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世界屋脊风云录3 > 第33章(第1页)

第33章(第1页)

●世界屋脊修机场

我们后方指挥机构建立后,指挥打的第一个硬仗就是修建甘孜机场。去年我们已经修复了由雅安到马尼干戈的公路,现在我们筑路大军又要为飞机&ldo;修路&rdo;,以保障前方部队的紧急供应。甘孜,地处海拔3500多米的康藏高原边沿,由川入藏的交通要道。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曾在甘孜建立了藏族人民第一个革命政权&ldo;博巴&rdo;政府。今天我们踏着红军的足迹来到甘孜,要在这里建造世界屋脊第一个飞机场!

机场修建工程浩大,任务紧迫艰巨,我们首先确定了由五十三师机关为主组成了机场修建司令部,该师师长金绍山为司令员,五十西师师长张忠为副司令员,两个师的参谋长于一星、田宝瑚,政治部主任洪流、冯志芳分别担任修建司令部的参谋长和主任。3月份,原在后方担负剿匪、整训以及修建雅甘公路的部队,分别自大邑、,邛崃、名山、天全等地乘汽车至甘孜;留在新津的军机关、直属队、军大八分校以及卫生学校等单位,也相继开赴机场工地。当对可以说是动员了后方部队和机关的全部力量。修建机场,没有施工机械,用的是铁镐、铁锹、木杠一类的简单工具。干部战士不懂技术,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拼着体力干。当时,我们依靠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参谋长何雨农、政治部主任白健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金绍山等同志吃住在工他上,日以继夜组织指挥施工。修机场土方很多,没有汽车拉,更没有推土机推。我们的部队就去松林口伐木做成小木车,手推肩拉,多少战士磨破了手,绳子勒破了肩,仍坚持着埋头苦干。修跑道没有压路机,就用石滚子代替。机场跑道的基础工程,需要万余立方块石。部队在开采、背运块石和一块一块铺砌跑道基础工程中,没有任何劳保用品,连手套也没有,许多战士的棉衣磨开了花,手指磨破了皮,鲜血滴在石头上和石缝里,仍然日夜施工。那时,我也常常往工地上跑,看到我们的战士在缺氧的高原上气喘吁吁地拉着石滚子压跑道,我的确又感动又心疼。不仅我们两个师的干部战士这样苦干,就连八分校、卫生学校等刚入伍不久的男女青年学员,也一样拉着石滚子,迈着艰难的步伐,还抖起精神唱歌,拉号子呢!同志们白天从事艰苦的劳动,,夜里睡在自己动手挖的窑洞里。那时的甘孜,除了有一个喇嘛庙外,只有少数藏式民房。没有住的,我们就动员部队发扬延安精神,挖山修窑洞。

这里我特别要提起的,就是藏族民工。他们虽然没见过飞机,也从来没有修过什么机场。但是,他们相信共产党、解放军是来为他们办好事的,因而劳动热情极高。特别是那些勤劳健壮的藏族妇女,干得格外有劲。从我们住的窑洞到机场工地,要经过一座桥。有一天,何雨农参谋长发现一个藏族妇女收工时不从桥上过,而是踩着浅水的地方淌水过河。通过了解,原来这位藏族女民工在工地上生了孩子。她认为&ldo;身上不干净&rdo;,怕&ldo;污&rdo;了桥,就淌水而过。我们政治部的领导同志听了十分感动,立刻派人送去粮食和一些肉类,派医生去为她消毒包扎,还叫她休&ldo;产假&rdo;。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照顾,可是,却在藏族民工中引起了轰动,传为佳话。这些贫苦农奴出身的女民工,从来不知道什么&ldo;产假&rdo;休息。她们说:&ldo;共产党、解放军把我们爱护得象宝贝,就是叫我们去背一座山,我们也背得动!&rdo;经过汉藏军民的团结备战,艰苦劳动,1951年11月26日,我们在世界屋脊上修建的第一个机场胜利竣工。12月7日通航那天,晴空万里。部队指战员和藏族民工都兴高采烈地站在跑道附近,引胫而望。当飞机轰响着从天边飞来的时候,人们欢呼起来了!这是在世界屋脊上降落的第一架飞机呀!崭新的历史,是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藏汉军民共同创造的呵!我走上前去,激动地握着第一位架机飞来的中队长王洪智的手说:&ldo;谢谢你们!你们空军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重大贡献!&rdo;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我看见一位藏族老人,跪在地上,双手合十,祝福&ldo;天菩萨&rdo;给他们带来吉祥和幸福。

●万里踏勘公路走南线

1951年春天,就在部队开往甘孜机场的同时,一支勘察队由甘孜出发了,他们要在世界屋脊上&ldo;踏&rdo;出一条合理的公路线来。西藏高原,神秘莫测,20年前一本国外出版的《西藏始未记》写道:&ldo;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rdo;。加之西藏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人们除了神话和梦想,世界屋脊上有史以来没有一条公路。在这种情况下,要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修一条长达2200多公里的公路,在中国和世界公路交通史上都是罕见的。

然而,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和工人,敢子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要&ldo;叫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rdo;要修筑这样一条公路,没有资料,我们就组织勘察队,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去丈量和踏勘线路。由于任务的紧迫,我们采取了边勘测、边施工的办法。采取这样的做法,虽然曾带来一些返工、改线等浪费现象,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来不及也不可能&ldo;先勘测、后施工&rdo;的。早在1950年春,我们就曾派出一些勘察队。进军之初,西南军区司令部组建了以杜斌为队长的入藏测绘队,调归十八军建制。这支知识分子队伍经受了风雪严寒和高原缺氧等各种困难的考验,参加了机场、公路线路勘察、道路测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51年3月,由工程师余炯带领的勘察队,来司令部报到。我接见了余炯和全体勘察队员。他们希望司令部能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料。我摊开双手摇着头说:&ldo;同志们咧,在世界屋脊上修公路,前无古人,哪来资料?:你们就是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批勘察队,开拓者。修筑康藏公路的资料,要由你们来提供,我国公路交通史上的这个空白,要由你们来填补。这个任务是十分艰苦的,然而又是十分光荣的&rdo;。当时,我能给他们的只是一张普通的西藏地图,和我军先遣部队调查获得的一些兵要地志图和中路简要情况。勘察队出发之前,我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祝他们一路平安,早日胜利归来。为了全面勘察,我们先后派出10多个勘察队(组),共600余人。勘察队员们步行万里,缺粮时就吃野果,挖野菜,到无人区就住岩洞荒野,历尽千辛万苦。然而正是他们为康藏公路的走向和选线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工程师齐树椿,在冰川爆发时,冒着被冰块、泥石流吞没的危险,踏勘了&ldo;古乡&rdo;冰川,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英勇献身精神,取得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工程师余炯带领的那支勘察队,踏勘从昌都到拉萨的路线,来往行程约万里,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由于山高、路险、林密,他们冒着生命质险通过了人迹罕见的悬崖绝璧和原始森林,涉过数十条激流,翻越数十座大雪山。由于他们没有通迅工具,在深入高山密林踏勘中,与司令部失掉联系达数月之久。当他们完成踏勘任务回到司令部时,一个个衣衫破烂,满头长发,面黄肌瘦!我和穰明德政委收下他们的踏勘报告,紧紧握住余炯的手,不禁泪落。踏勘报告是勘察队员艰苦奋斗和智慧的结晶,是青春的热血和汗水谱写的英雄诗篇,字字句句都凝聚着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爱。西线第一施工局刘扬勋工程师率领的踏勘组在南线艰巨的踏勘任务中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