却是无限的。

公历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阴,永昌&iddot;高家堡。

连日激战,互有胜负,双方均伤亡惨重。

凉州四十里堡激战之后,继而是永昌东南八坝之战,我军为截断敌军永昌与山丹的联系,分割包围,便于聚歼,双方激战于永昌城西三十里处的水磨关。此敌为三十军之八十八师,极为顽强。激战一昼夜,后敌又派八十九师增援。为免腹背受敌,我主动撤出战斗。此役我损失约四百人马,敌伤亡亦甚重。

次日集中五个旅与四个民团强攻永昌,并有兰州绥靖公署派出的三架飞机助战,敌守城系主力部队,其总部亦在城内,故据城顽抗。我军七次猛扑,均未突破,并有一架飞机被击中起火,落于城东山谷之中。

与此同时,我以骑兵、步兵各一旅及两民团进攻山丹。山丹为五军所守。我军进攻系钳制性质。兵力较弱,山丹城东北方向是由乐都民团助攻,被敌察觉,全力突袭,民团长陈濂无战斗经验,任部队溃散。敌军随出城追击,民团反成诱饵,敌竟弃险追出十余里,被我骑兵逆袭其后背,并断其归路,溃散之民团复又杀回,出城敌军约七百余人,悉数被歼。城中敌人随据城固守。

敌有城垣可凭,城郊地形开阔,易守难攻,我建议总指挥改强攻为围困,辅以巧攻,总指挥采纳此计。战争随成胶着状态。

公历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三日,雨加雪霰,永昌&iddot;高家堡。

这天总指挥命我审讯一个共军俘虏,据说是一个营长。并不指望他提供更多的军事情报,对于共军多少人,多少枪,总指挥并不十分关心,多也罢,少也罢,总是要打到底。最关心的是共军的战略意图,他们为什么要向西来?是侵占河西?还是远去新疆?军座来电一定要阻止共军东返是什么意图?保持共军河西、河东的分离状态便于消灭?还是奉蒋委员长的命令如此部署?不得而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