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读城记作文600-800字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这还不说。他们隔三岔五还要上街去&ldo;打牙祭&rdo;。&ldo;打牙祭&rdo;原本是贫穷困难时期的事。那时,难得有点肉吃。天天萝卜白菜、白菜萝卜,嘴里都要淡出鸟来,无用武之地的牙齿也有意见,因此得弄点鱼肉,祭一祭它。然而现在成都人的爱上餐馆,却纯粹是&ldo;好吃&rdo;。在他们看来,家里饭菜再好,也比不上餐馆(否则要餐馆干什么)。餐馆里,花样多、品种多、水平专业,价钱又不贵。如果不隔三岔五进去吃吃,就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餐馆。

所以,成都人便总能为自己找到进餐馆的理由:下班晚了啦,忘了买菜啦,逛街逛累了啦,甚至懒得做饭啦,都行。如果来了客人,那就更要到餐馆请吃人家好不容易才来成都一次,不陪人家去吃吃,怎么说得过去?

由是之故,成都的酒楼、饭馆、小吃店、火锅铺,便总是生意兴隆,人满为患。(图四十一)对于成都人来说,吃,早已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生活享受和

生活方式。因此,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好。成都人的所谓&ldo;吃好&rdo;,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丰富,品种繁多,风味独特,花样翻新。只吃一种东西是不能算吃好的,只在一个地方吃也是不能算吃好的。这就非上街满城去吃不可。甚至不少人即便在家吃过了饭(当然一般是指晚饭),也仍要上街去,随便买点零嘴,弄点小吃,或者坐到街边店的摊摊上,烫他几把竹签穿着的&ldo;串串香&rdo;吃吃。可以说,爱不爱上街吃,是区别成都人和非成都人的紧要之处,而最正宗的成都人,则还会在家吃了也上街。他们上街,也许原本只不过随便逛逛。但只要上了街。就会忍不住吃点什么。这也不奇怪。&ldo;吃在成都&rdo;么。在成都,不吃,又干什么?

吃在成都,也可以理解为&ldo;在成都吃&rdo;。

在成都吃,确乎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一是方便。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是酒楼、饭馆、小吃店,随便走到哪儿都不愁没有吃的。二是便宜。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吃饱吃好,真真正正的&ldo;丰俭由人&rdo;。三是精美。成都的菜肴也好,小吃也好,都相当地讲究滋味和做工,并非一味以麻辣刺激青苔。成都的厨师,心灵手巧,善于思索,勇于借鉴,肯下功夫,做出来的吃食自然精美异常。光是汤菜,就有&ldo;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肚不白,无肘不浓&rdo;的讲究。最讲究的餐馆,则不但讲究&ldo;美食美器&rdo;,而且讲究&ldo;美景美名&rdo;。坐落在成都西门外三洞桥旁的&ldo;带江糙堂&rdo;,小桥流水,翠竹垂柳,竹篱茅舍,野趣盎然。其名,系取自杜诗&ldo;每日江头带醉归&rdo;;其肴,则有烷花鱼、龟凤汤、软烧子鲢等等。坐此堂,临此景,食此肴,真会顿生&ldo;天子呼来不上船&rdo;之意。

当然,在成都吃,并不一定非上这些名店不可。成都可去的地方是何其之多,好吃的东西又是何其之多光是小吃,就品种繁多,数不胜数:油茶、麻花、撇子,凉粉、肥肠、醒糟,担担面、铜锅面、师友面,蛋烘糕、蒸蒸糕、豌豆糕,三大炮、叶儿粑、鲜花饼,珍珠丸子、小笼包子、糖油果子,你便浑身是嘴,也吃不过来。

更何况,这些吃食的内容又是何等丰富比如蛋烘糕,用糖就有白糖、红糖、蜂糖几种,包馅则有芝麻、核桃、花生、樱桃、肉、菜等多种。所以,光一种蛋烘糕,就够你吃一阵子的而且,即便是小吃,制作也十分讲究和精美。比如春熙路龙抄手,就有原汤、炖鸡、海味、清汤、红油多种,而担担面则需用红油、花椒、芽菜、葱花、酱油、味精、醋等作调料,再加&ldo;饣召子&rdo;,好吃极一锦城小吃甲天下&rdo;,这话一点也不假。

成都的吃食,除小吃极多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讲究字号和品牌。成都有不少老字号,各有各的拿手好戏,比方说洞子口凉粉,铜井巷素面,矮子街抄手,金玉轩醒糟,三义园牛肉焦饼,长顺街治德号小笼蒸牛肉等。人们要吃这些东西,多半会认准了这些字号。即便不过是小吃,也有品牌,比如龙抄手、韩包子、谭豆花、郭汤圆、二姐兔丁、夫妻肺片等。有的在品牌之前,还要再加上街名地名店名字号,以示正宗和郑重,如总府街赖汤圆,荔枝巷钟水饺,耗子洞张鸭子等。似乎如果不是&ldo;张鸭子&rdo;而是&ldo;李鸭子&rdo;,或这&ldo;张鸭子&rdo;不是&ldo;耗子洞&rdo;的而是&ldo;猫儿洞&rdo;的,就吃不得。显然,只有成都人,才会吃得这么仔细、认真。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吃食的品牌,多以创作者、发明者或制作最精美者的姓氏来命名。比如赫赫有名的&ldo;麻婆豆腐&rdo;,就是一位脸上微麻的陈姓妇女所发明;而&ldo;夫妻肺片&rdo;,则是郭朝华、张田正夫妇所创制。此外如邹鲢鱼、赖汤圆,也因邹瑞麟师傅烹制的鲢鱼、赖源鑫师傅制作的汤圆特别精美而得名。当然,别的地方,也讲字号,比如北京有全聚德烤鸭,上海有社六房酱兔。但以厨师姓氏来做品牌的,似乎只有成都。这说明什么说明成都人既好吃,又讲义气。因为好吃,所以精于辨味;因为重义,所以不忘人恩。可以这么说,不管是谁,只要他为成都人发明了制作了好吃的东西,好吃而又重义的成都人都不会忘记他的功劳,都要充分肯定他们的&ldo;发明权&rdo;和&ldo;著作权&rdo;,而无论其名气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比如&ldo;东坡肘子&rdo;和&ldo;宫保鸡丁&rdo;的始作俑者一个是大文豪(苏东坡),一个是大官僚(挂&ldo;宫保&rdo;衔的四川总督丁宝桢),而&ldo;麻婆豆腐&rdo;和&ldo;夫妻肺片&rdo;的创制人却是普普通通的平民,发明&ldo;龙眼包子&rdo;的病胡子廖永通和发明蛋烘糕的师老汉,也是普普通通的平民。这又说明成都人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不是他的社会地位,至少做到了&ldo;味道面前人人平等&rdo;。

成都人是讲吃的,成都人是懂味的,成都人也是尊重厨师劳动的。

成都人好吃,也爱玩。

成都人的爱玩好要,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史书上屡有成都人&ldo;勤稼穑,尚奢侈,崇文学,好娱乐&rdo;,或&ldo;好音乐,少愁苦,尚奢靡,喜虚称&rdo;的记载。陆游诗云:&ldo;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rdo;所写即成都人游春之事。可见成都人春来踏青的传统,也是古已有之。成都人喜欢户外活动。他们甚至是会把自家屋里的饭桌都开到露天坝里来的。至于郊游,便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成都人既然一年四季都爱户外活动,风和日丽的春天,自然不可放过。据史载,每年春夏之际,光是游江,就要游两次。第一次是二月二,俗称&ldo;踏青节&rdo;。届时,由成都最高行政长官领头,率官吏幕僚眷属,分乘彩船数十艘,以乐队船为前导,浩浩荡荡,顺江而下,城中士女云集围观,号称&ldo;小游江&rdo;。第二次时为四月十九,系&ldo;烷花夫人&rdo;生日。是日成都官民,倾城而出,自烷花溪乘彩船,顺流而下至望江楼,上下穿梭,往来如织。锦江之上,&ldo;架舟如屋,锦似彩绘,连墙街尾,荡漾波间&rdo;,萧鼓弦歌,不绝于耳,号称&ldo;大游江&rdo;。不难想见,那可真是&ldo;人民大众开心的日子&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