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我做完了这一系列的安排部署而进入青州后,青州刺史仇成耕连同青州司马沈光就一直在外厅里恭候着我的令谕。而我却退身于内厅之中,仔细地收拾着我的宝贝‐‐雷管!在准备起兵东进的时候,我有鉴于此行的莫测性,为了有备无患起见,我特地把婚前所制作的雷管全数带在身旁。而今,我只是把地字号雷管拆开,轻捻成引信,改装在最为成功的人字号雷管上。虽然,这人字号雷管现在只剩下十八根,但我相信它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它独有的效用。
自己改装完雷管引信。我刚刚轻吁了一口气,正在内厅外侍立着的陈靖就出声禀报道:&ldo;启禀殿下!亲卫队统领崔渐鸿派人前来禀报,在棣州听闻有军骑迅极而至,望殿下预为警备!崔统领还决定领所率的一千骑近卫军天字师协镇棣州,特此禀报殿下!&rdo;闻及这个通报,我连忙把雷管收拾好,立即吩咐道:&ldo;即速召请中军将佐及青州刺史、青州司马前来内厅议事!&rdo;陈靖恭应一声匆匆而去。
我默想着当前的局面:棣州地处青州的西北部。西邻冀州,西南接于齐州,冀州、棣州和齐州三州遥相呼应,鼎足而立。棣州所临之敌,一定是由范阳军镇的沧州而发!原本,假如安禄山叛起发兵的话,应该兵行瀛州、刑州、魏州或者相州,然后借势攻略潼关,再直取长安!然而,此次安禄山依照谋士高尚的计较,先以我为首要目标,如此一来,冀、棣、齐三州正是范阳军镇南下的卡关之处,冀、棣、齐三州理所当然地成为拱卫青州的桥头堡,而青州这个紧要中的咽喉,则充为冀、棣、齐三州的支撑点,冀、棣、齐三州军情的轻急张驰,就看它如何应对调节了。
而莱州与登州的东莱和东牟守捉,也必须得防备精锐的小股敌军由海上绕道奔袭青州后方(因为安禄山的军队建设和战略思想从根本上都是由陆战抓起,而平卢、范阳这两大节度本身又是长于陆地征战,精于马军冲袭,所以水军既没有形成规模,又没有多少战力,这也是我选择由东牟守捉渡海的原因之一)!
在我思想之间,掌书记岑参、孔目官高适、豹骑右郎将文若海、近卫军统领张离、青州刺史仇成耕连同青州司马沈光、豹骑的两位宜威将军已经陆续来到。当下,我把崔渐鸿报上来的情况向大家略一说明,而后,我目光一扫众人,语气轻缓地说道:&ldo;而今棣州敌踪略现,众卿不妨各抒己见,商讨一下,我军应该如何应对?&rdo;八位卿家一阵沉思,近卫军统领张离率先出声言道:&ldo;末将以为,莫若使后将军风道顺的一万轻骑移师齐州,并集结冀州兵马待机而动;右将军王林留后军步卒八千驻守登州,率轻骑二千往弛棣州。殿下待敌军一旦犯境,这一万四兵力的中军,可以左右呼应,从容应付了!&rdo;
近卫军统领张离此番话一出,豹骑右郎将文若海立时说道:&ldo;末将以为,张将军所言有误!敌骑既已现踪,现在应该已经兵侵棣州。所以,应该由末将引轻骑一万,兵分两路,绕过棣州和齐州的接壤地面!迂回包抄敌军后面,三面夹击,定可击溃来犯之敌!&rdo;文若海虽然是统领万名骑军的将军,但是,因为近卫军是个独立的一个编制,所以张离虽然统带五千人马,品级却也和文若海一般是五品武官。因此文若海此话一经说出,隐隐有争胜气的味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青州论战(中)
青州司马沈光当即也跟着说道:&ldo;文将军的提议虽然很是让人怦然心动,但也略为有些轻举盲动了!而张将军所言,虽则看似有些被动,但却是最稳妥之法。依微臣愚见,战阵之上,首先应该有先摸清来敌的状况,而后谋定而动,才是上策!&rdo;沈光的建言旗帜鲜明地支持着张离。
我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高适,带着鼓励地问道:&ldo;达夫以为从目下的形势来看,我军如何应对才好?&rdo;高适微微躬身,恭声地回答道:&ldo;微臣以为,高尚乃是天下知名的谋略之士,他的设计绝不会这么肤浅直白,棣、齐、冀三州与青州之间的地理情况和利害关系,高尚岂会完全不知?因此,微臣可以断言,棣州目前所面临的来犯之敌,很可能是做为佯攻的一部分,进而以对我军进行诱战打击!当然,也可能是兵截殿下退路的先头部队,目的是试探殿下的先期布署是不是已经到位,如若殿下无备,它甚而会直接兵临青州,以隔断青州与棣、齐、冀三州的呼应之势,增兵腹背攻取三州!如此一来,假如我军没有奇谋强军,青州几乎就变为四战之地而三面受敌,仅能依托莱州,困守待援了!&rdo;
高适的顾虑确实有他的道理,高尚既然花费了如许大的气力,设计把我调虎离山地引到青、莱二州地面,怎会如此草草地了事?这可是他苦心造诣,以求擒俘于我,助安禄山扰乱大唐秩序的重大行动啊!我不禁顿语细思:经过我的多方面努力,眼前情势堪忧的不是我的安危。也不是大唐江山的存亡,我有绝对的把握保障自身的安全,也绝对有信心对抗安禄山等人的军镇势力,使之不能严重到危及大唐江山存亡的程度!原因无它,因为我深得民心,因为我有剑南十三州及天下大部分兵马的支持,因为我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因为我有谋略深诣、兵法娴通的文臣武将在身边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