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从小旅馆内出来,匆忙钻进车内。
汽车行驶出了1公里后,弗兰克将后座与司机之间的隔板升起,问道:&ldo;去哪?&rdo;
汉斯没回答他,而是抓起通向司机座位的话筒,简短的说了句:&ldo;去火车站。&rdo;说罢,他挂上话筒,对弗兰克说:&ldo;你呆在这儿,继续搞好谈判会场的警卫。今晚双方的正式谈判代表就到了。没什么意外的话,月底我们和英国人就会停止对对方城市和平民目标的袭击。&rdo;
&ldo;你去哪儿?&rdo;弗兰克并不是很关心秘密谈判的结果,他继续执著的对自己哥哥追问道。
&ldo;君士坦丁堡。&rdo;汉斯看着自己弟弟无奈的回答。但他很快就补充了一句:&ldo;谁都别告诉,包括爸爸和德里克。&rdo;
弗兰克兴奋起来:&ldo;又有秘密行动?干吗不带我去?&rdo;
汉斯叹了口气:&ldo;你不要这么贪玩好不好!这里的谈判非常重要!你知道的,对吗?&rdo;
弗兰克不甘心:&ldo;可正式代表们到场后,天亮前秘密谈判就结束了啊!我明天赶去和你汇合好不好?&rdo;
汉斯真有点生气了,伸手揉了揉弗兰克的脑袋:&ldo;弗兰克!你明天做完这边的工作,就回家去帮着我骗爸爸。就说我被英国人留下来,要多谈两天的事。记住了吗?&rdo;
&ldo;好,帮你骗爸爸,帮你骗老婆。&rdo;弗兰克推开哥哥的手,无精打采的说道:&ldo;明明有刺激的行动,你偏不让我参加……&rdo;
&ldo;你又翻我的行李!&rdo;汉斯发怒了:&ldo;从小你就改不了这个恶习!&rdo;
弗兰克低下头,一声不吭。看着弟弟的模样,汉斯慢慢平静下来。下车后从弗兰克手中接过行李箱时,汉斯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的说:&ldo;好了,我答应你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会带上你的。&rdo;
弗兰克高兴起来。汉斯马上叮嘱了一句:&ldo;可你一定不能让德里克知道,小德里克知道什么事都会给爸爸说的!&rdo;
1917年2月11日,晚上9点05分,上海。
经历了不寻常历程的东方快车终于驶入了本次列车的终点站:上海。
火车在上海北站的月台边停稳后,心急的旅客们已经看到:就在月台上,一条大大的横幅上用中英对照文书写着&ldo;东方快车公司欢迎您!&rdo;。横幅下,一干穿着西装,手捧鲜花的东方快车公司高层职员冲着一路上受了惊吓的旅客们露出殷勤的笑容。一个由20多名乐手组成的军乐队就在稍远的地方演奏着音乐。显然是经过了行家的指点,乐队选择的演奏乐曲不是那种欢快的乐曲,而是一组悠扬平静的苏格兰民歌。东方快车公司似乎是在用这种方式,去安抚这些受到惊吓的旅客。
这些安排是否有助于旅客们恢复平静不得而知。下了车的旅客多半都立刻扑进月台上前来迎接的亲人怀中,哭着诉说这一路的艰险和恐怖。好几个国家驻上海的领事馆成员,在得知消息后已经赶来迎接各自国家的公民,并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一直折腾到快10点,东方快车上的旅客们和迎接的人群才从这座红砖外表,风格交汇着东西方特点的6层楼火车站离去。站前广场上逐渐人流稀少下来。除了晚上11点50分开往南京的最后一次特快列车,深夜的火车北站已经送走了她今日最后一批旅客。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的站前广场上湿漉漉的,倒映着街灯以及四周的建筑物灯光和广告牌上的霓虹灯灯光。10来辆三轮车停靠在广场边上某个角落,穿着号衣马甲的车夫们座在水泥路沿上,操着很高亢的声调用他们的家乡话大声谈笑着。而在车站大门另外一边的广场上,几辆出租汽车安静的排成整齐的一排,出租司机们各自坐在自己的车上,借着头顶明亮的广场灯灯光看着手头的报纸。
格雷姆&iddot;格林拖着疲惫的身体和2只硕大的行李箱最后一个从车站大门内走出来的时候,远处某个钟楼上恰好敲响了10点钟的钟声。
看见格雷姆站在车站门口发呆的模样,那些三轮车夫们立刻簇拥过去,用各种口音怪异的外国语言试探着和他搭话,招揽生意。格雷姆仔细听去,竟然就听出了这些人是在用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分别向他说&ldo;你好&rdo;。最奇怪的是竟然还有个车夫用蹩脚之极的日语向他招呼。格雷姆很纳闷:我长得很象日本人吗?稍远处那些出租汽车司机已经打量过了格雷姆的神态。此刻,他们纷纷放下报纸走下车来,打开各自汽车后座的车门,站在门边,表情矜持的向这边看着。
格雷姆缓过神来,冲面前的三轮车夫们摆摆手,费力的拎起自己的皮箱向出租车那边走去。看到他做出了选择,三轮车夫们随即散开。大伙懂规矩:车夫们可以围着客人拉生意,但不能和客人的身体与行李用任何接触,否则以后就别来这里拉客了。一直站在车站门口,冷眼看着这些车夫拉客场面的2名车站保安这时松了口气,玩弄着手中的警棍,转过身去。
其他的出租司机们很默契的关上自己的车门,坐回到车内。只有那辆排在最前面位置上的司机殷勤的小跑过来,帮格雷姆拎行李。格雷姆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费力的按照上面的英语标注的发音冲正在放行李的司机说道:&ldo;我要去利兹饭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