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希特勒的败亡
巴兹尔&iddot;亨利&iddot;利德尔-哈特[英国]
[出自《间接路线战略》]
侵入意大利
进攻法国之战
俄军攻入波兰
意大利的僵局
诺曼底的突破
莱茵河之战
最后阶段
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和从高加索实行撤退以后,德国人即已丧失了在俄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现实希望。1941年和1942年的经验证明,以有限的兵力在无限的空间内采取进攻战略,是有不少缺陷的。1943年,德军的兵力更加减少了,而俄军的力量却相对地增长起来。在兵力对比已经不利的情况下,德国人还继续实施战略进攻,当然是毫无希望的事情,可是,要在兵力密度不够的情况下组织坚固的防御,也是极其困难的。在这个形势下,德国方面如果转取防御战略,那它就要丢弃已经夺取到手的大片土地,实行机动防御,采取一系列的退却行动,以便削弱进攻方面的突击力量。即使采取进攻-防御战略,首先借防御创造有利条件,以便随后实施反攻,同样必须放弃土地。
德军如能转而采用机动防御战略。是有希望取得有利结果的。就是到了1943年,还有充分的理由进行这种估计。经验表明,德军采取防御作战,可以使进攻的俄军遭受相当重大的损失,而他们自己的伤亡却要小得多。尽管俄军的指挥官们已经积累了进行机动作战的经验,而且广阔的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进行这种作战的有利条件,可是,仍然有着一系列其他因素,迫使他们有时候非要仓促地采取蛮攻硬打的方式不可。这是因为俄国人都本能地希望尽快把侵略者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出去,俄军的指挥官们自然也都希望在斯大林面前表现出自己英勇无比的坚定性格。因此,对德军来说,不难迫使俄国人采取正面进攻的方式。德国的大多数战略家都同意这种见解,认为只要执行一个周密的机动防御计划,他们就可以不断消耗俄国的兵力,摧毁俄军继续作战的意志。甚至还可以获得一个实行反攻的好机会,从而使局势发生根本的变化。
可是,希特勒已经深深中了攻势思想的毒素,绝对不肯听信他们的忠言。他疯狂地相信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形式,认为坚强的死守防御总是要比进攻的效果差些。在这种变态心理的影响之下,尽管盟军对工业目标的轰炸正在日益加强,希特勒仍然拒绝要求增加战斗机生产的任何建议,并且直到1944年6月还不肯改变这种决心。还有一个事实。当顾问们向他指出,德军的预备兵力已经很有限,如果继续扼守1942到1943年冬季战局结束时所占领的那个不利于防守的地区,将是很危险的。然而,希特勒不仅拒绝他们关于后撤到第聂伯河一线的建议,反而坚信在1943年夏季发起一次进改就能改变整个局势。这个夏季进攻,也正是希特勒在他覆亡以前显示的最后一次进攻热情。
这里有件事情值得一提。1943年3月,曼斯坦在哈尔科夫方向突然地发起了一个反突击,阻住了俄军从斯大林格勒开始的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反攻。于是,他向希特勒建议,要在另外一个方向发起向样的一次反突击。当然,这要事先经过周密的准备,预期把俄军诱入陷阱。那时,在德军防线的东部,即在北顿涅次河与阿速夫海之间的米乌斯河一线,是一个深深向前突出的地段。因此,那里很可能成为俄军春季攻势的主要目标。曼斯坦考虑到这个形势,建议把这个地区的防御兵力摆单薄一些,当俄军进攻时可以逐步撤退,以来引诱敌军进入陷阱。尔后,德军集中一切可能调动的兵力,从基辅地区向俄军的北翼实施反突击,其目的是席卷俄军南部的整个正面,将他们全部包围在陷阱当中。
希特勒虽然很不想放弃拥有大量工业和矿产资源的顿巴斯地区,但是,对于这个计划,他的胃口也感到吃不消,认为是太果敢大胆了。于是,德军采取了另外一个计划。他们想在俄军发动春季攻势以前,设法使俄军分散兵力和发生混乱。计划中的这次突击,预期指向库尔斯克地区那个宽大突出部的底部,因为这个突出部位于别尔哥罗德和奥廖尔之间,正好突出在德军的防线以内。突击采取钳形方式:曼斯坦的&ldo;南方&rdo;集团军群(原为&ldo;顿河&rdo;集团军群)中的第4坦克集团军,构成包围的右翼集团,克鲁格的&ldo;中央&rdo;集团军群中的第9集团军,成为左翼集团。对此,曼斯坦曾坚持说,假使一定要采用这个计划,那就必须在5月初发起进攻,即趁着春季的泥泞刚刚干燥而俄国方面还来不及调整军队部署的时候发起进攻。可是,第9集团军司令穆德尔却主张暂缓行动,要等待大量坦克增援部队的到达。希特勒采纳了他的意见,把发起进攻的日期展缓到6月间,而最后却一直拖到了7月5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例证,说明时间和力量实在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因素。集中了大量兵力实施的这次进攻,由于时间过于晚了,其份量便相对地减少了,而就战役的结果来说,反而不如及时发动的进攻,因为那样可以收到突然袭击的功效。
时间久了以后,希特勒本人对于这次进攻能否获得胜利,也曾产生疑惧。可是,他又不甘心接受战略撤退的计划,因而终于为泽特勒尔的攻势意见所牵制,感到欲罢不能。泽特勒尔是哈尔德的继承人,是力主采取进攻手段的,总想以进攻的方法来制止俄国人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