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位苏联少校--场站负责人,脸上的诚恳和无奈,又使我没有怀疑的理由。再说伊凡&iddot;耶顿少校办理的手续是无可挑剔的。
这个拗口的名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我算记住你了……机组已因为过度的睡眠而失眠。
好吧,整理思路,准备将来的汇报。
《关于延安之行--以及&ot;后羿射日&iddot;香格里拉三期工程&ot;》:
1,日伪军、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地区的作战序列等情报(附表)。
2,基本协议和承诺:延安愿意在得到援助后,发动第二次&ot;百团大战&ot;。他们提出的装备数量,经我核计只有25-30千吨,5条船的装载量。附注:我认为如果增加一倍,战果会更好。
3,可以接受一名美国将军的指挥。条件是不干预他们的政治理念。
4,可成立一支主力游击纵队,作为直接受命于美国军官的敌后机动作战部队,规模为旅级以上。
(81)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九:
5.9.1942.星期六,阴,雾。
今天体会到在北平学过的中国成语--什么是&ot;归心似箭&ot;。尽管仍不适合飞行,机组和我一致决定,不再等了。
十点钟,我们冲向迷朦的天空。可也真是冒险。我们在大雾中整整盲飞1600英里。飞机在无穷无尽的云海中,象穿过黑夜一样穿过白天。
什么也看不见。除了罗盘的指向,没有任何参照物。
没有日月、星辰,没有海洋、岛屿。除了降落伞和救生衣,没有在海上谋生的工具。每个人脸色都开始发白。
我用口琴演奏给他们缓解压力,约翰有了笑容。但还是有人眼里含着忧虑和凄惶。我呢,老实说也不想死--特别是这个时候。亨利如果在场,问几个令人发笑的问题,会使他们松弛……
燃油表开始告警。约翰上尉是出色的,判断距离和位置后,他果断下降高度--虽然这很危险。
但终于,云缝里看到一串珍珠般的岛屿……阿留申!
&ot;蓓姬号&ot;上响起欢呼。16:52分,幸运地降落在阿留申群岛荷兰港。探险小队回到美国。尽管还不是本土!
小伙子们推举我为&ot;今天的上帝&ot;。可我知道,上午的起飞决定和整个这次任务,使他们承担了多少风险。&ot;今天的上帝&ot;与魔鬼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82)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十:
5.10.1942.星期日,多云。
上午,荷兰港机场地勤人员帮助机组彻底保养了飞机。&ot;蓓姬号&ot;一路累坏了,直喘粗气。
环游世界啊,该给她发一枚勋章。
下午加油后一气飞到西海岸。其实这是本次旅行中第二个长距离--第一距离是横跨大西洋,2100英里,从累西腓到弗里敦,接近油耗极限。但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