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湖边上的监狱里眨眼就过了三年。王同山在监狱里表现很好,又提前获得了出狱。1993年当他再次回到苏州的时候,王同山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窘境。不但从前父亲留给他的旧屋没有了,甚至连他租住的那所房子也归于他人。就在王同山没有生活着落的时候,有人主动打电话来找他了。
“老王,如果你看得起我,就到我这里来上班吧。”打电话给他的是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板,又是王同山从前在小茅山时的狱友老e。王同山没有想到从前在小茅山农场当烧缸助手的老e,如今回到苏州后竟然在党的富民政策下办起了自己的工厂,两相对比起来,王同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想他几进几出后如今仍然一事无成,再看看老e如今竟洗心革面,当起了民营企业的小老板,他的心里越加失衡。
王同山进了老e的工厂后,先给老e看守仓库和打扫卫生。老e对王同山当然十分信任,因为他们毕竟在小茅山有过十多年的交情,老e甚至还把给打工仔们计工的任务也交给了他。王同山当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职业,日夜坚守在那小老板的工厂里,可是他很快就发现当年在小茅山心地善良的老e,如今一旦办起了自己的工厂,就千方百计地损工肥私,甚至盘剥民工的劳动所得。王同山对从前的狱友老e百般劝告,热诚关照他一定要接受从前在监狱的教训。王同山见老e仍然我行我素,继续对民工们加班加点,少给报酬,王同山从心里同情那些从边远农村来苏州打工的农民,于是他便在记工的时候有意给民工多记工分,以此来缓解民工和老e之间越来越紧张的关系。
如此一来,王同山在这家民营工厂里的威信越来越高,民工们都把王同山视为他们的贴心人,并与偷税漏税的老板老e分庭抗礼,彼此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后来,终于有一天,一个民工将老e偷税的问题举报到税务部门,而老板e因此怀疑举报人和他从前的狱友王同山之间有暗中的往来,气得王同山真想离开这家民营工厂,因为他的良心受到了伤害。随着老e和民工矛盾的日益尖锐,有一天终于在工厂里暴发了一场民工和小老板e的冲突,老e在冲突中受了重伤。这样,这家一度因偷税而红火的民营工厂又倒闭了。
王同山又没了职业。他不知为什么运气总是这样不佳,也不知道老老实实做一份工竟会如此地艰难。他恨那个黑心的小老板,为什么自己本人曾经坐过牢,出来以后已经创业还要作违法的事情,他也恨自己忌恶如仇的性格。好在王同山虽然再次失去了工作,可是他身边始终有许多知心的朋友。这些民工见王同山讲义气,有什么困难都来找他商量,有时即便夫妻吵架,王同山也会从中调解。王同山虽然生活困难,可是他在困境中仍能苦中作乐。有时他甚至还想多为那些民工作一些事。如今王同山一个人住在山塘街的小院子里,生活来源没有着落,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那样压在他的肩上。
就在贫困没有收入的生活中,王同山那颗不安份的心又开始想入非非了。特别是当他看到一些智商不比他高的人,如今也一个个富得流油,王同山的心理就越加感到不平衡。1997年4月下旬,苏州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就在这时候,一个从前王同山连想也不敢想的大胆致富阴谋,便在他越来越失衡的心态下萌生了。
王同山绝不会想到,正是他这一失去平衡的错误意识,把他本来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寻求发家致富、凭他自己能力同样可以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获得的光明前途,再一次付之流水。
卷八公开信·心灵天平再次失衡
第73节保险柜特大盗窃案(1)
从4月20日开始,在王同山山塘街的那座小院里,就经常出入一些行迹可疑的青年人了。
这些人平时虽然也不时走进他的小院,可是,现在的来意与从前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从前这a、b、c、d四个民工,时常来到王家是为了打牌或聊天。他们之间信任感的加强无疑为日后王同山正在酝酿的一场大事提供了坚定的感情基础。
“别人都在疯狂地致富,可是我们这些人却贫穷得没有钱花,真是贫富不均了。”这就是王同山在新形势下力求尽快改变现状的思想基因。特别是这次他从监狱回到苏州后,忽然发现从前小茅山农场那么无能的老e,居然也有胆量在苏州一条街道的里弄里,租借几间民房开办了一家生产民用物品的企业,那么他王同山有才有智,为什么就不能另辟奚径地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富有者呢?他为什么总要做那些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自己摆脱贫穷的大事?既然如今社会上的以权谋私如此极重,而社会又因种种痼疾而无法从根本上把那些损公肥私的贪官们铲除,那么我王同山为什么不能做一点过格的事呢?
“我们,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富呀?”几个老实的民工又何尝不想在一夜之间成为人上人,可是,当他们真正面对王同山提出的这一问题时,一个个又都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了:“咱们一没有办工厂的资金,二没有可以发财的权力,三没有发财人的头脑,王大哥你说,咱们有什么办法发财呢?”
王同山那几天心焦如火,恨不得把他多时积郁在胸臆中的积怨仇火都一古恼发泄出来。听了几个哥们有气无力的叹息,忽然怒骂一声:“你们都是一些没用的混蛋,都是一群吹弱无能的熊蛋!他们有办法吃国家的占国家的,咱们为什么就不能!只要你们有胆量,我就有办法让你们由贫困变成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