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epub > 第189章(第1页)

第189章(第1页)

b

b  济北王也准备自杀,以求侥幸保全他的妻子儿女。齐国人公孙对济北王说:&ldo;我请求试为大王去劝说梁王,通过他向皇上解释;如果我的劝说不被采纳,大王再死也不晚。&rdo;公孙就去求见梁王,说:&ldo;济北国的封地,东边邻近强大的齐国,南面连接着吴国和越国,北面受到燕国和赵国的威胁。这是一个四面受敌,随时有可能被人瓜分的国家,济北王的权谋不足以自守封地,实力不足以防御外敌入侵,又没有什么奇方妙计可用来抵御灾难;虽然他曾失言答应与吴国联合行动,却并不是出于他的本意,只不过是为形势所迫。假若当初济北王表露出忠于朝廷的真心,显示出不顺从吴王的痕迹,那么,吴国一定会先放过齐国,攻占济北国,招诱燕国、赵国而统领它们,这样,崤山以东的诸侯联盟就会形成,并可连成完整的一片。现在吴王会合七国的军队,驱使没有受过训练的徒众,向西进军与天子争夺天下;而只有济北一国固守臣节不归降吴王,使吴国丧失盟友而孤立无援,只能艰难地单独进军,结果土崩瓦解,一蹶不振,追寻其原因,未必不是济北国坚守不降所做出的贡献。用微不足道的济北国,与几国叛军相抗衡,这就如同弱小的羊羔牛犊与凶猛的虎狼搏斗一样。济北王恪尽职守,不肯屈服,可称得上忠心耿耿了。济北王有这样的功业道义,竟然还受到朝廷的怀疑,整天缩肩低头,手足无措,使他产生了后悔当初没有与吴王联合行动的念头,这对国家是不利的。我害怕那些恪尽职守的封国诸侯,都由此而产生疑虑!我私下估计:在当今能够经过西方的山险,直入长乐宫和未央宫,在太后和皇上面前勇于据理力争的,只有大王您一个人;这样,上有保全面临亡国厄运的济北国的功德,下有安定百姓的名誉,您的功德及于骨髓,您的恩惠世代相传,希望大王认真考虑这件事!&rdo;梁孝王听了很高兴,派人急速进京向朝廷奏报;因此,济北王得以不坐罪,被改封到川国为王。b

b  [8]河间王太傅卫绾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绾以中郎将事文帝,醇谨无他。上为太子时,召文帝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属上曰:&ldo;绾长者,善遇之!&rdo;故上亦宠任焉。b

b  [8]河间王太傅卫绾进攻吴、楚叛军有功,景帝任命他为中尉。卫绾曾以中郎将的身分侍奉文帝,除宽厚谨慎之外,没有其他特长。景帝做太子的时候,曾召请文帝的左右侍从饮酒,而卫绾推说身体有病不去参加宴会。文帝临终前,嘱咐景帝说:&ldo;卫绾是忠厚长者,你要好好对待他!&rdo;所以,景帝也宠幸信任他。b

b  [9]夏,六月,乙亥,诏:&ldo;吏民为吴王濞等所诖误当坐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rdo;b

b  [9]夏季,六月,乙亥(二十五日),景帝下诏说:&ldo;官吏百姓被吴王刘濞等人连累而应当判罪的,以及从军而逃亡的,都给予赦免。&rdo;b

b  帝欲以吴王弟德哀侯广之子续吴,以楚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ldo;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rdo;不许吴,许立楚后。乙亥,徙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王故吴地;立宗正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胜为中山王。b

b  景帝打算让吴王之弟哀侯刘广的儿子刘德接续当吴王,让楚元王的儿子刘礼接续当楚王。窦太后说:&ldo;吴王是宗室中的老人,理应为宗室做忠于朝廷的表率;但他却首先发难,率领七国叛乱,扰乱天下,为什么给他续后!&rdo;不许再立吴王,允许楚王续后。乙亥(二十五日),景帝改封淮阳王刘余为鲁王;改封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管辖原属吴国的封地;立宗正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b

b  四年(戊子、前153)b

b  前四年(戊子,公元前153年)b

b  [1]春,复置关,用传出入。b

b  [1]春季,重新设置关卡,凭符传出入。b

b  [2]夏,四月,已巳,立子荣为皇太子,彻为胶东王。b

b  [2]夏季,四月,己巳(二十三日),景帝立皇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彻为胶东王。b

b  [3]六月,赦天下。b

b  [3]六月,大赦天下。b

b  [4]秋,七月,临江王阏薨。b

b  [4]秋季,七月,临江王刘阏去世。b

b  [5]冬,十月,戊戌晦,日有食之。b

b  [5]冬季,十月,戊戌晦(疑误),出现日食。b

b  [6]初,吴、楚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发兵应之。其相曰:&ldo;王必欲应吴,臣愿为将。&rdo;王乃属之。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汉亦使曲城侯将兵救淮南,以故得完。b

b  [6]当初,吴、楚七国叛乱,吴王的使者到达淮南国,淮南王想发兵响应吴王。他的丞相说:&ldo;大王如果一定要响应吴王,我愿意出任将领。&rdo;淮南王就把军队交给他指挥。淮南国的丞相掌握军权之后,就据城防守,不听从淮南王的指挥而效忠汉朝廷,汉朝廷也派曲城侯领兵援救淮南国,因此淮南王得以保全。b

b  吴使者至庐江,庐江王不应,而往来使越。至衡山,衡山王坚守无二心。及吴、楚已破,衡山王入朝。上以为贞信,劳苦之,曰:&ldo;南方卑湿。&rdo;徙王王于济北以褒之。庐江王以边越,数使使相交,徙为衡山王,王江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