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轻咳了一下,目光在李泌脸上一转,沉缓地说道:&ldo;张卿的计策太以凶险,本太孙虽则无能,但也深知众卿乃是国之栋梁,是本太孙视如左膀右臂的脑股之臣,怎能让你们轻涉险境?张卿此计毋需再谈!众卿是否还有别的计较?&rdo;我这充满关切的爱护言语一出,众位将佐心中大是感动。
李泌见我再三以目光相视,心中已知我是在问计于他,俟我话语一顿,他便上前说道:&ldo;目下的时局,其实远非这么简单,即连安贼本人都已亲率兵马前来,这本身就包含了三个问题:第一,表明安贼对殿下非常重视!因为殿下乃是大唐的正统,且又是民心所向,而只要除掉殿下,那么天下必然陷入混乱,安贼图谋大唐江山的大计才更有望实现,所以安贼对殿下可以说是志在必得;第二,安贼此次叛反,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十四万人马以外,还集结了奚、契丹、同罗等族的兵马,总兵力当在二十五万以上!那么除了防镇压两地之外,余下的十余万兵马做何用?殿下不可不防!
第三,安贼大军兵绕棣州而不攻,直挺青州,丝毫不顾兵马补给被切断的危险,这说明安贼可能压根没有想到要运送补给!那么,他十万大军除了要围困擒俘殿下之外,就是要就粮于江淮富庶粮仓之地。换而言之,安贼想兵据江淮!而为了不让一路上的州府完全做好防御的准备,也为了弥补因等待忠、永二王发动叛乱而耗费的时间,安贼才直接撇开棣州,以求尽快地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以臣料想,安贼大军只带三日左右的口粮,而一路之上,一定是就粮于民,是否如此,殿下可待侦骑前来时,一问便知!&rdo;
李泌的一番话,说得所有人都有些忧虑重重。对呀,安贼此次叛唐,总兵力应该在二十万以上,那余下的十余万人马又指向何方?安贼就粮于民,若是他来到青州以后,再分兵江淮之地‐‐
不行!若然如此,我大唐的国力岂不直线下跌?那大唐的江山岂不是满目疮痍?老百姓岂不是倍受荼毒之苦?我来到大唐又有何意义!我心念之间,一直在大众之下少有运起的内力不自觉地运转起来,一股强烈的战意也随之由全身散发出来,我沉声说道:&ldo;无论如何,本太孙绝不允许任何人践踏我大唐如画的江山!而欲残我百姓者,即便是玉石俱焚,我也当灭之!&rdo;
我满带肃杀凛若战神的言语神貌让在场的所有将僚们心头一颤,细品我的话语,他们的心里却又感动地非常,特别是我军中的武将们,心中的热血更是沸腾,战意也随之昂然勃发。众人无拘文武当即都拜倒在地,敬若天神地仰视着我,异口同声地说道:&ldo;&lso;欲残我百姓者,即便是玉石俱焚,我也当灭之!&rso;臣等跪领圣训,甘为殿下帐下一卒,愿为殿下竭力伐贼!&rdo;
我欣慰地请众人起身,并沉声说道:&ldo;凭着我们君臣的才智,凭着这一份为国为民的热血,本太孙相信,我们一定能击退来敌!&rdo;众人谢恩再拜而起。我刻意地观察了一下令狐潮,但见他虽然暗带思索,却一无游移难断之意,我心下稍宽:看来,这令狐潮也不是非常反复的人,谋智如他,当知一时的情势并不一定代表结果。
历史上的令狐潮,所选投的君主也不算是错误,只是,却没料到安氏集团溃由内起,安庆绪的杀父夺位与史思明的分裂自立,才使得安禄山的皇朝没有真正建立,唐朝又得以延传数世。
第二百一章却月抵敌
我想当务之急,就是解决眼前安贼十万大军践踏江淮的企图,至于安贼其余的十余万兵力置于何处,倒是这个问题解决后的事了,反正安贼其余的人马纵然攻袭两京,在我二万兵马扼守的武牢关和潼关之前,一时之间也不易于得手,我完全可以先集中精力对付眼前的敌人!依我猜想,我手下的智者如李泌等人,也是做如此的想法。
这时,我倚为干将的李泌面带思索地出言说道:&ldo;微臣适才一直在思筹如何迎拒安贼大军,如今终于想了个法子,定可以使安贼十万大军尽数溃败,令安贼的贪念真正成为画饼!&rdo;大厅中的将僚们闻听李泌如此有把握的话语,不禁凝神而待,我也怀带着期望地问道:&ldo;长源计安将出?&rdo;
李泌躬身上前两步,继续说道:&ldo;安贼大军此来青州城,必然先聚齐全军兵临城下,再稍试我军的防御强度,而后制订或攻或围的进一步策略,微臣由此打算在其初临城下时当头接战安贼!&rdo;李泌此语一出,有些武将的面上已带不愉之色:以城中四万六千兵力迎战安贼十万精锐人马,那不是明显的螳臂挡车以卵击石吗?大部分人却知当此情势,李泌绝不会无的放矢,依然保持沉稳地静听李泌的下文。
李泌目光一扫众人,把众人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面色如常地出语问道:&ldo;殿下当知&lso;却月阵&rso;之名?&rdo;李泌只当我是胸罗万有无所不知的雄主英王,为了节省些时间,把关于军阵战法的问题并不细细说明,而是直接向我问道。我不由暗暗悚然。幸亏我在前世写《大唐醉舞》时,曾偶然看到关于却月阵的记载,这却月阵创自南朝宋国的开国皇帝‐‐&ldo;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rdo;的刘裕!
刘裕凭仗着自创的&ldo;却月阵&rdo;。曾以不到二千七百名的步兵,硬碰硬地大破魏军三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可以说是一个人抵敌十二人!&ldo;却月阵&rdo;由此威名大振。以至于后来凡谈兵论战者,一提及以步制骑的问题,必言&ldo;却月阵&rdo;之威。但让人惋惜的是,&ldo;却月阵&rdo;就像昙花一现般,虽然史书中有些&ldo;却月阵&rdo;相关的记载,却不是多么详尽。而此役之后。刘裕既没有再使用此阵,也没有听说谁熟掌其中的操作法度,&ldo;却月阵法&rdo;好象绝传了一般。我没想到李泌竟似熟知此阵,心中焉不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