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呢?
后来,杜鲁门在艾奇逊、国防部长约翰逊和三军参谋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上,仍
表示倾向于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艾奇逊仍加以反对,他认为,如果台湾国民党出现
在朝鲜,共产党中国就可能马上决定参战,因为共产党可以借此机会去打击蒋介石
军队。三军参谋长们认为,蒋介石所提供的三万人&ot;尽管他们说是他的最精锐部队,
却很少现代化装备,其情况恐怕会像李承晚的军队无法对付北朝鲜的坦克一样。&ot;
而且还要动用美国的运输力量,这样做其实并不划算。最后,杜鲁门只好同意多数
人的意见。
美国政府不敢贸然接受蒋介石的出兵要求,也由于英国的反对。1950年1月6日,
中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英国政府同时宣布撤销其对国民党集团的外交承认。英国
一再向美国表示,不能和台湾军队并肩作战,因为一旦这样,刚建立的中英关系势
必受到损害。
在美国决策层内部虽然就对台基本政策已取得一致意见,但在具体行动上,以
麦克阿瑟、约翰逊为代表的军方右翼势力却狂热得多。他们不断叫嚣出兵台湾,支
持蒋介石军队入韩作战,并接二连三访台,这与杜鲁门、艾奇逊等主张对台保持谨
慎、低调的态度格格不入。
7月31日,麦克阿瑟率大批幕僚飞抵台湾,与蒋介石举行会谈。麦克阿瑟此行
出尽了风头,走下飞机时,麦克阿瑟还吻了宋美龄的手。麦氏此行是踌躇满志,极
为傲慢,蒋介石心中颇为不快。但有求于人,况且人家毕竟是救命恩人,也只好强
作欢颜。
晚上,蒋介石和夫人设宴招待麦克阿瑟。蒋介石不能用英语交谈,这给他造成
不少麻烦,而宋美龄却使出了一切招数。麦克阿瑟和蒋介石都感到这次谈话十分重
要,双方也感到有几分倦意,因为这种注重表面效果的谈话,花费在庄严礼仪上的
精力要比花费在实质性会谈上的更多。
次日,双方经过协商后达成如下协定:双方陆海空军归麦克阿瑟指挥,共同防
守台湾;增派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常驻台湾,在台湾设立军事联络办事处。
8月1日,麦克阿瑟离台前与蒋介石分别发表声明。麦克阿瑟说:&ot;台湾本岛包
括澎湖在内,在目前情况下,不得遭受军事进攻之政策业经宣布,是项政策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