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同意。
他给高延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来此地,是因为你们国家的权臣弑杀了君主,是来问罪的;至于交战,我不愿意。我们来到你们这里,粮食都不够吃的,所以才攻下数座城池当做补给。等你国重修臣礼,我会将所失城池原样奉还!
总结一下,无非四字:不想打仗。
高延寿看罢,欣喜之情溢于面目,更溢于表现,他放松了对唐军的警惕。是夜,李世民忽然召来文武百官议事,议事结果:令李绩率领步骑五千,集合山岭之西;长孙无忌将精兵一万,为奇兵,自山北出峡谷直冲其后;李世民亲自率领四千步骑,带着锣鼓旗帜登上北山。
敕令诸军以鼓角为号,齐出奋击。
清晨,高延寿起了个大早。睁眼一看,见到且只见到了李绩的五千兵马,他掐指一算:150000÷5000=30。不觉大喜,三十人狂扁一人的结果让他产生了幻觉,于是收整军队,勒兵欲战。此时,李世民也正像金毛狼王一样,穿着一副黄金甲,仰望45°苍凉之天空。
山北峡谷之间,飞扬起一片尘埃。
这是长孙无忌的信号。
看罢,李世民令步骑敲锣打鼓,举旗冲锋。号令一响,大军云集。顷刻间,从四面八方涌来数股军队,鼓噪得山地崩裂。高延寿见状,吓得不知所措。他能想到的就是将他那十五万大军分成数股分别抵抗,可是一扭头却发现,不够。
不是兵力不够,是时间不够。
当高延寿骑上高高往下看的时候,高丽靺鞨联合大军已经乱作一团,恰在此时,一道闪电飞过,霹在大山之中(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会有雷电……)。雷电与唐军的气势浑然一体,将整个安市城搞得天翻地覆。
天庭震怒!
我想,这一定是高丽兵所能想到的。
霹雳过后,见一猛士,身著奇服,大呼拼杀,猛士所到之处,敌兵必死,高下震慑,所向无敌!
一人,可万人敌!李世民远远看见此人,叹为观止,令信使驰问。信使回来,李世民问:
他是什么人?
龙门人薛仁贵。
薛仁贵……
李世民颔首一笑,薛仁贵,我记住了。
薛仁贵旷世奇才,从今天起,命运之神向他敞开了大门。在此战之前,薛仁贵一直默默无闻。他能参军,是因为他的妻子。
薛仁贵年少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以耕田为业。后来,他想要改葬祖先。改葬祖先的办法,有钱,或者有地位。在唐朝,有地位一定有钱,但有钱可能很没地位。薛仁贵的妻子柳氏提醒他,现在天子御驾亲征辽东,求猛将,你去面试,还怕没有功名么?等你富贵以后再还乡改葬,为时未晚。
薛仁贵听老婆的话,从军,负责接待他的,正是大将军张士贵。
张士贵亲自募兵面试,择兵的方法十分简单:考膂力。募集勇士,人数太多,只能用这个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我们看电视剧薛平贵,应征入伍的时候就是让他们每人试举石头。然后汇报,左臂承重二十斤,右臂承重三十斤,这种兵属于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张士贵死活是不要的。再看下一个,左臂一百斤,右臂一百斤,属于大力士,可以要。一片人海之中,报到一人,左臂五百斤,右臂六百斤,张士贵懵了。
这是神人啊!
于是,接下来发生了很多故事。张士贵冒领薛仁贵的功劳,还让其改名。其实,我认为,这故事前半段是很接近现实的,而后半段是小说家的言笑之词。张士贵非但没有埋没薛仁贵,而且还对其十分赞赏。
千军万马之中,有一奇服猛士,所向无敌者,薛仁贵。
于是,我们总结出这样一条道理:有特大的能耐,要想让别人一下就记住,最好有一身异样的打扮。
薛仁贵就这样,跟随大军到了辽东,一直就披着他那件白色披风。他在史书上出场,是伴随着雷霆的,一身华丽丽的衣袍,一道亮丽丽的风景。从未见过如此神采的描述,这才是真正的闪亮登场!
一登场,就立功了。
薛仁贵自恃悍勇,著白衣自标显。手持丈八大戟,腰挂两副强弓,大呼奔驰,所向披靡。跟前的高丽兵眼见此类角色出现,惶恐不安,扭头便跑。唐军后部跟上,呼啸前冲,敌军大惧,瞬间崩溃。
薛仁贵带着忐忑的心情见到了传说中的天子,李世民神情肃穆,如获至宝。
二话不说,先拜薛仁贵为游击将军。
接下来,才是问籍贯家庭的时候。薛仁贵介绍自己,龙门人,是薛安都的六世孙,名礼,字仁贵,以字行。评书中所说薛仁贵被无良的张士贵改名为薛礼,也是有历史根据的。隋唐时期的人,有的以名行,有的以字行,并没有亲切不亲切的说法,薛礼就是以字为名。
一瞬间,他从一名小卒变成了将军。
战场,高延寿等高丽将领眼见不行,立刻收兵,依靠山势结营自固。李世民不会给敌军任何喘息的机会,他令大军将高延寿包围,把长孙无忌支走。
长孙无忌走了,他去干一件既快乐又省劲儿的事‐‐拆桥。拆桥好差事,轻松加愉快。高延寿被逼上山间,一定会沿着山路溃逃,既然是包围,就不能给他们留后路。高延寿退守山地,可一扭头,却发现滚滚大河之上,木桥已断,成了天险。他崩溃了,一番挣扎过后,次日,率领大部乖乖投降。高延寿和惠真两位手下已经不多,还剩三万六千八百人。他俩上午还趾高气昂地望着李绩的小股兵马哈哈大笑,现在却跪在了唐军营门之前,双膝着地,狼狈行走,磕头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