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后期南斯拉夫的社会产值、工业和农业的年均增长率都居于世界前列。
10年里文化教育事业也有巨大的发展。
196364学年和a194344学年相比,八年制基础学校的学生增加了1133万,ab增长6134%;中学生增加了262万,增长10844%;大专b1《南斯拉夫统计年鉴1981年》,第82页。
42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生(二年制)从474人增至4381人,增加了48630人,增长1024%;大学生增加了4432人,增长10313%1。图书b馆、电影院、文化宫、剧场等都有显着增加。医疗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
当时南斯拉夫的政局稳定,民族关系和睦融洽,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
但南斯拉夫在贯彻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非集中化和权力下放,使联邦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逐渐削弱,开始出现多中心的萌芽。各地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主义有所抬头,在经济建设中一味向联邦争项目、争投资,结果盖起了一批经济效益很差的&ldo;政治工厂&rdo;。
1《南斯拉夫统计年鉴1981年》,第98页。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442
第三编 苏联模式试验的继续:&ldo;建设发达社会主义&rdo;
概 述
东欧国家经过1948~1960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除波兰和南斯拉夫外,都完成了从多种所有制向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一致宣布&ldo;社会主义基础&rdo;
已经建立。
1960年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下表:国 家工 业农 业商 业国民收入
阿尔巴尼亚988791894898b保加利亚991994994bbbb捷克斯洛伐克100699930b南斯拉夫100144‐760b波 兰994108973728b罗马尼亚861819999828b匈牙利973774984906b资料来源:《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统计数字》,《统计汇编》,1964年莫斯科版,
642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第83、91、10、134页。
在这几年里,东欧的工业化取得了显着进步。
在40年代的10年里,工业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其中阿尔巴尼亚高达204%。但是各国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却相差悬殊。
b仅以1960年钢、电力的人均产量和肉的人均消费量说明之。
人均钢产量:捷克斯洛伐克‐‐496公斤,波兰‐‐224公斤,匈牙利‐‐189公斤,罗马尼亚‐‐98公斤,南斯拉夫‐‐78公斤,保加利亚‐‐32公斤,阿尔巴尼亚‐‐0公斤。人均电力产量:捷克斯洛伐克‐‐1791千瓦时,波兰‐‐987千瓦时;匈牙利‐‐763千瓦时,保加利亚‐‐492千瓦时,南斯拉夫‐‐484千瓦时,罗马尼亚‐‐416千瓦时,阿尔巴尼亚‐‐124千瓦时。人均肉消费量:捷克斯洛伐克‐‐47公斤,匈牙利‐‐48公斤,波兰‐‐43公斤,保加利亚‐‐38公斤,南斯拉夫‐‐284公斤,阿尔巴尼亚‐‐142公斤。
b东欧多数国家已由农业国或农业工业国转变为工业农业国。
但一些国家的农业就业人口的比例还很高。罗马尼亚为646%,南斯拉夫为473%,保加利亚为444%。阿尔巴尼bbb亚为农业工业国,农业人口高达70%以上。
东欧国家在建立了&ldo;社会主义基础&rdo;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苏共领导人关于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超越阶段的解释给东欧共产党领导人以重大影响。
赫鲁晓夫在苏共21大(1949年)
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在苏联已经取得了完全和彻底的胜利,苏联面临的任务是建设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到1964年,苏联将在若干主要工业产品的绝对量超过美国的生产水平。
他又在苏共22大(1961年)上提出苏联将在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42
20年内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勃列日涅夫批判了赫鲁晓夫的&ldo;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rdo;
的错误,并在1967年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已建成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并向全面开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过渡。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从此为东欧共产党所接受,&ldo;建设发达社会主义&rdo;成为60~70年代东欧各国的奋斗目标。什么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苏联哲学家布坚科回答说:&ldo;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无非还是社会主义,但它不仅是胜利了的和巩固了的社会主义,而且是在各方面都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达到了发达状态的社会主义&rdo;。他又说:&ldo;如今在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也正在解决建立这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rdo;。
1
在上述降了调的但仍属超越阶段思想的指导下,东欧各国仍按旧模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由于粗放经济的因素(劳动力、原料等)逐渐枯竭,集约化经济难于很快建立,60年代工业增长的速度明显放慢,除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仍保持在10%以上的年增长率外,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降到4~8%。
由于继续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以及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各国的经济又出现了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