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读后感 > 第61章(第1页)

第61章(第1页)

18?《〈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序》

这只是一篇序,并非专门的论文。在这里,我仍然重弹老调: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化交流,人类就没有进步,就没有今天世界上这样繁荣兴旺的景象。文化交流表现的形式很多,外来词在其中占一个重要的地位。外来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代表精神方面的,抽象的东西;一类代表物质方面的,具体的东西。佛、菩萨、耶稣教等属于前者;沙发、咖啡等属于后者。一部分外来词保留原来的音,上面这些例子都是。一部分则先音译,后改意译,比如电话,原译名为&ot;德律风&ot;。什么字保留原音?什么字改变?决定者是人民群众,所谓&ot;约定俗成&ot;。至于其中的标准或规律,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

19?《说&ot;嚏喷&ot;》

打嚏喷(或喷嚏)是每个人都经常有的动作,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古人和今人都似乎认为是不吉祥的。我年轻的时候,稍有点古风的人,见到小孩打喷嚏,便立刻说:&ot;长命百岁!&ot;以祓除这个不祥。古代有专门讲打喷嚏的书。最初我没有想到,这竟是流行全世界的一种迷信。德国人听到小孩打喷嚏,立即说:&ot;健康!&ot;英国人亦有此习。后读清魏源《海国图志》,见南部非洲,国王一打喷嚏,举朝举国皆同声应诺。又读佛经,见如来佛一打喷嚏,群僧皆言:&ot;长寿!&ot;佛徒对喷嚏还有一些别的解释。打喷嚏这一件小事,竟然在古今中外都引起了重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各个地方单独发明的,而是流传的。对研究民俗学者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

20?《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是密切相联的,因为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常说,中国知识分子(当然其他人也一样)是世界上最爱国的最好的知识分子。我这话是有充分根据的。存在决定意识,中国的历史存在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必定爱国。中国古代以汉民族为主的政权和国家自先秦起始终受到外部势力的威胁,如汉代的匈奴,唐代的突厥,宋代的辽金,近代则有西方帝国主义。有人说,匈奴等等的后裔现在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是事实。但在当时却是威胁汉民族政权和国家的势力。我们不能把古代史近代化。如果这些人的说法能成立的话,则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一个爱国者了。岳飞、文天祥等也只能算是内战的牺牲者,这岂不是荒唐透顶吗?

第101节:回到祖国(54)

21?《再谈&ot;浮屠&ot;与&ot;佛&ot;》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篇相当重要的论文,是上面介绍过的几十年前写的《浮屠与佛》那篇论文的续篇。

产生于尼泊尔和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我的第一篇论文是企图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尝试。从五十年后的今天来看,我当年的构思和解决方式都是正确的。只有汉文&ot;佛&ot;字是浊音而吐火罗文p?t与pud是清音二者难以相容,当时认为是个大难题,及今视之,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

我有一个习惯,也许可以说是一个好习惯吧,我一旦抓住一个学术问题就终生不忘。佛经梵语中-a

&iddot;〉u,o的现象,不定过去词的问题等等,都是例证。&ot;浮屠&ot;与&ot;佛&ot;也算是一个。我在上面说到p?t,pud是清音而&ot;佛&ot;字是浊音,我认为是个难题。虽经周祖谟先生勉强解决,但我总是耿耿于怀。四十多年后,我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而不是勉强的解决办法,所以就写了这一篇论文,而且单刀直入,就从解决那个难题开始。

下面对这一篇论文的内容加以简要叙述。

一、&ot;佛&ot;字对音的来源在一九四七年的那一篇论文中,我被清音与浊音纠缠住,脱不了身。实际上,当时我眼前就有一个回鹘文的but,是浊音,我却似乎视而不见。可见我当时掌握的材料确实有限。我顺便说一句,当时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世界学术界掌握的也不多。四十多年以后,我写《再谈&ot;浮屠&ot;与&ot;佛&ot;》时,材料已经大大地增多。我现在抄一个表在下面:

大夏文buddha变为bodo,boddo

拜火教经典的中古buddha变为bwt

波斯文(巴列维文)

摩尼教安息文buddha变为bwt,but

摩尼教粟特文buddha变为bwty,tyy

佛教粟特文buddha变为t

达利文buddha变为bot

这个表一目了然。这些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两系:一系是大夏文,梵文buddha在这里仍保留两个音节,这就是汉文&ot;浮屠&ot;二字的来源。一系基本上只有一个音节,这就是汉文&ot;佛&ot;字的来源。这一系的字几乎都是浊音,只有佛教粟特文t是清音。但是,根据h?w?bailey的解释,这也不成问题。

四十多年的一个问题,四十多年后终于圆满地解决了。

二、从&ot;浮屠&ot;与&ot;佛&ot;的关系推测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间在这一节中,我主要分析了《四十二章经》。

(一)《四十二章经》与大月支。《四十二章经》的真伪是有争论的。梁启超疑其为伪,汤用彤信其为真。汤先生还认为,此经有两个译本;又认为,佛教入华当在永平之前,而永平求法的传说是可信的。汉明帝派使者到大月支求浮屠经时,大月支民经迁徙到了大夏。此时大月支早已皈依了佛教。

(二)《四十二章经》原本语言。《四十二章经》原本是什么语言写成的呢?我在一九四七年的那篇文章中只说是中亚一种俗语,因为当时资料不够,谁也说不明白。到了今天新的资料发现多了,对于这个问题能够进一步说点比较肯定的话了。详细考证,请参阅原文。我在这里只把我的结论写出来,我的结论是:汉使者在大夏翻译的《四十二章经》原文是大夏文。

(三)支谦等译经的语言问题。《四十二章经》的语言既已推定,连带提出来的是后汉、三国时期最早的译经大师所译佛典的原来的语言问题。支谦、安世高等所译佛典原来的语言是什么呢?

我从梁《高僧传》中找到了一些资料,经我加以分析考证,我认为,支谦等译经所据原本,语言不是梵文,而是中亚新疆一带的吐火罗文或伊朗语系的语言。

(四)几点想法。下列几点想法,实际上就是我这一篇论文的暂时的结论。

1?一九四七年文章中提出的佛教直接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论点不能成立了。但是我设想的佛教传入两阶段说仍然能够维持。我用公式来表示:

(1)印度→大夏(大月支)→中国

buddha→bodo,boddo,boudo→浮屠

(2)印度→中亚新疆小国→中国

第102节:回到祖国(55)

buddha→but→佛

这两个阶段都不是直接的。

2?我这篇论文解决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两个大问题:时间和途径。不敢说这就是定论,我只相信,虽不中,不远矣。

22?《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笔谈》

这是极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一九八八年我曾说过两句话:&ot;敦煌吐鲁番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在世界。&ot;当时受到在座者的赞赏,后来又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各国学者间应广通声气,同声相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