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张煌言父亲张圭章,现在是五旬年纪,历史上要1652年才去世,也可以提拔任用,他只是前段时间因为得罪陈演被撤职,后来前往大同跟儿子住在一起,将会一同前来京城。
在飞鸽传书中,姜瓖已通知冯敦厚、谢纲、张圭章来京城任职,还让谢纲推荐一批官员,带上那些官员一同前来,大同那边将会派出官兵护送来京。
姜瓖仔细查阅着名录,吏部有数名官员陪伴在侧,随时回答问题,要是郑三俊回答不了,就由侍郎、郎中回答。
比如某人什么原因被撤职?什么原因年纪大了官职还这么低?为什么有些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某人政绩如何?
姜瓖是心狠手辣之人,陪伴他的吏部官员们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不久后,姜瓖发现有个叫郭连城的人,现年三十八岁,山西平陆县人,在崇祯四年中举,曾任江南太平司里,后来被贬,再也没有出仕。
姜瓖问道:“郭连城因何被贬?”
对于这个问题,郑三俊不知道,两个侍郎同样不知道,三个郎中同样不知道。
郑三俊唯恐被姜瓖责怪,立即派人去问,
不久后,找到一个叫任中凤的员外郎。
“启禀首辅,在六年前,郭连城乃正七品官员,听说他在官场不太吃得开,因得罪南直隶某个尚书被挤走了。”
姜瓖再问:“他任职期间政绩如何?”
任中凤道:“启禀首辅,下官清楚记得,郭连城把分内事做得很好,因得罪人被贬,下官甚感可惜!”
姜瓖道:“把郭连城召来,本官要重新启用!”
郑三俊领命。
平陆县在山西西南部,不在山西镇防区,要不然姜瓖可吩咐周遇吉派人通知郭连城。
查看好一阵子后,已经到了傍晚,到了晚饭时间。
姜瓖吩咐下去,留在官署十分,让吏部官员们一同吃饭。
吏部尚书、二名侍郎、三名员外郎、二名主事,八人围着大圆桌而坐。
侍从兵把饭菜端上后,八人端正坐着,一言不发。
他们对姜瓖没多少敬重之意,而是惧怕枭雄式的姜瓖。
姜瓖在皇极殿杀了六个忠臣,在吏部官署杀一人,众官员都对他心存惧意。
开始时,大家因为怕姜瓖,都显得很拘谨,姜瓖跟大家说勿须客气,还频频叫人夹菜吃饭,官员们也开吃起来。
整个晚饭过程中,姜瓖始终很随和,和蔼可亲。
一顿饭下来,大家对姜瓖的惧意消减,各人都有察言观色的本领,基本得出结论,只要不跟姜瓖对着干,配合姜瓖办事,就不会有什么事。
吃饱饭足后,姜瓖道:“诸位都吃饱了,继续工作!”
大家都以为,姜瓖吃饱后会离去,没想到还要继续办事,看来不是懒惰之人。
勤奋不一定能把事办好,崇祯就够勤政了,比朱元璋还要勤政,还不是把大明弄得一塌糊涂,必须是有能力之人再加上勤奋,才能把天下治理好。
两刻钟后,有个名单让姜瓖注意到了,名叫王夫之,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在前年中举,湖南衡阳人,目前还没有官职在身。
“把王夫之召来,本官要任用!”
郑三俊领命。
姜瓖不仅查阅名录,还根据在现代对明末时期的了解,知道一些这时期的能臣,主动说出一些名字,让官员查找。
初掌权力的姜瓖不知疲倦,要给自己物色人才,一直在工作着,那些平常懒惰一些的官员们为之而烦恼,都盼着姜瓖尽快离去,好让自己能回去歇息,可姜瓖就是迟迟不走,他们心中埋怨!
郑三俊等人则心中略喜,主政者姜瓖指勤奋是好事,而他指明要的人皆是能臣,应当有识人用人之能。
一直到亥时三刻(21点45分),姜瓖打了个哈欠,这里查找得差不多了,决定下班了。
从吃饭后到现在,姜瓖又再物色出五人,分别是张同敞、瞿式耜、金堡、陈子龙、何腾蛟。
这五人在原本历史上,皆是南明时期的抗清英雄。
除了张同敞外,其余人皆在外地,能来到京城的时间不一,并且忠臣视姜瓖为反贼,还未必肯听姜瓖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