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勒令对张英华强行管制。张英华在宿迁的老战友、老部下竭力保护着他。县里工作的这些老革命,谁不是在战争年代的刀枪丛中滚过几回?所以也不怕这些造反派头头。
造反派头头在对待张英华的问题上,有造反派主张对其强制劳动,强行监管。县工业科的张东奎听到这消息,通知周桂昆和另外几个老干部去找县革委会头头,县革委会头头硬着头皮与老干部相见,周桂昆怒说:&ldo;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上级是为宿迁立过大功的人,历史记载清清楚楚。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没死,曾亲眼目睹,所以县革委会在处理老上级监督改造的问题上,必须听听我们的意见。&rdo;另外几位老干部也都说:&ldo;对,得征求我们的意见。&rdo;那革委会头头怕得罪这些老干部,想了想说:&ldo;那你们看怎么办?&rdo;张东奎是直接在老上级手下干过革命的老同志。他在想,如果把老上级随便交出去,老上级年近六十岁的人,又是孤单一人,那会受尽折磨的屈辱。张东奎必须管。于是对那位革委会头头说:&ldo;把老上级交给我工业科,由我们工业科对其实行监督改造。&rdo;这实际上是想保护张英华。那革委会头头正为处理此事头疼,见工业科长张东奎要张英华,就顺水推舟卖个人情表示同意,要求张东奎:&ldo;把这个大叛徒,大特务交给你们工业部门监督改造,工业部门必须定期汇报这个大叛徒、大特务的改造情况。&rdo;张东奎回答说:&ldo;按程序办事,这可以。&rdo;
张东奎把老上级安排在县钢铁厂扫扫地,打打杂。给工人端端茶水,送送报纸。老上级曾经在县钢铁厂当过挂职厂长,厂里的老职工还认是他。张英华给车间送茶水,推着小车了,得使劲推,要不小车子走不动,被厂里的老工人看见了。老工人对身边的徒弟说:&ldo;去帮推一把。&rdo;几个徒弟推着张英华的送水车子在前面走,张英华被挤得掉在后面追。老工人上前关地对张英华说:&ldo;少干点,别累着。&rdo;张英华给厂里办公室送茶水,厂里办公室的干部连忙自己动手,说:&ldo;老上级,我们来,我们来,你老人家歇歇吧。&rdo;张英华在县钢铁厂受到厂里上下干部职工的照顾,是因为张英华曾在钢铁厂工作过,为钢铁厂做出过贡献。工业科长张东奎也悄悄关注过钢铁厂领导:&ldo;对老上级好好照顾,不要让其干重活,适可而止。&rdo;
老上级在钢铁厂找了一间宿舍,要从张东奎家搬回厂里住。张东奎拗不过他,只有同意,但坚决要求老上级:&ldo;中午,晚上来我家吃饭,脏衣服送过来洗。&rdo;
正文第四十章(c)
书香屋更新时间:2011-2-110:34:22本章字数:2417
老上级张英华除早点在厂门口的小摊上对付一顿,随便买些煎饼、油条,豆浆、包子之类吃吃,中饭、晚饭都到张东奎家吃。饭后到厂里上班、睡觉休息。张东奎的爱人张大嫂是一个热情,热心肠的人,从未嫌弃过老上级张英华。县委大院中住在张东奎家周围的干部家属对张大嫂家照料张英华这个大叛徒、大特务议论纷纷。干部家属对张大嫂嚼舌头:&ldo;张大嫂,你对这个糟老头子又供吃又供喝,还给他洗衣服,现在粮食这么紧张,自己都不够吃,这是图个啥?&rdo;张大嫂却说:&ldo;不就是多个碗,多双筷子吗?比起旧社会的苦日子,俺够满足的了,老上级在俺们家吃喝一辈子,俺都照顾他。&rdo;
张大嫂心好,但妇道人家心里搁不住话。在一次吃饭时,丈夫张东奎和老上级可能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张东奎叫张大嫂多炒两个菜,两个人喝了点酒,在酒桌上高兴攀谈。张大嫂上高中的儿子戴着红卫兵的袖章,胸前挂着毛主席像章,回家晚了。兴许是肚子饿了,到饭桌上也不喊人,张大嫂盛来一碗米饭,儿子端起碗就吃。张东奎训斥儿子:&ldo;怎么不叫你张伯伯,就端碗吃饭?&rdo;儿子吃饭急,噎住了,张口说不出话。张大嫂过来,用手在儿子后背上下捶打。他也怪儿子不懂礼貌,无心地说:&ldo;你别看你张伯伯如今落难了,他过去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当过那边的少将师长。&rdo;儿子一听,扔下碗筷:&ldo;谁跟反动派大军官一起吃饭。&rdo;一转身走人。张东奎怪爱人张大嫂:&ldo;你怎么跟儿子说这些话?真是妇道人家。&rdo;张大嫂也不好意思:&ldo;都怪我说漏了嘴。&rdo;老上级张英华安慰张大嫂:&ldo;弟妹是有口无心,不碍事的。&rdo;张大嫂收拾盘子、碗筷忙去上班。屋里只剩下张东奎和老上级两人。张东奎把香烟递给老上级,自己也抽了一根,说:&ldo;老上级,你看这事弄的,别介意啊?&rdo;以后,张东奎的儿子,凡看见老上级在他家吃饭,扭头就跑出家门,张大嫂怎么拽也拽不回来。老上级见影响到东奎家和睦,就不再到张东奎家吃饭,自己在厂里将就一天是一天。张东奎和爱人张大嫂去钢铁厂找到多次,老上级说什么也不回来了,两口子只好作罢。
张东奎到钢铁厂看见老上级一个人生活实在可怜,就把这事跟周桂昆说了,周桂昆说:&ldo;我家小孩多,饭食比你家稍差些,老上级如不计较就到我家吃去,好歹也有个热饭热菜吃。&rdo;张东奎说:&ldo;这事也不是小事,你回家得跟随你家老嫂子说通。&rdo;周桂昆又说:&ldo;你老嫂子(周桂昆爱人)也是个热心肠人,没问题。&rdo;周桂昆夫妇俩和张东奎夫妇俩一起去钢铁厂动员老上级回周桂昆家入伙生活,老上级坚持不去,还是周桂昆的爱人和张大嫂硬是把老上级拽走到周桂昆家吃饭。周桂昆家四个孩子,大的二十,小的十几岁,都是吃壮饭的年龄,城里供应粮不够吃,如今又添了一张嘴,周桂昆的爱人想方设法弄来一些粮食搭配着吃。老上级把老伴费瑞芳从上海寄来的钱和粮票也都补贴进去。老家大队书记周桂林听到老上级到了大哥周桂昆,就经常从老家驮来粮食,送给大哥周桂昆家。周桂林的生产大队工分分值较高,虽然桂林也有好几个孩子,但周桂林和老伴都挣工分,桂林的老伴尤其能干,因此周桂林家年年有结余,是个余粮户,农村有粮食吃,花钱地方少,不像城里什么都需要钱。周桂林到城里一趟,除给大哥周桂昆家送些粮食,还时不时地掏出二十、三十块钱来,交给大哥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