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中国民间故事经典片段 > 第73章(第1页)

第73章(第1页)

王寿春整理

第40章纪晓岚的故事

巧戏乾隆

据说纪晓岚身体肥胖,夏天怕热,常在室内脱掉上衣袒胸露膊工作,一天,他正在赤膊办公,突然门外传来&ldo;圣上驾到&rdo;的呼喊,他一时惊慌失措、赤膊接驾不行,穿衣又来不及,急中生智,便钻入有围幕的办公桌下。

乾隆走进屋里,向翰林院士们询问了一番,便坐在办公桌前阅览案上的书卷。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纪晓岚蹲在桌子底下,腰酸腿麻,气喘吁吁,听屋内没有动静,便不禁掀开桌布的一角悄悄向一个学士问道:&ldo;老头子走了吗?&rdo;

不巧,这细声问话被乾隆听见了,发现了纪晓岚躲在桌子底下的秘密。乾隆佯装不知,走到另间书房去了,以便让纪晓岚穿好衣服出来见驾。

纪晓岚慌忙穿好衣服,上前向乾隆叩头请罪。乾隆问道:&ldo;卿刚才称朕为老头子,是何意思?&rdo;

纪晓岚不慌不忙答道:&ldo;老者,圣上万寿无疆之谓也;头者,圣上万民之首也;子者,圣上尊为天子,乃上天之子也。这便是臣称圣上为老头子之故也。&rdo;

赵连荣搜集整理

祝寿佳联

乾隆五十大寿,举国上下张灯结彩,隆重庆祝。文武百官,送来寿联条幅,数不胜数,堆积如山。乾隆浏览了一下这些寿联,觉得多是庸言俗语,无甚佳句妙语,且陈辞堆砌,令人生厌。于是,自己出了一联来,要群臣续对。此联是:&ldo;二万里河山,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rdo;

众大臣都希望当此皇上五十大寿佳节,对上皇帝亲自出的对联,以博得龙颜大欢。无奈乾隆此联确是绝对,人们绞尽脑汁,也对不上来。正当乾隆为无人续下联而愁郁不快时,纪晓岚送来了下联:&ldo;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rdo;

赵连荣搜集整理

第41章郑板桥的故事

题联巧骂势利僧

郑板桥的诗书画,世称&ldo;三绝&rdo;,他的大名,谁人不知,可他穿着打扮,平平常常,很不引人注目。有一次,他外出游历来到一座古寺,老和尚看他年纪轻轻的,一副寒酸相,鄙夷地向他白了一眼,理也不理。但郑板桥却从容自若,只当没这回事,迈着步子走进古寺,品赏墙壁上的字画。

恰巧李晾铨粒盒嘶人,&ldo;扬州八怪&rdo;之一,郑板桥的好友。也来古寺游览,一见郑板桥,便道:&ldo;板桥老弟,你也在此。&rdo;郑板桥回道:&ldo;刚来片刻。&rdo;

老和尚听到&ldo;板桥&rdo;二字,心想,莫非他就是郑燮郑板桥。随即满脸堆笑,指着郑板桥问李粒骸扒胛剩这位可就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郑板桥先生?&rdo;李恋阃反鸬溃骸罢是。&rdo;

老和尚证实真的是郑板桥,连声招呼:&ldo;久仰久仰,请坐请坐。&rdo;一面说着,一面亲自搬椅抹桌,高声吩咐小和尚前来泡茶。一副巴结讨好的势利相。

寒暄之后,郑板桥起身准备告辞,老和尚点头哈腰,说:&ldo;郑先生名扬四方,既已来此寒寺,务请留下墨宝,以作纪念。&rdo;说完,叫小和尚捧出纸墨笔砚。

郑板桥最厌恶趋炎附势的卑鄙小人,他见老和尚前后两副面孔,打心里作呕,正要寻机回敬,恰巧老和尚向他索字。于是,郑板桥略加思索,当即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ldo;凤凤字繁写&ldo;几&rdo;字内为&ldo;鸟&rdo;字。在禾下飞去鸟&rdo;,下联是:&ldo;马到芦边草不生&rdo;。写完搁笔,和李凉哈大笑,拂袖而去。

老和尚把这副对联挂在墙上,逢人便吹嘘郑板桥是如何热情地为他写这副立轴的,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

一天,老和尚又在向游客吹嘘郑板桥为他写的这副对联。有位游客问道:&ldo;老和尚,你可知道这副对联的意思?&rdo;老和尚不懂装懂,驴头不对马嘴地说了一遍。这位游客说:&ldo;你挨骂了。&rdo;老和尚不相信,问道:&ldo;何以见得?&rdo;这位游客指着上联说:&ldo;你看,凤凰的凤字,把里面的鸟字拿掉不就成了几个的&lso;几&rso;字么?再在上面加上稻禾的&lso;禾&rso;字,就是光秃的&lso;秃&rso;字了。&rdo;接着,游客又指着下联说:&ldo;芦苇的芦字,去掉草头,加上马旁,就成了毛驴的&lso;驴&rso;字。上下联合起来,便是&lso;秃驴&rso;二字&rdo;。

老和尚听了,羞惭得面红耳赤,脑门冒汗,无地自容。

顾一平搜集整理

审石头

&ldo;簸箕计&rdo;没能治住郑板桥,恶棍们仍不死心。不几天,他们又想出一个新的圈套。

这是郑板桥到潍县的第五天。他一大早有事坐轿出去,回来的时候天快东南晌了。可是,轿子到了衙门前,却走不动了。只听外面呜呜呀呀地乱喊乱叫。郑板桥掀开帘子往外一看,见街两边吵吵嚷嚷拥过一帮人来。这帮人一边高声喊着:&ldo;县太爷来了,迎接县太爷!&rdo;一边把个衙门口堵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郑板桥看得明白,心里想,这又不知是为我预备的什么好&ldo;菜&rdo;,我须仔细防范才是。

他正这么想着,忽听人堆里&ldo;叭&rdo;地一声响,接着是一个男人的嚎叫和恶言浊语的斥骂。原来这条街两旁有些摆小摊做生意的,见一些不三不四的家伙一窝蜂地往这拥,知道不好,赶快拾掇起摊子往外躲。有一个卖稀粥的徐老汉没来得及躲避,被这帮家伙一下子挤倒在路旁,那粥罐不偏不斜,正好砸在了一块七角八棱的青石上,摔了个粉碎,粘糊的粥淌了一地,溅了徐老汉一身。一个满脸麻子的家伙一下子把他揪住,地痞们趁机大吵大闹起来。霎那间,县衙门前乱得像开了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