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夫细民势不能不畜鸡豚,鸡豚势不能识界禁,一旦越出路下,人或从而
追之,塘兵远了,即加以越界之罪。况道路不无歧口旁径之分,行旅之人未
谙路径,跬步失足,防兵群系累之,以越界论,致于有司,即或得辨释放,
而行橐衣资巳罄掠矣。&rdo;福建沿边居民当时处于怎样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
冰的境地,也就可以想见了。
再看广东省的情况,&ldo;东起大虎门,西迄防城,地方三千余里,以为大
界。民有阑出咫尺者执而诛戮。而民之以误出墙外死者又不知几何万矣。自
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rdo;1。&ldo;向所谓界者,掘地为沟,广不盈丈,
插竹引绳以表之,或遇山则绕山址为沟,曰此界外山也。亦有去城不里许为
界者。民间畏同陷阱,侧足不前。而愚懵无知,往往误入其中。是时所司尚
有以出界坐辟爰书请者,皆贫嫠村竖往拾蚌蛤之属,为吏所掩获者&rdo;2。
各省所设立的界限也不一致。浙江&ldo;当迁遣时,即将拆毁民房木料,照
界造作木城,高三丈余,至海口要路复加一层二层,缜密如城隍。防兵于木
城内或三里,或五里搭盖茅厂看守&rdo;3。福建和广东的情况差不多,开初以插
旗、木栅、篱笆为界。后来就越来越严格,或是&ldo;浚以深沟&rdo;,或是&ldo;筑土
墙为界&rdo;4;再后来干脆征发民夫大兴土木,把土墙改筑为界墙,并且沿界建
立寨、墩,派设官兵扼守。
(康熙七年)正月奉文,着南北洋百姓砌筑界墙,从江口至枫亭。墙阔四尺,高六
尺,每户计筑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楼一座,遇海另筑界堤。1
关于沿边设兵戍守的堡塞,福建称之为寨、墩,广东称之为台、墩。大
致情况是:&ldo;界畛既截,虑出入者之无禁也,于是就沿边扼塞建寨四,墩十
数,置兵守之。城外乡民按户征银,照丁往役。一寨之成,费至三四千
金,一墩半之。拷掠鞭捶,死于奔命者不知凡几矣。&rdo;&ldo;寨周阔百六十丈,
墩周阔十丈不等&rdo;2。&ldo;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墩置五兵,台置六兵,禁民外
出&rdo;3。
看了上面列举的事实,不难明白清廷所谓迁海是为了&ldo;保全民生&rdo;究竟
4陈鸿、陈邦贤《清初莆变小乘》。
5陈鸿、陈邦贤《熙朝莆靖小纪》。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