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宗翰决不会因为一次挫折而打退堂鼓,他亲率大军继续深入。在一场阻击战中,南宋将领阎中立战死,李景良临阵逃跑,另一名将领郭俊民倒戈降金。宗泽毫不客气地把逃跑的李景良抓起来,斩首示众。投降金兵的郭俊民也没好下场,宗翰派他与一名特使前往开封城,劝降宗泽。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但宗泽对投降分子深恶痛绝,把郭俊民与金使一同杀了,把宗翰的劝降书撕个粉碎。
在开封外围战中,金兵的进展很不顺利。
金兵以将近两万人之众攻入滑州,宗泽部将张率部前往增援,此时他手中只有一两千人马,与敌人的兵力相比十分悬殊。张部下纷纷劝道,敌强我弱,应避其锋芒。张慨然道:&ldo;避敌偷生,我如何有面目见宗公呢?&rdo;于是率部驰援。宗泽得悉后,急遣部将王宣前往支援,但赶到时已为时太晚,张以寡击众,力战而死。王宣奋起武士之心,击败金兵,金人放弃滑州逃走。
此时的宗泽,已俨然成为南宋帝国的中流砥柱。在他坚强的防御下,开封城巍然屹立,宗翰、兀术只能望城兴叹,夹攻开封的计划也不了了之。
开封地处中原之心脏地带,因不能攻克此堡垒,金兵不敢越过开封城而继续南掠。在南宋军队各个战场大溃败的背景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宗泽保住了半壁江山。宗泽是继李纲之后,大宋抗金的一面旗帜,他的功绩绝不仅仅只是守住开封,遏制金人进攻,而且他还积极联络河东、河北的抗金义军,力图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抗金防御体系。
在宗泽领导开封保卫战的同时,河东、河北沦陷区活跃着许多抗金义军,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彦所领导的&ldo;八字军&rdo;。
王彦是建炎初年南宋名将,声望与业绩仅次于宗泽。王彦为人豪爽,精通兵法,年轻时曾参加过征讨西夏的战争。靖康之变发生后,在国家危急关头,王彦舍家为国,毅然投奔到河北招抚使张所麾下,被提拔为都统制。当时王彦帐下有一员裨将,这个人后来大放光芒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他就是岳飞。
建炎元年(1127)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名裨将及七千人马渡过黄河,一举收复新乡。在此役中,岳飞勇冠三军,斩将夺旗,抢下收复第一功。金人纠集数万人马,围攻王彦部。在敌人优势兵力的重围下,王彦损失惨重,只得率部突围。当时岳飞年少气盛,对王彦老成持重的指挥风格不满,遂自领一军而去。
王彦突围后,转战数十里,收散亡卒伍七百余人,退守西山。这支人数不多却英勇非凡的部队,在王彦的领导下东山再起,军士们为表爱国之心,均在脸上刺上八个字‐‐&ldo;赤心报国,誓杀金贼&rdo;。后来他们得到一个绰号:八字军。王彦有卓越的指挥才能,他满腔热情,与士卒们同甘共苦。随着八字军声名远扬,队伍也不断扩大,发展到一万多人。同时在太行山一带的义兵十余万人,也都接受王彦的号令。
在南宋朝廷消极抗战、两河沦陷之际,王彦却在敌后站稳脚跟,开辟抗战根据地,他所控制的势力范围,绵亘数百里,成为金人的心腹之患。在金兵对南宋发动大规模南侵时,王彦在北方的抗金活动更加频繁。金兵之所以未敢深入南方,除了宗泽主持下的开封府如钉子般纹丝不动外,还有一个因素,便是以王彦&ldo;八字军&rdo;为首的义军对金兵的后方构成巨大的威胁。
金人试图剿灭王彦的&ldo;八字军&rdo;,多次召集诸部酋长商讨进剿事宜。然而诸部酋长纷纷表态说:&ldo;王都统砦坚如铁石,未易图也。&rdo;采取强攻手段,势必难以奏效。此时有酋长提议说,不如派出精锐骑兵袭扰义军的粮道,只要义军陷入无粮草的困境,自然可不攻而破。此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金国骑兵发起了一场经济制裁战。只是王彦早识破金人企图,多次设下伏兵大破金人,斩获甚众。
鉴于王彦的出色表现,东京留守宗泽任命他为&ldo;两河制置使&rdo;,联合河东、河北广大忠义民兵,共同抗金。
在开封府保卫战后,金兵统帅完颜宗翰对南宋的攻势告一段落,便集中力量对付沦陷区的抗金义师,使得王彦的处境更加艰难。宗泽担心王彦的孤军被金兵消灭,遂于建炎二年(1128)五月,令王彦放弃太行山根据地,退守滑州。王彦奉令率主力部队一万余人渡河南返,金国派出重兵尾随王彦,却不敢贸然出击。
宗泽强烈认识到,两河地区的抗金义师虽然人数颇多,可是得不到朝廷的援助,兵力分散且各自为战,最终难免被金人各个击破。作为东京留守,宗泽已经尽自己的能力支援两河抗金义师,可是他毕竟权力有限。在宗泽看来,最好的计策,莫过于宋高宗回到开封城,以开封&ldo;八方风雨会中州&rdo;的战略地位,虎视中原、鹰扬牧野,以此作为收复两河的桥头堡,在军事上与政治上都有重要意义。
在留守东京的一年时间里,宗泽锲而不舍地上书宋高宗,要求移驾开封,领导对金战争。金兵对开封的挑战已遭挫折,皇帝还在担心什么呢?老将宗泽的拳拳爱国之心,可以感动上苍矣,但却丝毫也没能打动宋高宗。宗泽一连上了二十四道奏疏,请求皇帝回銮开封,但是这些奏疏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