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非道:&ldo;我只知他是庆国人,却不知他的具体身份。&rdo;
&ldo;那个男人应该是庆国贵族。&rdo;巫越斜躺在榻上,冷冷道,&ldo;只有庆国贵族才有资格拥有锁魂扣。&rdo;
墨非一愣,这才想起耳朵上的东西,她伸手摸了摸。
&ldo;唔……他的目的显而易见,借幽国之手削弱我国的力量,同时也为庆国争取时间。&rdo;眀翰敲了敲桌子。
&ldo;他这回可如愿以偿了,一场大水就让本王损失了数万的人马。&rdo;巫越目光如冰锥,寒声道:&ldo;本王早晚有一天要生擒此人,千刀万剐皆不足以泄愤!&rdo;
&ldo;呵呵,此事暂且不提。&rdo;眀翰笑道,&ldo;主公下一步打算如何?&rdo;
&ldo;眀翰有何建议?&rdo;
眀翰答道:&ldo;今年之前,我军怕是无法再继续进军了,不若暂且休养生息,另寻时机。&rdo;
&ldo;本王亦有次打算,趁此机会巩固中都以东大部分地方,以便日后治理。&rdo;巫越点了头。
眀翰眯了眯眼,又道:&ldo;虽说要以守代攻,但我等对幽国也并非完全无计可施。翰自知主公被迫停战必不甘心,其实无妨,幽国此次可谓自取灭亡,即便炤不出兵,其国内也将陷入混乱。&rdo;
&ldo;你的意思是……水淹鸠望所引起的民怨?&rdo;
&ldo;正是。&rdo;眀翰笑道,&ldo;若狄轲能借此将我军一举击退,那么或许还能将此祸推之天道,可惜他失败了,幽国上层再无理由为其圆说,只能白白承受百姓的怨气。大水一冲,屋墙良田尽毁,无数百姓将流离失所,忍饥挨饿,幽国朝廷若无法及时救助,那么当百姓走投无路时,便是民乱开始之时。&rdo;
巫越嘴角泛起冷笑,漠然道:&ldo;幽王有这魄力倾国之力赈济平民吗?&rdo;
眀翰不置可否,又道:&ldo;无论他有没有,皆不妨碍我们派人去凑个热闹。&rdo;
巫越沉笑,显然已经明白眀翰的打算。虽然他们出动不了大军,但是派些善于煽动人心的细作却是毫无问题。
墨非微微低头,不发一语。她又想起那日灾难临近时,脑中响起的哀嚎之声,那死前的绝望与痛苦,有如一根刺,深深地扎入了她的心中,她虽预知了灾祸,却无力救助任何人,即便是在此时,听着这些男人们讨论着如何利用百姓的困苦,来成就日后的阴谋,她也没办法反驳。这,便是现实。
只是墨非不知道的是,在她昏倒前,巫越曾经派人将灾难将至的消息通告了全城,同时也警告了鸠望城守,那城守是个怕死之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迅速回家通知家人收拾行囊。好在他还有些良心,一路上说动了近万的百姓和他一起跑,更幸运的是,他们逃的方向是高地,虽不知灾难与大水有关,却因此活了下来。
这位城守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却在这危机之时,成就了一件大功德,这一生也算值当了。
只是自此之后,这位城守对幽国再无一丝归属感,将来炤军入城,他恐怕会是第一个支持的。
正在这时,鱼琊从门外走路进来。
巫越问:&ldo;士兵的情况如何?&rdo;他这次问的是自己的亲兵。
鱼琊回道,&ldo;失踪人数达到了三万之众,而平安回来的,也多数感染了疾病。&rdo;
&ldo;病情严重否?&rdo;
&ldo;有少部分已经痊愈,但剩下的却是恢复缓慢,且有几名照顾他们的士兵同样受到了波及,末将怀疑他们得的是疫病,只是有浮图之前的嘱咐,病情尚未大范围的扩散。&rdo;
&ldo;疫病?&rdo;巫越面色一沉,问,&ldo;确定吗?&rdo;
鱼琊点头:&ldo;末将请来了城中几位知名的大夫,他们皆认为确是瘟疫无疑。但庆幸的是,此次瘟疫得到了及时的控制,他们对提出防治措施的浮图倒是颇有兴趣,希望能有机会交流一番。&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