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渚清”对“沙白”,句中自对也极为精当。诗中没有使用虚字来斡旋语
气,而且前二联写景,后二联抒情,章法井然有序。然而此诗的意脉并未被
节断、阻隔,反而更见流动,顿挫之妙:前四句写登高所见,目光从高到低,
又由近及远,写景极有层次,而且首句主要写听觉,次句则写视觉,三、四
句既写所见之景,又含所闻之声,错综变化地写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寥廓秋
景。后四句转入抒情,由于“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所写视野极为辽远,所
以下接“万里”二字,过渡无痕。颈联被罗大经称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见本章第一节),然而,层次之间脉络通畅,而且上句以“客”字收尾,
下句即转入自身多病之意,句与句之间也承接自然。抑塞历落的感情、百折
千回的思绪竟被纳入严整工细的形式之中,奥妙在于意脉之流动贯穿,这说
明杜甫对七律这种形式的运用已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地步了。
杜甫的七律也常常借助逆接、倒插的章法来体现跳掷飞动的气势,例如
《登楼》的首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施补华云:“起
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
调。”(《岘佣说诗》)的确,按正常的思维顺序,本该先说:“万方多难”,
但杜诗入手便推出“伤客心”三字,使人触目惊心,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又如《送路六侍御入朝》的前半部分:“童稚相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一、二、四句都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可是第三句忽入倒插,逆摄下句,不但意脉跳荡,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单调,
而且生动地渲染了诗人对相逢之艰难、短促的感受。
杜甫还善于把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古诗章法纳入七律之中,这一特点
有时体现在一联里面,例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
楼》),上句写空间之广漠,下句写时间之悠远;“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
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之一),上句从地写到天,下句从天写到地;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秋兴八首》之四),上句从昔写
到今,下句从今写到昔,等等。更多的则是体现在一篇之中。如: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雾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