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不庄重的皇帝,也就非他莫属了。
仪仗队穿过长安街,行到金水桥上郑晓路下了龙辇,笑嘻嘻地走到桥上,对着四面八方赶来朝驾的军民笑道:&ldo;大家只能送到这里了,皇宫里现在不能随便进,不过没关系,过个年,我把皇宫建成愽物馆,到时大家就可以随便进来参观了,哈哈哈&rdo;
军民们一起大笑,心里都想,这个皇帝真没架子。
于是推金山,倒玉柱,满街的军民跪伏了一地。
郑晓路大声道:&ldo;起来都起来宋朝以前就没这么多规距,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要跪来跪去的,就是朱元璋开了个坏头,搞得人人的膝盖都这么软。咱们中华儿女,跪天跪地跪长辈,不需要跪别的&rdo;他这一开口,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太祖皇帝的诏命,从此以后中国的百姓除了天地长辈,不需要再跪别的人了。
众军民大喜起身,一起大声道:&ldo;皇上,皇后娘娘是谁?皇上该公布了啊?&rdo;
&ldo;咳&rdo;郑晓路清了清嗓子,大声道:&ldo;从本朝起,取消皇后,所有皇帝的女人都叫贵妃,平起平坐&rdo;他这一开口,就成了太祖皇帝的诏命,从此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皇后就没有了,只有平起平坐的妃子。
众官员心里都直冒汗,这新皇帝真好玩啊,一上场就开始制定各种怪规矩。不过熟读史书的官员们都知道,照例开国皇帝都是要乱改前朝旧例的,比如朱元璋就发明了很多新奇玩意儿,废除了宰相,既然宰相都可以不要,那么不要皇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众官员又道:&ldo;皇上,您可要早生皇子啊,为了国家的稳定&rdo;
郑晓路嘿嘿地笑了一通,大声道:&ldo;古代多有兄终弟及的例子,我若一直没有儿子就死了,就让我弟弟郑俊材当皇帝不就成了,嘿嘿嘿,不过我弟弟少不更事,只能当个逍遥皇帝。到时还请张逸尘、谭宏、老朱、小舅子、皂莺你们几位多费点心,好好地扶助他。&rdo;
郑晓路嘻嘻地笑了一通,又道:&ldo;老朱,不过你很老了,未必等得以我挂掉那一天,哈哈哈&rdo;
众人见皇帝陛下满嘴飘着不吉的话,什么挂了一类的,全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也只有郑晓路这种没谱的皇帝才会在自己的登基大典专捡不好听的话说。
郑晓路整了整仪容,就想要过金水桥。
这时有一骑信使突然飞奔而至,手持金色信封,大声道:&ldo;报……&rdo;
众军全都怒道:&ldo;皇上登基大典,有什么屁事非要来报?&rdo;
郑晓路笑道:&ldo;不妨事,我知道是什么信,我有过严命,这封信最好是在我登基大典的时候送到,这才显得咱们新中国有气势。&rdo;
只见那信使跑到金水桥前,大声报道:&ldo;山海关秦良玉将军来信,她已于今日辰时率大军开拔,前往进攻盛京。大军计关宁铁骑4万、来复枪兵4万,白杆枪兵2万……共计10万大军,不破盛京势不还。&rdo;
郑晓路哈哈大笑道:&ldo;好样的,咱们这边登基,那边就打下万里江山,这才是英雄好汉。&rdo;
满城军民一起欢呼雀跃。
正在这时,居然又有一骑信使飞奔而至:&ldo;报……&rdo;
众军又怒:&ldo;又是什么屁事?一件一件都堆在登基大典?&rdo;
那信使跑到金水桥前,大声报道:&ldo;前明降将洪承畴、左良玉……率领前明残军十余万,攻破南京城,江南已平定……&rdo;
&ldo;哇&rdo;一听这个消息,满城军民一起大喜,这可比进攻满清更让人兴奋,于是普通的军民来说,拿下江南,统一江山比起攻打满清可重要得多。
郑晓路皱了皱眉头,叹道:&ldo;那个江阴典史……哦,后来升成江南总督的阎应元,现在如何了?&rdo;
信使报道:&ldo;南京城破之时,阎应元在城门上提字:&lso;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rso;题完之后挥刀自尽,如今尸体已经安葬在南京城外。&rdo;
郑晓路听了,久久不发一言。随后长叹一声,挥手道:&ldo;他想救国,我又何尝不想救国,只是所走的路不同。时间会证明,我是对的,他是错的。&rdo;
郑晓路听说抗清三公之一的阎应元这样死去,尤其是听到那句&ldo;留大明三百里江山&rdo;,感觉心里挺不舒服,他转过身,背对着所有人站在金水桥上,发了许久的呆,这才调整好了心情,大声笑道:&ldo;好了,继续举行登基大典&rdo;
郑晓路话音刚落,原本晴郎的天空中突然乌云卷起,狂雷大发,闪电霹雳。
轰隆隆一声响,天地突然发生一阵巨震。
&ldo;地龙翻身?&rdo;北京军民吓了一大跳,齐声叫道:&ldo;地龙翻身了?&rdo;
郑晓路心里也是一惊,咦?地震?老子要登基,震你妹啊,凑热闹不带你这样凑的。
只见天地巨裂震动,但是北京城中的房屋却一间也没有倒塌,只是摇晃得厉害,却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失,所有的军民都吓怕得匍匐在地上不敢乱动。
郑晓路的登基仪仗队瞬时间东倒西歪,金瓜金锤乱地乱滚,玉器乐器四面乱飞。
郑晓路来自后世,知道地震只是一种自然现像,当然不像明人那么害怕,他站在金水桥上,骚包地伸手向天一指,大笑道:&ldo;诸军莫怕,这是真龙显圣之兆,来给我登基大典壮声势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