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读城记作文600字 > 第16章(第1页)

第16章(第1页)

但不管怎么说,上海滩的名声不太好,却总归是事实。它被称为&ldo;十里洋场&rdo;(最早则被称为&ldo;十里夷场&rdo;)、&ldo;冒险家的乐园&rdo;,此外还有&ldo;东方魔都&rdo;、&ldo;千面女郎&rdo;、&ldo;洋场荡妇&rdo;、&ldo;鬼蜮世界&rdo;等必雅号&rdo;。以后又被称为&ldo;资产阶级的大染缸&rdo;,被看成革命和改造的对象。比起北京之被称为&ldo;帝都&rdo;、&ldo;京师&rdo;、&ldo;伟大的首都&rdo;、&ldo;红太阳升起的地方&rdo;,那名声可是差远

人们对待北京和上海的态度也不一样。在改革开放以前的那些年代,能够到北京去,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这种光荣往往只属于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先进人物或政治上特别可靠、组织上信得过的人。人们怀着崇敬和羡慕的心情目送他们登车而去,期待他们带回可以分享的光荣,比如和中央领导的合影或毛主席握过的手。即便没有这份光荣,能去看看天安门,看看慕名已久的故宫、颐和园,也是令人羡慕的。如果有人到上海出差,情况又不同。他的亲朋好友会一齐来看他,一面掏出多年的积蓄,托他买这买那,一面又谆谆嘱咐,叫他小心谨慎,不要在那个&ldo;花花世界&rdo;迷失本性,上当受骗,吃了坏人的亏。去上海的人也会不虚此行。他会肩挑手提地带回许多在内地买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但质量好,样子新,而且价钱便宜,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到上海到底是大上海,是足以让自己那个&ldo;小地方&rdo;自愧不如的大城市。当然,他在带回对上海啧啧赞美的同时,也会带回对上海的种种不满和抱怨。

的确,外地人对上海的态度是复杂和矛盾的。几乎全中国人都公认北京好,但却只有苏州、无锡等少数几个地方的人才会说上海好。其他地方人虽然心里也承认上海好,却不大愿意公开说出来。或者即便认为上海好,也是有保留的。他们宁肯对上海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而不是像对北京那样敬而亲之。要他们喜欢上海,就更难。许多从外地考入上海的大学生、研究生在毕业离沪时会这样说:&ldo;其实我并不怎么喜欢上海,可没能留下来似乎还是有点遗憾。&rdo;同样,外地人虽然有点畏忌上海,但如果让他们到上海出差,则多半也会兴高采烈。总之,正如《上海:记忆与想象》一书编者马逢洋所说,上海既是众望所归,又是众矢之的。

上海很早就是众望所归。早在1904年,蔡元培等人主编的《警钟日报》便发表题为《新上海》的社论,盛赞上海是黑暗世界中&ldo;光焰夺目之新世界&rdo;;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主持的《民立报》也发表署名田光的文章《上海之今昔感》,认为上海&ldo;为全国之所企望,直负有新中国模型之资格&rdo;。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因产业工人最多和对国家经济贡献最大而卓有威望,只是由于后来出了个声名狼藉的祸国殃民小集团,又弄得有点灰头灰脸。党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英明决策后,上海再次成为众望所归。包括国内外商业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内的众多有识之士,已越来越看好上海。他们认为,上海是最具有成为&ldo;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rdo;资质和条件的城市。上海一旦崛起,全世界都将刮目相看。

上海也很早就是众矢之的。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就一连发表四篇评论文章,力陈上海社会之丑恶、黑暗、肮脏(《独秀文存》);傅斯年则说上海臭气熏天,竟以模仿ji女为能事(《致新cháo社》);后来周作人也说上海只有&ldo;买办流氓与ji女的文化&rdo;(《上海气》);钱钟书则用挖苦的口气说,如果上海也能产生艺术和文化,&ldo;正像说头脑以外的手或足或腰腹也会思想一样的可笑&rdo;(《猫》)。总之,在他们的眼里笔下,上海滩是一个藏污纳垢之所,为非作歹之地,而沈从文等人所谓&ldo;海派&rdo;,则谁都知道是一个恶溢和贬义词。熊月之在《海派散论》一文中曾透彻地分析过这种观念产生的原因,比如民族主义、阶级分析、西方文化价值受到怀疑等等,但不管怎么说,自二三十年代起,上海滩的名声便一直弄得不太好。

上海滩的名声不太好,上海人的名声也不太好。余秋雨说:&ldo;全国有点离不开上海人,又都讨厌着上海人。&rdo;(《文化苦旅》)这话说得不完全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全国都离不开上海,又都有点讨厌上海人;全国都向往着上海,又都有点忌恨上海人。&ldo;上海人&rdo;这个称谓,在外地人心目中,有时简直就是诸如小气、精明、算计、虚荣、市侩、不厚道、赶时髦、耍滑头、小心眼、难相处等等&ldo;毛病&rdo;的代名词。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人们议论某某人如何有着上述毛病极难相处时,就会有人总结性地发言说:&ldo;上海人嘛!&rdo;后面的话也就不言而喻,而听众也就释然。似乎上海人就得有这些毛病,没有反倒不正常。所以,如果一个男孩子或女孩子的恋人是上海人,亲朋好友便会大惊小怪对他们的父母说:&ldo;他怎么找个上海人!&rdo;甚至还有这样的事:某单位提拔干部,上面原本看中了某同志,但有人向组织部门反映,说&ldo;他是上海人呀!&rdo;结果该同志便不能得到提拔。外地人对上海人的忌讳和提防,由此可见一斑。

这当然并不公平,也不准确。事实上,上海人并不像外地人说的那么&ldo;坏&rdo;,那么让人&ldo;讨厌&rdo;。那些真正和上海人接触多、对上海人了解多的人,都会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人其实是很好相处的,只要你也按上海人那一套作派和法则来处世就行。我女儿到上海上大学,去之前心里也有点惴惴的(尽管我们事先也作了&ldo;正面宣传&rdo;),但半年后回来,便兴高采烈地说:&ldo;上海同学蛮好的呀!&rdo;当然&ldo;蛮好的&rdo;。上海人,本来就不坏。

但可惜,持这种观点的人,似乎并不太多。

事实上,对上海人的反感和讨厌,几乎可以说是长期性的和普遍性的。正如全国各地都有&ldo;小上海&rdo;,全国各地也都有对上海人的&ldo;微词&rdo;和关于上海人的&ldo;笑话&rdo;。在远离上海的贵州省施秉县(一个边远的小县城,那里有一条美丽的氵舞阳河可供漂流),旅行社的朋友一提起上海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笑话可说。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一次漂流前,导游交待大家,如果有贵重物品,务必交给护航员,以免丢失。然而一个上海人却不肯。他把一叠钞票含在嘴里就下了水。结果,漂到半路,船翻了,上海人大喊救命。其实,漂流中翻船是在所难免和有惊无险的,甚至还能增加漂流的乐趣。因此,不少人还会故意把船弄翻,然后和护航员一起哈哈大笑。这个大喊救命的上海人当然很快就重新回到了他的船上,只是他那一叠钞票,也就被河水冲得无影无踪显然,这个笑话并不&ldo;专属&rdo;上海人,它完全可能发生在别的什么地方人身上。但,不管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大家都觉得只有说是上海人,才特别&ldo;像&rdo;。

关于上海人的笑话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比方说,&ldo;上海的男人喝醪糟都上脸&rdo;,或&ldo;上海的女人买牙膏都要磅一磅,看看是买大支的合算,还是买小支的合算&rdo;等等。在一个小品节目中,一个北方籍的妻子就这样数落她的上海籍丈夫:&ldo;那么小一块蛋糕,我睡觉前他就在吃,等我一觉睡醒来,他还在吃。&rdo;总之,这类笑话特别多,特别离奇,讲起来也特别放肆,而别的什么地方的人,是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笑话的。比方说,我们就不大容易听到北京人的笑话。北京人也不是没有毛病,但北京人的毛病好像只可气,不可笑。别的地方人也一样。他们即便有笑话,流传的范围也有限,讲起来也有顾忌。似乎偌大一个中国,惟独上海人,是可以肆无忌惮任意加以嘲笑的一群,或者是特别值得笑话的一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