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读后感受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7?《〈什么是比较文学〉序》

比较文学,同近代中国的一些新学问一样,也是舶来品,而且历史并不太长。在不长的时间内,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已经开展起来了,建立了全国性研究会和一些地区性的研究机构,出版了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刊物,老中青的研究队伍也逐渐形成了,一派繁荣兴盛的气象。但是,仔细评论起来,也不是一切皆好。一切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比较文学也决不会例外。根据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我们的缺憾是一不够普遍,二不够深入,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有不少的空白点,有待于填补。

8?《要尊重敦煌卷子,但且莫迷信》

敦煌藏书被发现以后,形成了一门新学问&ot;敦煌学&ot;。敦煌卷子的价值,较之学者们推崇的宋版书,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正如对宋版书一样,敦煌卷子应受到尊重,但是且莫迷信。我举了一个例子:唐代崔颢的《黄鹤楼》是千古绝唱,在敦煌卷子中也有这一首诗,但与我们通常的本子微有不同。第一句诗,敦煌本是&ot;昔人已乘白云去&ot;,通行本&ot;白云&ot;是&ot;黄鹤&ot;。最后一句诗,通行本是&ot;烟波江上使人愁&ot;,而敦煌本&ot;烟波&ot;则作&ot;烟花&ot;。仔细对比两个本子,恐怕大家都会承认,通行本要比敦煌本好,特别是&ot;烟花&ot;二字,放在这里十分不妥。

9?《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问题》

这原是一篇独立的论文,后编入《糖史》第二编,国际编的第五章。第四章&ot;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ot;,前面一九八三年的学术研究部分已经介绍过了。这一篇副标题是&ot;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问题&ot;,可以说是它的续篇。

先将目次抄在下面:

小引

第一节唐代中印交通和文化交流

一、交通年表

二、文化交流

a?宗教哲学

b?语言

c?文学

d?艺术

e?科技

f?动植矿物

三、交通道路

第二节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

第89节:回到祖国(42)

只看这个目次就能够知道,我是在广阔的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来谈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我这样做,当然有我的打算。我认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专就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而论,至晚肇始于汉代,中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则登峰造极。制糖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入中国的。

第一节&ot;一、交通年表&ot;上限是唐高祖武德二年(619),下限是武则天统治结束的长安四年(704),前后将近九十年。在人类历史上,九十年只不过是一瞬间;但是,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中印交通竟频繁到如年表排列的那样,可见两国间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这些来往都是有内容的,不仅仅是礼节性的,内容就是文化交流。

唐代中印文化交流的内容异常丰富,精神的东西有,物质的也有。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是&ot;一边倒&ot;的样子,好像只有印度的东西向中国流,中国的东西向印度流的情况则几乎不见。事情不可能竟是这个样子,之所以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原因很复杂。这个问题,我在上面已经谈过,下面还将谈到,这里暂且不谈。

我把中印文化交流的内容大体上归纳了一下,归纳成了目次中所写的那几项,不要求十分完备。我归纳的a,宗教哲学;b,语言;c,文学;d,艺术;e,科技;f,动植矿物等项,几乎是人所共知、人所共见的。具体内容,我在这里不详细介绍。读者如有兴趣,请参阅本文原文。

因为本文讲的是制糖术,这本来也是属于文化交流的范围内的,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我特意设了一个第二节,专门讲制糖术。这里我要多说上几句话。

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已经知道甘蔗,当时写作&ot;柘&ot;。但只饮蔗浆,还不知道制糖。汉代依然如此。后汉、三国时期起,&ot;西国(极)石蜜&ot;传入中国。所谓&ot;西国&ot;或&ot;西极&ot;,极可能指的是印度、波斯一带。稍后,中国就开始使用甘蔗制造砂糖,大概技术水平不会很高。到了唐初,公元七世纪,印度制糖技术,在长年发展的基础上,占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被西域诸国尊称为&ot;天可汗&ot;的唐太宗才派人到摩揭陀(印度)去学习熬糖法。学回来以后,太宗&ot;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逾西域远甚&ot;。意思就是,在颜色和口味方面,远远超过印度。颜色指的是白色。这本是常见的现象,中国古语说的&ot;青出于蓝而胜于蓝&ot;,指的也就是这种现象。

关于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去学习熬糖法这件事,见之于所谓&ot;正史&ot;,可见其郑重之程度。从唐到宋,有许多书上都有这个记载,我在这里都略而不谈。有一个问题则必须谈一谈:《新唐书》二二一卷上《西域列传&iddot;摩揭陀》说是&ot;学熬糖法&ot;。有的则说的是熬石蜜法。这应该怎样来解释呢?&ot;糖&ot;和&ot;石蜜&ot;是一?是二?这个问题看起来颇简单,实则很复杂。我省去那些烦琐的考证,只说一句:是两种东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这个问题的提法,虽亦有可商榷之处,但他对糖和石蜜的区别,则是说得颇为清楚的。他说:&ot;以蔗汁过樟木槽,取而煎成。清者为蔗饧,凝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也。&ot;虽然是两种东西,实际上也是一种东西,区别在于生产程序有先后,生产工具有不同而已。

现在归结到我们的主题: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去学习的究竟是&ot;熬糖&ot;法呢?还是&ot;熬石蜜&ot;法呢?这问题看似难以回答,实则,只要了解了上述《本草纲目》中所述的过程,则又十分简单。唐太宗派人学习的是全过程,既包含熬糖,也包括熬石蜜。诸书不同的记载,并不矛盾。

10?《〈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序》

此篇收入《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一书时,改名为《文学的经与纬》。

文中提到了闻一多的一篇文章:《女神之地方色彩》。文章说:&ot;一切艺术应该是时代的经线,同地方纬线所编织成的一匹锦。&ot;从其中引发了我的一个想法: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文学(文化)都包含着两方面的因素:民族性和时代性。代表民族性的民族文学传统是历史形成的,可以算是经线;代表时代性的是民族文学随时代而异的现代化,是共时形成的,可以算是纬线。经与纬相结合就产生出了每一个时代的新文学。

第90节:回到祖国(43)

我进一步又指出了,我们当前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创造新中国的新文学,在于加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为全体人类走向大同之域的理想服务。

11?《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这是一篇报告的录音整理稿,非常长,涉及的问题也非常琐细而广泛。我主要讲了三个大问题:一,&ot;文明&ot;与&ot;文化&ot;含义的异同;二,中国当前的社会情况;三,怎样开展文化交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理顺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简述如下:一,世界学者给&ot;文明&ot;或&ot;文化&ot;下的定义据说有几百个,这就等于没有定义。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界定二者:&ot;文明&ot;的对立面是&ot;野蛮&ot;;&ot;文化&ot;的对立面是&ot;愚昧&ot;。二,在人类历史上,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家共同过上好日子,这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眼前中国社会上不正之风严重,中国民族性的消极面依然广泛存在,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三,我主张,我们要开放,开放,再开放;拿来,拿来,再拿来;交流,交流,再交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