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二战秘密档案苏联惨胜真相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几个联络官------------

类似的号召反映出在德国武装力量里服役的许多哥萨克人的心声。关于这一点,在他们从前线写给家里的信中就可以看出。例如,谢苗&iddot;拉林在1942年12月的家信中就自豪地告诉父亲说:&ot;……我现在有权利骄傲了,因为我现在是德军的一名士兵,属于顿河哥萨克。征召以后我不想打仗,干脆跑到德国人这边来了。反正在红军那里我一分钟也不想干了……&ot;而库班的哥萨克阿列克谢&iddot;克里文科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ot;我现在参加了德军部队……我们的长官非常关心我们,不仅关心我们,甚至还关心我们的家人。&ot;46显而易见,哥萨克投敌者在信中把德国人和德国武装力量视为&ot;自己人&ot;,而把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当成是&ot;外人&ot;。

1943年11月10日,由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В凯捷利和负责东部领土的德国部长А罗森贝格签署了对哥萨克人的宣告(内容由Пh克拉斯诺夫起草),这是对哥萨克阶层在与红军进行的战斗中所作贡献的承认和肯定。它保障了哥萨克阶层拥有沙皇时期的所有权利和特权,还保障哥萨克阶层的土地权利不容侵犯。该宣告说,这是&ot;你们的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ot;,在他们不能回到祖国的情况下,还可以暂时&ot;在元首的庇护之下,在东欧继续你们哥萨克式的生活,还会为你们提供土地,以及你们的生活方式所必需的其他一切特殊用品&ot;。为了报答这份宣告,Пh克拉斯诺夫满意地表示,德国政权&ot;在全世界面前承认了哥萨克的功绩&ot;。他很肯定地说:&ot;虽然我们不知道,德国对苏维埃进行的战斗最后在哪里取得胜利,苏维埃又在什么地方灭亡……但是,无论这个地方在哪,我们哥萨克人都会听从指挥,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以便早日取得这个胜利。此后,我们会解放顿河、库班和捷列克,那时,哥萨克阶层将在德国和元首希特勒的庇护之下彻底得到解放。&ot;

这样,就谈到了哥萨克地区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庇护之下的自治问题。

而АА弗拉索夫投敌后组建的俄罗斯解放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弗拉索夫心目中的德国和德国人形象的演变过程。

在弗拉索夫处在包围之中的时候,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德军中的几个联络官起了特别大的作用,他们是维利弗里德&iddot;施德里克、谢尔盖&iddot;弗雷利希和斯文&iddot;斯坚贝格。他们出生在沙皇俄国,并且有双重自我意识。无论是俄国还是德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祖国。和弗拉索夫一同工作的德国人,不仅在对待俄国人的态度上不像对待一些&ot;温捷尔缅什&ot;那样,而且还参与了7月20日的反希特勒密谋。他们中间就包括弗赖塔格&iddot;洛林戈芬男爵,他因为此事而自杀。在弗雷利希的回忆录里,讲述了一些故事,说明АА弗拉索夫对于德国人的正面认识是如何形成的:&ot;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当我还是一个半大孩子的时候,在我们县城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一些德国人。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其中一个叫卡尔&iddot;卡尔洛维奇,他是开药铺的。这个职业实在太符合他的性格了,因为他时刻准备去帮助任何需要他帮助的人。他常常把药无偿送给那些穷人,或者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他们。他一直很诚实、十分得体,而且富有责任感。他从来不发脾气,也很少生气。苏联人都喜欢他,称赞他。他的人格魅力使我对所有的德国人都产生了尊敬之情。

&ot;另一个德国人名叫阿尔图尔&iddot;奥斯卡罗维奇,他是一个老教师,一个老夫子,干瘦干瘦的,不善言辞。他的制服总是熨得平平整整的(弗拉索夫回忆的事情明显是发生在革命前,当时,教师们都穿着统一的制服;弗拉索夫出生在1901年,所以,他谈到的应该是他的中学时代。-作者按),上面一尘不染。他是一个路德式宗教徒,但是,每天却跑到我们大教堂里来,与其他的教员们一起,神态端庄,一动不动地坚持做完礼拜。我就想,他是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们树立一个榜样……&ot;

1940年12月,弗拉索夫任第99步兵师师长,这个师部署在苏德边境的佩列梅什利亚内地区。在红军的一次高级指挥人员参加的会议上,他曾经说:&ot;我们驻在边境上,每天都看见德国人。德军排的士兵不管去哪儿,队伍总是特别整齐,着装统一。我就对自己的战士训话说:&39;瞧,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军队,我们应该比他们好上十多倍。&39;于是战士们也都注意起来。要知道,我们相隔100米远,互相之间看得清清楚楚,于是,观察着德军的几个排,我们的几个排也开始精神抖擞起来……过去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德军军官向我们明确表示友好,而我们不予理睬。当时我们就说,应该友善地对待友好的人,于是我们现在也开始跟他们打招呼了。&ot;

------------最寻常不过的德国妇------------

下面是1944年初弗拉索夫向弗雷利希谈起的他对德国的印象:&ot;我们的住处对面有一块田地。每当无聊的时候,我就经常看那位农民怎样种这块地。他犁的每一道沟都那么恰到好处!每一块小石头他都仔仔细细地拣了出来。我是农民的儿子,凭经验就知道这样侍弄出来的地收成会怎么样。只有到这时,我才开始相信那些传说,说是德国人地里的收成可以是我们的3~4倍……我欣赏着坐落在鲜花丛中的一幢幢五颜六色、十分漂亮的小房子。我在想,这肯定是一些资本家避暑的小别墅,他们这些人靠着剥削劳动人民,来达到自己享受的目的。要知道,当我们还在苏联的时候,整天被灌输的就是这些说法。而当我听说,这些小房子是伐木工人住的,并且干这行的都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因为他们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都不得不在巴伐利亚的森林中做雇工,而且他们干的是最苦最累的伐木的活,我简直不能相信。我想,在苏联就算是机关工作人员、银行行长或者工厂厂长也过得要比这里的工人寒酸得多。于是,我不得不说:你们这些德国人啊,算是有两次战胜了我,第一次是在沃尔霍夫,而第二次就是在这里,在德国的心脏。&o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