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西方美学史读后感2000字 > 第72章(第1页)

第72章(第1页)

如果危险或苦痛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可恐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是受到了某些缓和,危险和苦痛也可以变成愉快的。

‐‐1:7

关于缓和,下文还要谈到。就是因为这个分别,真正的危险因产生恐怖而令人畏避,而崇高对象的危险却因产生恐怖而使人感到某种程度的愉快,对它持欣赏的态度。

为什么说美感涉及&ldo;社会生活的情欲&rdo;呢?博克所了解的&ldo;社会生活&rdo;是狭义的,只涉及生理要求或本能方面的,它包括异性间的性欲和一般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要求。性欲的目的在于生殖,在于绵延种族生命。博克承认在这方面人和动物毕竟不同。动物并不凭美感去选择对象,而人则&ldo;能把一般性的情欲和某些杜会性质的观念结合在一起,这些社会性质的观念能指导而且提高人和其它动物所共有的性欲&rdo;。这种&ldo;复合的情欲&rdo;才叫做&ldo;爱&rdo;,而爱正是一般美感的主要心理内容。爱的对象总具有&ldo;人体美的某些特点&rdo;,人爱异性,不仅因为对象是异性,而是因为对象美,他是有选择的。究竟什么才是&rdo;社会性质&rdo;呢?博克对此还是只有生理学的狭义的了解:

我把美叫做一种社会的性质,因为每逢见到男人和女人乃至其它动物而感到愉快或欣喜的时候,……他们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他们身体的温柔友爱的情绪,我们愿他们接近我们。

‐‐1:10

这就还只是社交或群居的要求。说美是一种社会性质,实际上不过是指美的对象能满足社交或群居的要求,在实质上和博克所说的第二类&ldo;社会生活的情欲&rdo;还是一脉相通的。人为什么要求社交或群居呢?博克认为社交本身并不能给人任何积极的快感,只是它的反面,&ldo;孤独寂寞&rdo;,&ldo;乃是人所能想象到的最大的积极的痛感&rdo;,所以人要求社交或群居,乃是为着避免&ldo;孤独寂寞&rdo;。当然,孤独寂寞之所以是最大的痛感,毕竟还是群居本能在作祟。博克在这里仍然是从生理学观点来考虑&ldo;社会性质&rdo;的。

这第二类基本情欲,即&ldo;一般社会生活的情欲&rdo;,又分为&ldo;同情&rdo;,&ldo;摹仿&rdo;和&ldo;竞争心&rdo;三种。其中&ldo;同情&rdo;一项是博克谈得最多的,他认为文艺欣赏主要基于同情:

由于同情,我们才关怀旁人所关怀的事物,才被感动旁人的东西所感动。……同情应该看作一种代替,这就是设身处在旁人的地位,在许多事情上旁人怎样感受,我们也就怎样感受。因此,这种情欲可能还带有自身保存的性质。……主要地就是根据这种同情原则,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感人的艺术才能把情感由一个人心里移注到另一个人心里,而且往往能在烦恼,灾难乃至死亡的根干上接上欢乐的伎苗。大家都看到,有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令人震惊的事物,放在悲剧和其它类似的艺术表现里,却可以成为高度快感的来源。

‐‐1:13

这个看法和托尔斯泰的&ldo;情感感染&rdo;说颇有些类似,近代美学所讨论的&ldo;移情作用&rdo;和&ldo;内摹仿作用&rdo;也都是以同情说为基础的。引文后部分涉及悲剧何以产生快感的问题。西方向来有一种学说,以为悲剧是虚构,其中悲惨事件不触及观众对自己命运的恐怖,所以仍能产生快感。博克反对此说,指出一些事例来证明真正的悲惨事件由于激发更大的同情,还比在悲剧或其它文艺作品的虚构里,能引起更大的快感。他在一个著名的段落里设想观众正在紧张地等着看一个第一流演员班子表演一部第一流悲剧时,忽然有人宣告剧院附近的广场上就要处决一个国事犯,这时全场就会为之一空,争着去看杀人。他的结论是:

悲剧愈接近真实,离虚构的观念愈远,它的力量也就愈大,但是不管它的力量如何大,它也决比不上它所表现的事物本身。

‐‐1:15

这段话不仅表现出博克对于文艺的现实主义的看法,也表现出他的艺术比不上现实的看法,而这两种看法的出发点都是他的同情说。

&ldo;一般社会生活的情欲&rdo;中第二种是摹仿,摹仿还是一种变相的同情,&ldo;正如同情使我们关心旁人所感受到的,摹仿则使我们仿效旁人所做的,因此,我们从摹仿里以及一切属于纯然摹仿的东西里得到快感,无须经过任何推理功能的干预。&rdo;像亚理斯多德一样,博克把摹仿看作学习。我们的仪表,思想和生活方式大半来自摹仿,所以&ldo;摹仿是社会的最坚牢的链环之一&rdo;。艺术的基础也在摹仿。艺术所产生的美感有时来自摹仿对象本身,有时也来自摹仿的形式技巧:

绘画和许多其它的愉快的艺术之所以有力量,主要基础之一就是摹仿。……如果诗或绘画所描绘的对象本身是我们不愿在现实中看到的,我们相信它在诗或画中的力量就只由于摹仿而不由于对象本身。画家所说的&ldo;写生&rdo;画大半属于这一类。……但是如果诗或画所描写的对象是我们在现实中要抢着去看的,不管它引起哪种奇怪的感觉,我们都可以相信那诗或画的力量从对象本身性质得来的就远远超过从摹仿的效果或摹仿者的熟练技巧(不管它多么卓越)得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