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万剑抽离,天幕无光,林立的黑甲兵噌噌拔刀横剑,直向被围的大沅三千精锐。
李昭南见状,顾不得心口开裂般的疼痛,扬剑过顶,直向高处骏马之上的霍乘风!
&ldo;废话少说,霍乘风若你是条汉子,便下来与本王决一死战!&rdo;李昭南分明额上汗珠淋漓,心口有湿粘的感觉,伤口大概已经流血。
还好,战甲不会被浸透,不会令霍乘风轻易窥知自己的勉强。
螳螂捕蝉
只希望唐世言与李民速速赶到,只望霍乘风亦如从前般好大喜功,听闻自己亲自率兵前来,便会倾一切兵力前来围攻,唐世言该会顺利到达山内北秦军营地,北秦为兵多少,该有个大概。
霍乘风冷冷一哼:&ldo;好,本太子便要你死得心服口服!&rdo;
说着,霍乘风自骏马跃下,战袍飘扬,寒剑随即出鞘。
冲出数十米,直到李昭南跟前,李昭南亦跃下马来,剑锋茫茫,火星四溅,刀兵相向中,两军兵士亦绞杀在一起。
霎时,杀气漫天,血光如烧。
大沅势寡,却顽强坚决,北秦人众,更士气大振。
优劣之势,一时难分。
霍乘风一剑直指李昭南脖颈,李昭南侧身避开,用剑隔开,两道目光相对,戾气相撞。
霍乘风冷笑:&ldo;李昭南,你速速投降,还来得及,我众你寡,莫要枉费了那许多人命!&rdo;
李昭南不屑嗤笑:&ldo;哼,当初,唐太宗李世民以三千精骑,破敌十万,窦建德是否也如太子一般嚣张狂妄?&rdo;
霍乘风眉一肃,立时一股寒意袭上心头。
李昭南一言似乎提点了他,李昭南何等之人,用兵之神,确可与当年唐太宗相提并论,如今他以三千人贸然进山,想来,颇为蹊跷。
一个走神,李昭南剑走偏锋,直刺霍乘风咽喉,霍乘风一惊跃开,李昭南便逃离开他的控制,反而占据上风,跟着一剑追至,霍乘风心思顿乱,反复思量李昭南目中深意,步步后退。
身边一侍从突地上前帮衬:&ldo;太子……&rdo;
一声仿佛惊醒梦中之人,霍乘风立时道:&ldo;哼,李昭南,当我不知?你山中老弱病残,还有多少战力?休要再行逞强!你竟自比唐太宗,呵,倒不怕天下耻笑!&rdo;
说着,挺剑上前,直对李昭南心口。
李昭南侧身避开,挥剑隔挡,冷目看他一眼:&ldo;是吗?太子是否过于自信?&rdo;
&ldo;死到临头,还如此嘴硬的,恐怕也只有奕王!&rdo;霍乘风见李昭南握紧剑柄的手微微颤抖,未战几时,汗水已淋漓而落,心知他心口一剑,想必伤势严重。
于是,一剑震开李昭南,李昭南果然身子踉跄后退,若是平日,这稀松平常的一招,如何能令堂堂奕王后退数步,霍乘风长笑一声,趁机剑指李昭南咽喉,李昭南未及退避,正是一惊,霍乘风却忽的停手,得意笑道:&ldo;李昭南,你输了!&rdo;
当今天下,可生擒奕王之人,恐已绝迹。
霍乘风正自得意,却听身后忽然一声高喊:&ldo;着火了,着火了!&rdo;
霍乘风转身望去,但见隔山之处,一片火光喧天。
秋日,昏黄天际,顿时流红一片。
霍乘风转眼望回李昭南,李昭南深黑眼眸凝着冷冷秋寒,挑唇笑道:&ldo;太子,还不速速回营救火?待到粮糙烧尽,不知齐豫可有足够的储备,供北秦大军消耗?&rdo;
&ldo;李昭南!&rdo;霍乘风剑刃一挺,李昭南低首避开,霍乘风虽力道强劲,却显然已然心乱,一剑刺偏,再无时机,李昭南身前已冲上数十死卫,誓死保护奕王。
李昭南幽幽笑道:&ldo;霍乘风,没想到这许多年,你仍是如此不长进,好大喜功、轻举妄动,听闻本王亲自进山,便如此迫不及待!呵……&rdo;
李昭南忽的眉心一蹙,肃声道:&ldo;霍乘风,这次输的……还是你!&rdo;
一声掷地,便只见自北秦军后方,传来阵阵杀声。
霍乘风再是一惊,凝眉不解,却强笑道:&ldo;李昭南,你明明只带三千人进山,其余兵力俱留在了山营中,休要虚张声势,玩雁门之围的把戏。&rdo;
想李昭南既崇李世民,未必不会学了李世民当年的把戏,雁门之围,唐太宗只以旌旗战鼓之声,退突厥强敌数万,年纪轻轻、一战成名。
李昭南淡淡道:&ldo;太子,难道你收买的内jian,没有告诉你,我大沅援军已到,大营安插于半山之外,与我军遥遥相望吗?&rdo;
霍乘风一惊!
援军?他明明听闻,李昭南修书李稔请求增援,却被太子等人力谏阻止,大沅不欲增兵南越,只令李昭南迅速休整,如今,他援军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