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豆瓣 > 第130章(第1页)

第130章(第1页)

决议指出,中央委员会认为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物质利益没有发挥应有效用,低效率和亏损经济活动的扩大,管理工作的软弱,企业和劳动组织的缺点,劳动纪律的松弛,各地劳动力的不适当安排,将阻碍经济增长的发展。为此,经济管理体制发展的目标还包括:用那种有助于逐步取消不利的程序、保证完成我国的基本社会和政治任务的社会主义方法来解决以上所有的问题。决议强调经济调节、市场、经济竞争要创造一个能刺激和限制所有经营者增加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和对市场作出灵活反应的内部环境。与此同时,还要指出和制止那些没有竞争能力的、损耗大的生产活动,使盈利单位有可能得到迅速发展。优惠制度要有助于体现国民经济的利益。

不可讳言,1984年继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所采取的措施是为形势所迫,因此也不得不受制予形势。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匈在经济上的活动余地缩小,还债任务艰巨,加之财力、物力短缺,没有多大能力增加生产。因此只能靠进行经体改革来挖掘潜力。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04

匈人士认为,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具有重要和决定意义的是,搞活经济只有在结构改革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并取得成功。由于匈国民经济结构不完善,盲目扩大再生产只能导致比例失调。虽然意识到这点,但要付诸实现却有很大的距离。其实匈领导人也下不了决心去承担结构改革可能导致的失业等风险,宁可花大量的资金去拯救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

比如1974~1984年对工业的总投资逐年减少,但对经营不善的企业的投资仍逐年增加。在工业内部,对经济效益不高的采矿业的投资10年内增加了一倍,对濒临破产的冶金业的投资只减少了10%。与此同时,对那些对出口有重要意义的机械工业和轻工业部门的投资却减少了34。

1976~1980年间,a采矿、电力和冶金加在一起占工业投资的36%,而这一比例到1984年已占了46%。国家对上述企业的投资已接近国民收入总产值的20%。

80年代以来,政府每年都得拿200亿福林补贴这类亏损企业(约占每年总投资额的13以上)。

其a结果不仅没能取得好效果,反而引起生产停滞。由于放慢增长速度,停建和缓建一批建设项目,致使生产上不去,技术更新换代慢,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由于片面限制进口,使进口物资和某些机械零件经常脱销,造成生产中断。使用国内产品或从社会主义国家进口的产品替代又不能保证质量。

因此,向资本主义国家出口的商品经常被退货或索赔。

卡达尔指导思想上仍留有&ldo;一大二公&rdo;的传统观念,认为越大越是社会主义,而忽略了社会效益,总认为国有比合作社好,合作社比单干好。匈个体经济1986年与1980年相比虽然翻了一番(由3%增加到6%)

,但全国公有经济在国

014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民收入中仍占94%的比例,引进外资的企业也只有70多个厂家。这种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加上重新还原成指令性计划的行政干预,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1984年4月《关于经济管理体制继续发展问题》的决议并没有认真执行。

在改善企业内部经营条件、加强竞争性、建立市场关系和建立多种所有制结构改革等方面的措施也大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

第五节 颓势‐‐无回天之力

危机在1973年出现兆头,经过潜伏期,进入80年代中期开始明朗化。

国民经济&ldo;六五&rdo;计划(1981~1984)没有按原计划完成。

4年中国民收入累计增加8~9%,工业生产增长102%,b其中主要是在1980~1983年完成(原计划上述两项分别为14~17%和13~16%)。

4年中农业生产增长124%,畜牧业b超计划完成,蔬菜水果歉收。

1984年4月24~28日,社工党召开13大。在党的第一书记卡达尔的报告中对经济局势做了这样的说明:&ldo;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内外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没有及时地认识到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持久性。

在这几年中,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消除这些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保持了生产、投资和生活水平相对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在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方面我们做得太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114

过分了。几年来,国家支出大大超过收入,最终造成国民经济外部平衡状况恶化,出现了大量外债&ldo;。

统计资料表明,1979年40亿美元的外债到了1984年翻了一番,高达100亿美元。

他承认上届党代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时说:&ldo;到1984年底,实际收入增加6%。遗憾的是,实际工资下降了,退休金、津贴的实际价值也未能全部保持住。因此,我们未能完全实现&rdo;12大&ldo;确定的保持生活水平的目标。某些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有些人的生活水平甚至还下降了。

良知要求我把这一点讲出来。&ldo;

&ldo;问题来自哪里呢?&rdo;

他认为:&ldo;首先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外涵型发展阶段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现在应当有效地经营,为国内消费和国际市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外部经济条件对我们不大有利,这增加了我们完成任务的困难。但我们改变不了这种状况。&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