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到,便被两个蔬菜贩子拦住了:“这菜怎么卖?”
金川说:“生菜三块五一斤,上海青三块。”因为零售就是这个价。
年轻点的菜贩子说:“这也太贵了,便宜点吧,都买了,全算两块一斤。”
金川说:“上海青两块,生菜两块五。”他自己做过生意,知道批发和零售之间的价格差。
菜贩子有些犹豫,金川说:“这个市场上你见过有我们这么好的菜没有?不信你买一把回去尝尝,看看这菜好吃不好吃。”
另一个年纪大点的贩子说:“这样吧,所有的都两块一一斤,我都要了。”菜贩子都是斤斤计较的,因为能抠下来的都是他的利润。
金川开着车就往里走:“没得少,不要拉倒,我自己卖。”
年轻贩子赶紧说:“我要,我要,都给我。”
另一个贩子听说他都要,赶紧说:“我也要,就按你的价格。”
于是两个人瞬间便将这一车蔬菜给瓜分完了。第一天他们也没敢多卖,总共只摘了一百来斤的菜,拢共卖了两百二十多块钱。
算完账,金川掏出手机:“你们自己留把菜回去尝尝,看我有没有骗你。留个微信吧,我们就在这旁边种地,要是需要菜,就直接给我发微信,我给你们准备。我们家菜园子大,什么菜都有,你们有空还可以过来考察一下,前面出了镇子两里地,熊猫农家乐就是。”
年轻点的菜贩子本着朋友多路子广的原则,加上了金川的微信,年纪大的估计不用微信,所以没加。
吴桐没想到卖菜这么容易,原本担着的心放了下来,看样子只要东西种得好,还是不愁卖。
当天下午,年轻的菜贩子就给金川发微信了,说需要生菜和上海青各五十斤。第二天下午,昨天那个年纪大的菜贩子就跑到农家乐来了,因为他今天没买到金川的菜,而年轻的菜贩子菜都被抢疯了,看得他实在眼热啊,所以亲自上农家乐来买菜了。
第13章再来
菜贩子一上农家乐就乐坏了,这哪是个菜园子啊,简直是个蔬菜种植基地,数量和种类都远超出了他的预想。而且这里的菜长得都特别水灵,还比别人家的菜种得早,这就意味着收得也早。
在蔬果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所以时间就是金钱,刚上市的菜因为少而贵,等大量上市之后,价格就贱了。菜比别人家早收获,也就多赚钱,这也是市场上反季菜比应季菜贵的原因,物以稀为贵。这么多菜,起码能比别人早收一个礼拜,这就意味着提早抢占了七天的市场。
菜贩子跟农家乐预定好明天的菜,顺便将接下来好几天的菜都预定了,他和金川互留了电话:“你们这儿出什么了,就给我打电话,我自己过来拉,不用你送到菜市场去。价钱好说,不会比别人低。”
金川知道这个老板有点儿抠门,这都亲自上门来采购了,知道他家的菜比别人的早而且好,居然还不舍得掏钱,其实比别人多一毛钱,一千斤菜也才多花了一百块钱而已,这样起码能够保证供货量稳定啊。
金川说:“我尽量吧,如果来买的人多了,我也没办法保证你一定能买到菜。”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有两个固定客户了,但绝对不能就只这两个,这不利于自己抬价啊,而且销量也有限,他打算还要去找新客户,有竞争才能有利于自己赚钱。
在金川的努力下,他们又联系上了第三个第四个菜贩子。不仅如此,金川还主动去跟镇上的饭店联系。饭店吸引客人的是什么?当然是口味。农家乐的蔬菜鲜甜爽口,吃着比肉还香,饭店老板哪能不知道选择。短短几天时间,镇上大一点的饭店就都用上了农家乐的蔬菜。
这天熊猫超市的老板算账的时候,忍不住皱起眉头,说:“今天的营业额比昨天还少了几百,已经连续一个礼拜在下滑了。陈飞,到底是什么原因?”
主管陈飞也是老板的小舅子,他说:“这几天蔬菜和水果都烂了好多,买的人少了。”
“那还不赶紧减份量!”老板没好气地说。
陈飞说:“减了,可还是没什么用。”
“最近菜也没有涨价啊,那些人就不吃菜了?”老板不解地自问。
陈飞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老板从超市提了一兜子没卖完的菜回家,正在看电视的老板娘说:“回来了,给你下点面条吃个宵夜吧。有你最爱吃的豌豆尖。”
老板问:“现在哪来的豌豆尖?”现在都卖豌豆夹了,哪里还有豌豆尖。
老板娘说:“我妈去市场买的。”
老板将一兜子菜丢在地板上,有些生气地说:“自己家里开超市,菜放烂了都卖不掉,你们还要去外面买菜,外面的菜格外好吃些?”
老板娘拔高了声音:“蒋晓明你发神经啊,你冲我发什么火!还不是我妈看你喜欢吃豌豆尖,特意给你买的,好心当成驴肝肺,饿死你算了!”
老板其实是个耙耳朵,一见老婆生气了,赶紧过来告饶认错,说是最近超市生意下滑引起的,要照这么下去,这个月都要入不敷出了。
老板娘好不容消了气,给他做了面条,烫了豌豆尖。老板吃了一口豌豆尖,抬起头问:“今天的豌豆尖是怎么做的?”
老板娘说:“是不是格外好吃?就是照平常那么做的,主要还是豆尖好。我妈说虽然卖十块钱一斤,但是买的人好多,差点都没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