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特勒在赫拉德欣宫宣布对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实行托管的当天,罗
马尼亚大使便警告英国外交部,在今后数月内希特勒将占领罗马尼亚和匈牙
利。不久,英国驻巴黎大使又发回一封令人大吃一惊的电报,更把伦敦仓促
地重新制订对外政策的人们引入歧途。这封电报错误百出。因为,为了保密,
它是由大使埃立克&iddot;菲普斯爵士亲手打印的。&ldo;希特勒自己的愿望&rdo;,他写道,
&ldo;在戈林、希姆莱、里宾特洛甫、戈增尔和莱希瑙等人的支持下,是要在六
七月间对大不列颠发动战争。&rdo;这个风大概是德国国内反希特勒集团放的,
因为他们极力要挑起武装冲突。事实上,元首根本无意打英国,所称的对罗
马尼亚和匈牙利进行占领,也仅限于经济领域。他的眼光其实是放在解决德
国与波兰的令人烦恼的分歧上。这些分歧是在世界大战后由盟国造出来的,
目的在于遏制德国的侵略。德国不但丧失了西普鲁士和波森的大部省份,而
且还沿维斯杜拉河开辟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为内陆国波兰提供一个出
海口。位于这条走廊尽头的但泽成了自由港,以便作为波兰的一个海港。这
条所谓的&ldo;波兰走廊&rdo;,把东普鲁士省与祖国分开,是最能激起德国爱国者
的一件事,而矛盾的焦点又在但泽上,因为居住在那里的几乎全是日耳曼人。
奇怪的是,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及其早年的演讲中,希特勒这个
最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日耳曼人,却未给它以多少篇幅。这倒不是说希特勒
对波兰人怀有友好感情‐‐根据他的标准,波兰人是低人一等的下人‐‐而
是因为他被苏联这个唯一能满足德国的生存空间的国家所困扰。从他上台伊
始,希特勒就将波兰问题降到最小的程度,并于1934年与华沙签订了有
效期为10年的互不侵略条约。在公开场合,他炫耀德波友好,而且,人们
还记得,他邀请波兰人参加了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波兰人高高
兴兴地接受了邀请。但他们并不明白,这种宴会的帐最终是要由客人来付的。
在慕尼黑会议后一个月,帐单被送来了‐‐里宾特洛甫邀请约瑟夫&iddot;利普斯
基大使前往贝希特斯加登的格兰德饭店与他共进午餐。里宾特洛甫说,解决
他们之间的分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他建议‐‐他的态度非常友好‐‐波兰
将但泽归还德国,允许德国建造联结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余部分的走廊。作为
报答,德国允许波兰使用但泽这个自由港,保证其目前的边界不变,并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