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闲情的分量作者 > 第7章(第1页)

第7章(第1页)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候事了,归去非迟。

我们即将与一千年前的宋人告别了。最后,让我们同唱一首歌‐‐岳飞的《满江红》。这是一首响彻千秋的英雄战歌,让我们以此表达对中国历史上一切肝胆照人的真英雄的崇高敬意。这也是一首传诵千古的宋词佳作,让我们以此表达对创造了丰富的美的宋代文学家的衷心感谢。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0077

第13章序

这本小书是一位朋友约我写的,她说唐诗宋词已经约了人,委屈我写元曲部分。我对元曲是外行,不过有时候做一做外行的事,倒是有新鲜感,就答应了下来。过去我只零星读过一些作品,现在乘这机会把隋树森编的《全元散曲》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又把找到手的各家选本琢磨了一通。在此基础上,按照我自己的口味挑选了一百余首加以评论。

我的选择口味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欣赏诗歌时的一般口味,二是我所体会的元曲的特别风味。我一向喜欢写得既新颖奇特又自然质朴的诗,在阅读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品种的元散曲时,这个爱好同样也支配着我。现存元散曲中有不少雷同陈套之作,也有不少雕琢堆砌之作,我都一眼扫过,不予理睬。在中国诗史上,元曲之所以能和唐诗宋词并肩媲美,全凭它有自己的特色。据我看,这特色就是俗。散曲是宋词受民间曲词改造后的产物,身体里流着民歌的血液,本属俗文学的一支。后世文人所称道的清丽、豪放、直露、老辣、蒜酪味等等,都是它俗得可爱的地方。当然,也有俗得不可爱而流于粗俗的,我就尽量不选。我也不选那些写得太雅、酷似平庸词作的曲子。我们读散曲是为了要品尝风味小吃,如果想吃玉盘珍馐,何不直接去读唐诗宋词呢?

在内容上,元散曲的绝大多数可以用两个常见的标题来说明,便是&ldo;题情&rdo;和&ldo;叹世&rdo;。前者吟咏爱情,是情歌,后者感叹人生,是哲理诗。我的选本也就限于这两方面,其他如咏物写景之类的作品基本不选。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出于篇幅的考虑,这个选本基本上只收小令,只有个别是从套数里摘出的曲子。

最后说说我的评论方式。没什么新鲜的,我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约稿者别出心裁,提出以借题发挥的方式评诗的设想,我觉得这个设想不错,有新意,就照办了。我要提醒自己注意的仅是不要离题太远。这个方式使我得以扬长避短,无须去重复专家学者们已经做过的注释工作,不必对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说上一些大同小异的废话,而同时又获得机会就作品涉及的爱情主题和人生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读者不妨把这本小书看作我读元散曲的随感录。其实,许多读者都习惯在笔记本里抄录自己喜欢的作品,又写下自己的感想。天下有许多这样的笔记本,我只是把其中的一本发表了出来罢了。真是没什么新鲜的。不过,你们不觉得这样的一种交流还是很亲切的吗?

第14章元曲点评

杨果[仙吕]绿窗愁

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未委归期约几时,先拆破鸳鸯字。原来则是卖弄他风流浪子,夸翰墨,显文词,枉用了身心空费了纸。

不要和诗人恋爱。诗人之意不在爱情,在文辞也。更糟的是在卖弄。

好在恋爱中的女人有准确的直觉,往往不被文辞迷惑。文辞只能骗骗遥远的崇拜者。

商挺[双调]潘妃曲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

幽会时的等候最难熬。可是,等的焦虑,毕竟胜于一无可等的寂寞。有一个冤家让你等,毕竟胜于空守闺房。

商挺[双调]潘妃曲(二首)

目断妆楼夕阳外,鬼病恹恹害。恨不该,止不过泪满旱莲腮。骂你个不良才,莫不少下你相思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