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文字版 > 第51章(第1页)

第51章(第1页)

九、柳宗元(3)

刚强的父亲总会给他的子弟带来一些出乎意料的麻烦。柳宗元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名扬天下,当时他写了一篇《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大受好评。柳宗元死后,他的朋友刘禹锡在为他文集写序言时也说,&ldo;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rdo;。这样一位有&ldo;奇名&rdo;的学生,一度居然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要么是政府学馆的&ldo;生徒&rdo;,要么是乡里保荐、州县甄选的&ldo;乡贡&rdo;,如同我们今天报考研究生的,要么是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要么是工作两年以上的大专生,一般人是不允许参加考试的。柳宗元十七岁了,几次申请乡里保荐,但没有人敢搭理他,因为窦参还权势滔天,他的父亲柳镇还在夔州做小小司马。看来,封建社会真不是一般的黑暗,这样优秀的学生连考试机会都没有。直到窦参倒台被处死,柳镇复位,柳宗元这位大好青年才顺利取得&ldo;乡贡&rdo;资格。这一年,柳宗元已经二十岁了,三年的花样年华就这样&ldo;蹉跎&rdo;了。

贞元九年(793)春天,柳宗元一举中的,随即参加了及第后的狂欢节目,如到曲江池宴游,到大雁塔题名。人逢喜事不仅精神爽,而且还分外幽默风趣。题名大雁塔的时候,还要写上郡望,写到辛南容时,此人刚好不在身边,柳宗元张口答到:东海人。旁边人感到奇怪,问他何以得知?柳宗元说,东海才有开阔的胸襟,才无所不容。过了一会儿,辛南容赶来,说起他的郡望,竟然果真是渤海人。

一同登第的还有刘禹锡等二十二人,其中有些官家子弟,所有引起了外界的一些猜测,皇帝也表示要亲自关注这件事情。后来调查到柳宗元时,德宗皇帝发话了,说柳镇的儿子肯定没有问题,柳镇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他不可能徇私情的。有皇帝做出这样的评价,想必柳镇死也会瞑目了。这年五月,柳镇就在幸福中去世了,春风得意的柳宗元马上收拾行装,回家守丧去了。

三年后,柳宗元正式开始了他的人生,第一次做官,出任秘书省的校书郎;第一次结婚,完成了十三岁时就订下的那门娃娃亲,将礼部郎中杨凭的女儿娶进门来。二年后,他又参加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这种考试不是每年都举行的,而且录取人数少得可怜,只有寥寥三、五名而已,但柳宗元又是一举通过。这几年他的生活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人揪心。

这是一次升职考试。柳宗元随即被任命为集贤书院正字,新官职与校书郎的性质比较接近,都是管理朝廷的图书,这一期间他接触了不少秘笈珍本,为此后走向文学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尽管年青的柳宗元志存高远,从来不以舞文弄墨的文人自居,也没有想到过文学家,但冥冥中自有定数,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不过,此时的柳宗元还做着政治家的梦想,他积极联络朝廷官员,经常同热血青年来往,甚至组建了一个进步的社交团体,成员如刘禹锡、韩泰、吕温、崔群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改革的中坚。

同时,热情四溢的柳宗元还积极支持学生运动,当时的名流陆贽、阳城(此人曾遭到韩愈的冷嘲热讽,说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殊不知此位老兄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九年不飞,一飞冲天)遭到奸佞的迫害,太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四处请愿,闹得沸沸扬扬、鸡飞狗跳。柳宗元不仅口头上表示坚决支持,还付诸行动,亲自给热血的太学生写信,称赞他们是为正义而奋斗,是当之无愧的先锋与表率,&ldo;奋志厉义,出乎千百之表&rdo;,&ldo;服圣人之遗教,居天子之太学,可无愧也&rdo;(《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后来他又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对请愿风潮中的核心人物阳城表达滔滔不绝的敬佩之情。历史事实证明,挺身而出来支持学生运动的朝廷官员,大多数正义感强,具有良知,但政治上往往显得幼稚,未必会在史册上留下灿烂的一笔。

3.柳司马

提到柳宗元,永州人士至今还愤懑不平:柳宗元在柳州只呆了四年,至今人们还称他为&ldo;柳柳州&rdo;;而柳宗元在永州生活了多长时间?是整整十年,柳宗元一生中的五分之一还多,他成熟后的三分之一还多,但从来没有人称他为&ldo;柳永州&rdo;。永州人自己怎么称呼柳宗元呢?官方的、正式的场合似乎是柳子厚,如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永州知府柳拱辰在华严岩州学东侧建立&ldo;柳子厚祠堂&rdo;并作有《柳子厚祠堂记》;非官方的场合,似乎称之为柳先生、柳司马,如南宋谪居永州的翰林学士汪藻作有《永州柳先生祠堂记》,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扩修重修柳司马庙,并有《重修柳司马先生庙记》碑刻。

九、柳宗元(4)

称柳宗元为柳先生,这是肯定柳宗元对永州文化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自柳宗元来到永州,南方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真心实意地向他请教文学创作上的一些问题。称柳宗元为柳司马,则是因为柳宗元此时的官职就是司马,在著名的&ldo;八司马事件&rdo;中,他被贬谪到永州。

贞元十七年(801),柳宗元由集贤殿正字调为蓝田县尉,这只是&ldo;下派锻炼&rdo;而已,预示着他将有光辉灿烂的前程。果不其然,两年后他就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也就是见习御史。刚刚三十出头的柳宗元坐在这个位置上,红光满面,志得意满,除了档案工资比正式御史少那么一点,职权一丁点儿都不打折扣。看着同一办公室的、比他大上六岁的韩愈(这是两位大文豪惟一在一块儿坐班的岁月),柳宗元想着自己肯定用不了多久就会超越这帮老家伙。这时的柳宗元是有资本&ldo;嚣张&rdo;的,朝廷新贵时为东宫太子侍读的王叔文及大臣韦执谊都很欣赏他,前途看涨,不可限量。对不在同一壕沟的韩愈,柳宗元没有太在意,甚至可能不以为然。后来韩愈丢掉了御史的职位,一直以为是这后生撺掇的,心中颇有些不平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