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盎心中早有胜算。
纵便是獠人再多,也赢不了唐军。他对左右将士说:&ldo;我把手里的箭全部射光,胜负立刻知晓。&rdo;于是引弓便射,连发七箭,射中七个跳得最欢的獠人。冯盎知道,这帮獠人是真正的乌合之众,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眼见带着大盖帽儿长缨子的大兵拿着一个古怪的东西发射,射一个死一个,连刀都不拼就死了,于是被吓哭,抱头鼠窜。一群窜带动一大群窜,一大群窜带动全军窜,于是,獠人自我践踏,死伤无数。冯盎纵兵出击,斩首千余级。这帮獠人人数太多,逃窜速度奇快,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震慑跑了。可惜……
冯盎管辖的地方方圆两千里,有奴婢万余人,奇珍异宝无数。当时獠人铜工业发达,纺织业也极端先进,不知其中是否有人成为冯盎的奴婢,但从他的奢侈程度来看,应该是有的。冯盎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同时勤于政事,所有被他打下的部落全部都喜欢上他这个人。
獠人散落之后,几月之内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们再度不知所以,将居住在山区的居民赶跑,傍着大树,盖上木屋。很快,这个部落又被那个部落征服,獠人王率领数万獠人再次举起了反唐义旗。此次闹事的地点出现在雅州,现在的四川山区。这帮獠人逃窜以后,跑到哪里的都有,不过雅州的獠人和高州的獠人一样不知天高地厚,用他们的残忍手段拿下了四川山区的当地居民,将此地占为己有。
贞观七年五月的时候,李世民正在九成宫玩儿,接到獠人起义的报告后,他也是倍感无奈。前几年獠人闹腾得最欢,许多大将入朝请求平叛,李世民对他们说:&ldo;獠人依据山林,时常出来行窃,这是他们的习俗。各州的长官如果能加以恩抚,他们自然降服,怎么可以妄动刀戈,残杀自己的子民。将他们比作禽兽,又岂是民之父母所为!&rdo;
李世民的想法不错,可惜獠人不解风情,有些尚处在奴隶社会的獠人对唐朝的爱抚不仅没有感到感动,反而促发了他们的反动。当时担任雅州道行军总管的人在民间赫赫有名,李世民要他担任讨獠大使。
这个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张士贵同志。
此人在小说中被小说家们贬得一无是处,基本上看过《薛仁贵征东》的人都会对此人深有印象,书上说&ldo;薛仁贵征东,张士贵得功&rdo;。张士贵身为大将,什么都不会,抢功抢得让人恶心,让薛仁贵很晚才被唐太宗认识。民间对张士贵的诅咒层出不穷,更有甚者看着电视机能把屏幕给砸了,以此来寄托自己对薛仁贵的热爱,对张士贵的反感。一代英雄,竟然被小说诬陷成这般模样,实在令人痛心!
在此,我要为张士贵正名。
张士贵,男,开皇六年(586年)生人,祖籍山西盂县,自幼习武,箭法奇准,更胜李渊。张士贵是隋末、唐初大将,战功赫赫,功勋彪炳,在隋朝和唐朝初年的战斗中声名卓著,先后参与了唐高祖李渊组织的败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最高级别战斗,随后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辅佐李世民登上皇位。张士贵膂力过人,可手拉一百五十斤分量的大弓,左右驰射,丝毫不偏。后来东征,就是他果断采用薛仁贵的建议,身先士卒,才使得唐军取得大捷。
张士贵对大唐忠心耿耿,与薛仁贵关系很好,精忠报国,义薄云天!
此时的他47岁,作为雅州道行军总管,他要负责这批獠人的全面清理工作。五月底,张士贵率领的唐朝军队大破反獠。獠人溃散而逃,七月,再次闹事,八月,张士贵重操旧业,率领唐朝军队前去打击,獠人再次溃败。腊月,獠人于嘉州、陵州(四川山区)卷土重来,唐朝大军击破之。
此时的张士贵对打击獠人还是很有经验的,但也只限于战场之上一时击破,但未来会不会重来,他丝毫没有办法。其实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獠人之乱比胡人之乱更让人揪心。他们集合迅速,被击破的也迅速,一个月后卷土重来,竟将之前战友亲人死状全部忘却,鼓噪着反唐,然后再次被击破,之后再度卷土重来。贞观八年正月,东王洞、西王洞獠人造反,又是数万人。
张士贵率领军队对其发起进攻,带头冲锋陷阵,很快就平息了这场叛乱。李世民继续采取能感化的就感化,死性不改的就打的战略方针,顺利将诸多獠人成功转化为良民。
后来的史料中依旧经常出现獠人二字,但实质上已经没有那么多獠人了。之后几百年内,但凡南方山林草莽之中的起事者都被官方文献称作獠人,范围就有所不同了。
唐朝以后,历代帝王对獠人闹事很恼火,于是产生了严重的鄙视心理。后来甚至发展到捉到獠人就往宫里送去阉割的地步,这种做法直接铲草除根。后来的研究者称这是官方对獠人的迫害,我不完全赞成这种观点,从李世民的头疼状况来看,獠人遭到迫害肯定有自己身上的原因。
李世民对冯盎和张士贵的战绩很欣慰,獠人分散山区,难成大事,但是此时却有一国不是那么老实。要知道,贞观初年的时候,四方诸国纷纷臣服,就连那些远隔重洋的岛国都派来了使者,谁会在唐朝强大得举世无双的时候犯傻呢?其实,这是一个一直以来出镜率不高的国家,原本也是乖乖跟着其他国家臣服于唐朝来着,可后来他们国内出现了一点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