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哈尔滨档案馆 > 第14章(第1页)

第14章(第1页)

&ot;我的这位朋友是从澳大利亚来的客人。&ot;阿廖沙向接待室的门卫解释说,&ot;大清洗期间,她的亲戚们曾经被关押在这里,因此她想看一看。&ot;门卫扬了扬眉毛:&ot;好,看吧,但不要走出这间屋子。&ot;她继续干她的文书工作。

第28节:泪洒高尔基市(7)

我想碰碰运气,拍张照片,就向旁边那个房间的窗口移动。但门卫看见了我。&ot;瞧,先生,&ot;她对阿廖沙说,理也不理我,&ot;我不管你的客人是从澳大利亚来的,还是从月球来的,这座监狱禁止拍照。现在就请你带她离开这里。&ot;再没什么可说的了。

我们驱车驶过矗立着高尔基雕像的高尔基广场。阿廖沙朝旁边一幢结实的灰色四层楼房指了指。

&ot;那是沃罗勃夫卡,秘密警察总部。&ot;阿廖沙解释说,这座大楼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位于街角,而这条大街是以当地契卡的首任头头沃罗勃夫的名字命名的。&ot;契卡、内务部、克格勃,现在是联邦安全局的总部,虽然名堂多,但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ot;

望着这个混凝土堆起来的庞然大物,我不知道,奥尼库尔一家人中谁曾在里面被审讯关押过。

话题回到古老的尼日尼,我的心情好了许多,对那些宏伟的古建筑修复得那么好备加赞扬。&ot;这是你的朋友涅姆索夫为吸引外资而努力的一部分,&ot;阿廖沙笑着说,&ot;倘若偏僻的街道也像这样就好了。&ot;

和许多俄罗斯人一样,阿廖沙向老同学的改革表示敬意的同时,对迅速实现私有化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感到不安。新俄罗斯人的消费在膨胀,而政府对社会公益项目、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的投入越来越少。大学教授光靠工资维持生计已经不可能,阿廖沙和瓦季姆都要依靠第二职业养家糊口。

下一个目的地是高尔基汽车厂。我们来到城外15公里处的一座卫星城,那里有众多厂房和一幢幢毫无规划的、色彩单调的混凝土建筑物。公路的一侧坐落着一幢大楼,看似某公司的总部,其图标是红色背景下巨大的字母gaz,字母上方一头驯鹿在奔跑。公路另外一侧的路标上写着&ot;汽车厂&ot;3个大字。这就是亚沙和玛亚曾经工作过的高尔基汽车厂。

我们离开大路,向工厂驶去时,阿廖沙解释说,这些年来,高尔基汽车厂已经发展成俄罗斯的底特律,拥有25万员工。汽车厂现在是这一地区的名字,有自己的地铁站。我立刻意识到,要想找到奥尼库尔姐弟工作过的地方大概不可能了。但瓦季姆停下车,问我想不想进去逛一逛。

&ot;我们可以打听一下医院在哪里。&ot;想起玛亚曾在汽车厂的医院当过牙科医生,我禁不住试探说。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进入医院区的道路。看过几处貌似现代而非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物以后,我对人讲述了我的故事。一位医生把院子对面一幢赭色旧楼指给我们看。墙上的标牌上写着&ot;市立医院,汽车厂区37号&ot;。我猜想,这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尽管黄昏很快来临,当天的门诊也已经结束,一位护士和几名清洁工还是允许我们在用氨水擦洗过的走廊里转悠了一会儿。和其他许多建筑物不同,这幢楼房使人感到,它属于20世纪30年代。我想象着,玛亚身穿白大褂,在房门关闭的某个诊室里给病人看病,或者在台灯旁边填写病历。台灯,就是我在照片上看到的那盏。

第29节:泪洒高尔基市(8)

我们正打算走回汽车,一位衣着考究、神态威严的中年妇女走出楼门。她回转身,问我们是否在寻找什么特别的东西。

&ot;是的,&ot;我说,&ot;1936年的汽车厂牙科诊所。&ot;

她微微一笑,说:&ot;就在这幢楼里。&ot;啊,终于找到了!这就是玛亚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感到一丝欣慰,没有让阿廖沙跟着我白跑。

离开汽车厂区之前,瓦季姆又驱车前往基洛夫大街,寻访安全局信中提到的第二个地址--23号楼15号。别的亲戚被捕8个月之后,我的曾外祖母切斯娜在这个公寓被捕。

基洛夫大街上,宏伟的公寓大楼鳞次栉比,其建筑风格显然是斯大林主义的--新古典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可是,23号大楼已经无影无踪了。我想起在奥克佳勃尔斯卡娅大街上那位老人的话--时代变了。也许,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里一幢幢大楼的门牌号码早已被重新编排过了。我突然感到疑惑,其他人被捕之后,切斯娜为什么跑到离奥克佳勃尔斯卡娅大街这么远的地方居住?而亚沙和玛亚又是怎样在位于城市两端的汽车厂和家之间乘公共汽车上下班的呢?

在高尔基市游览了一天之后,我回到奥尔加&iddot;阿列克谢耶芙娜家。虽然疲倦,但心里感到几分高兴。这座城市毕竟还有我的亲人们在比较幸福的年月居住和生活过的几个地方。面对他们的不幸,把这种意象保留在心里也是一种慰藉。

第二天早晨,我们动身去位于斯图登切斯卡娅大街上的档案馆。对于将会看到什么,或者将经受怎样一个官僚主义推诿过程,我一无所知。但我肯定,会有一个过程。我随身带着作为身份证明的护照、奥尼库尔一家人平反证书的复印件、尼日尼安全局的信函以及我给涅姆索夫市长办公室发的传真。阿廖沙坚持在上班途中送我到档案馆,以防不测。事实证明,幸好这么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