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男女之间性别的差异是一个客观事实,不承认也不行。关键是尊重。中国传统社会承认这个差异,却不尊重这个差异。相反,它把这个差异当作了男女不平等、男人压迫女人的依据。显然,这是错误的。而且,这个错误,差不多也可以说是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新中国成立后,&ldo;男女平等&rdo;的口号第一次被提了出来。应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ldo;拨乱反正&rdo;。不足之处,在于错把&ldo;平等&rdo;理解为&ldo;一样&rdo;。这也不难理解。因为&ldo;不平等&rdo;既然起因于&ldo;不一样&rdo;,那么,如果&ldo;一样&rdo;,岂不就&ldo;平等&rdo;了?但可惜,男人和女人天生就不一样。想&ldo;一样&rdo;,也&ldo;一样&rdo;不了。如果一定要&ldo;一样&rdo;,那么,其结果不是把女人变成男人,就是把男人变成了女人。更糟糕的结果还可能是:女人因变不成男人而怨恨男人,男人则因不得不变成女人而怨恨女人。
其实,&ldo;平等&rdo;不等于&ldo;一样&rdo;。道理也很简单:两个事物只有当他们或它们&ldo;不一样&rdo;时,才存在&ldo;平等不平等&rdo;的问题。如果原本一样,也就无所谓&ldo;平等不平等&rdo;了。所谓人与人之间的&ldo;平等&rdo;,是人格的平等,即承认女人和男人
同等地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在此前提下,承认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就是尊重。有此尊重,男女之间才会真正平等,也才会真正产生爱情。因为只有承认和尊重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才有可能发现对方有的,正是自己没有的,从而产生爱慕之情。爱慕起因于惊异与新奇。既惊异于对方与自己的相同之处,又新奇于对方与自己的不同之处。所以,完全不同的人不可能相爱,完全相同的人也难以相爱。爱情之所以主要产生于男女之间,就因为男人和女人&ldo;不一样&rdo;之故。
事实上,大自然造就男女,原本就是要他们不一样。正因为男女之间不一样(也包括自然界的许多不一样),世界才这样丰富多彩。当然,如果只承认差异,不尊重差异,那么,这种承认,就有可能变成歧视。歧视是必须坚决反对的。但消除歧视的办法决不是&ldo;扯平&rdo;;事实上也扯不平。只有在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前提下承认和尊重男女之间性别的差异,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变得美好起来。
当然,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自己也才会真正变得美好起来。
也就是说,男人才会真正像男人,女人也才会真正像女人。
什么是真正的男人?从最浅表的意义上讲,当然是能够吸引女人、让女人动心让女人爱的男人。那么,女人爱什么样的男人呢?有两句话可作参考。一句叫&ldo;自古嫦娥爱少年&rdo;,还有一句叫&ldo;从来美女爱英雄&rdo;。据此,则最让女人动心的,便是少年少年英雄了。不过,有资格爱少年英雄的女人,并不太多,大约也就是妙龄女郎而已。更多的女人,还是爱虽不少年却很英雄的男人。事实上,如果有两个男人,一个少年而不英雄,一个英雄而不少年,则大多数的女人,多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看来,一个男人是否&ldo;英雄&rdo;,在女人的心中,其分量要比是否年轻为重。
那么,女人为什么喜欢英雄呢?因为英雄最能使女人感到自己是女人。有句老话,叫&ldo;女人是弱者&rdo;。男人们这样说,女人们自己也多半这样认为。而且,在不少女人看来,&ldo;弱&rdo;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它能使男人动心,起一种&ldo;怜香惜玉&rdo;的念头,自己当然也乐得&ldo;小鸟依人&rdo;。事实上,不少女人在内心深处,都有对男人的依赖感,希望自己柔弱的身躯,能靠在一个坚强厚实的胸脯上。英雄们恰好能满足女人的这种心愿,当然会大受青睐。其实,不少的女人,即便嫁不了什么英雄,在择偶时,也宁肯选择&ldo;成熟男性&rdo;而不是&ldo;漂亮男孩&rdo;,至少也要比自己大几岁才好。因为成熟意味着可靠。漂亮男孩虽然让人喜爱,却又让人觉得靠不住,除非他是英雄。一个人既然是英雄,当然一定有两下子,也就肯定靠得住。可靠让人放心,年轻让人动心,所以最受青睐的,也就是少年英雄。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
女人们的爱英雄,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这就是英雄特别容易受伤害。英雄为什么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呢?第一,凡英雄,都必须奋斗,这就容易树敌;第二,凡英雄,都必须出众,这就容易招怨;第三,凡英雄,都难免会有缺点,会犯错误。但是,一般人有缺点、犯错误,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他们原本是普通人。英
雄就不一样了。在一般人看来,英雄既然是英雄,就不该有缺点,不该犯错误。一旦有缺点、犯错误,大家就不能容忍,就会群起而攻之。但英雄既然要有特色,就难免会有缺点;既然要干事业,就难免会犯错误。更何况,英雄一旦有缺点,就一定是大缺点;一旦犯错误,就一定是大错误。大缺点和大错误当然引人注目,所以英雄也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那么,为什么特别容易受到伤害的男人,竟会特别让女人爱呢?这就必须说说女人的天性了。
女人天生有两性,一个是&ldo;母性&rdo;,一个是&ldo;女儿性&rdo;。女人爱英雄,恰是这两性的集中表现。英雄孔武坚强、成熟可靠,能满足女人的女儿性要求;英雄爱犯错误、易受伤害,则能满足女人的母性需求。作为母亲,女人需要有男人来让她抚爱和疼爱。如果这个能让她抚爱和疼爱的男人竟是英雄,不难想见,这会使她兴奋快乐为何如!把一个受伤的英雄搂在怀里,抚平他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这有可能会是能让一个女人体验到最大幸福和满足的事情。
当然,这种幸福和满足是双方的。
正如女人天生喜欢既当女儿又当母亲,男人最喜欢的,也正是那些一半像女儿一半像母亲的女人。女人像女儿,可以使男人觉得自己是成功的英雄;像母亲,则可以使男人觉得自己是受伤的英雄。成功也好,受伤也好,好歹也都是英雄。
其实,正如女人天生就有母性和女儿性,男人也有自己的天性。男人的天性也许可以叫做&ldo;父性&rdo;和&ldo;儿子性&rdo;。不过,男人的这两性是片面的。他只有在女人面前才再现出这两种天性。也就是说,他只想做女人的父亲和儿子。尽管从表面上看,中国人似乎更重视父子关系:父亲去世,儿子要有&ldo;斩衰&rdo;;母亲去世,儿子只服&ldo;齐衰&rdo;。生了儿子,其庆典当然也比生女儿隆重。但这是&ldo;礼法&rdo;所使然,而非&ldo;天性&rdo;所使然。而且,礼法要作此规定,正好说明男人的天性不是倾向于父子关系,而是倾向于母子关系和父女关系。这种天性常常会隐蔽地、曲折地、不经意地表现出来。比方说,妻不妾,就因为妻乃父所指定,父子之间的敌对情绪弄不好就会转嫁到妻的身上,而年龄比自己小得许多的妾,则又有可能被当作女儿来疼爱。
事实上,在中国人这里,感情最深的往往首先是母子,其次是父女,再次才是父子,最淡薄的则是夫妻。中国文学史上赞美讴歌母亲的故事和诗篇汗牛充栋,赞美讴歌父亲的故事和诗篇却寥若晨星。有人统计过,家喻户晓的&ldo;二十四孝&rdo;故事中,孝敬父母双亲的六例,单独孝敬母亲的十三例,婆婆一例,单独孝敬父亲的只有四例,其中一例还说是因为母亲早逝,这才移思母之情而孝敬父亲。倘由此推论,则孝敬双亲的六例中,说不定还有一半是父亲搭了&ldo;便车&rdo;。至于诸如&ldo;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rdo;,&ldo;世上只有妈妈好&rdo;等等,更是脍炙人口,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却很少有人能想出歌颂父亲的名句。当然,父子感情好的也不少,但那些父亲,多半是&ldo;慈父&rdo;,多少有些像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