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澄公虚衔,充任泉州总兵。
者啖父故智也。父既误于前,儿岂复再误于后乎?儿在本朝,亦既赐姓矣,称藩矣,人臣
之位已极,岂复有加者乎?况儿功名之念素淡,若复作冯妇,更非本心。此可为智者道耳。
不然,悬乌有之空名,蒙已然之实祸,而人心思奋,江南亦难久安也。专禀。1
郑成功给父亲的信实际上是对清廷的答复。信中反复表示他不相信清廷
的诚意,因为有郑芝龙前车之鉴。但是,他又不愿把和谈的大门关死,暗示
清朝若能将1646年勾引郑芝龙时许下的三省(浙江、福建、广东)交给自己
管辖,还是可以谈判的。然而,1653年的形势已不同于1646年,福建、浙
江两省除某些濒海地区外都已在清朝管辖之下,广东是平南、靖南两藩的驻
地,郑成功自己也知道开出这样的价码,无论是清廷还是闽、浙、粤地方当
局都无法接受。所以,他对负有清廷联络使命的郑氏家族私人李德谈话的口
气要和缓得多,诉说&ldo;兵多地少,难于安插;倘若裁减兵戈,一旦出征,何
以制胜?&rdo;2要求再给&ldo;三府屯兵,并辖三省沿海地方&rdo;;还提出清廷既封自
己为海澄公,&ldo;公为五等上爵,充总兵官,尚在提督之下&rdo;;另外指责清廷
一面招抚,一面派固山额真金砺统兵入闽,似为骗局。最后表示清廷应该&ldo;用
人莫疑,疑人莫用&rdo;,只要将&ldo;海上之事&rdo;&ldo;全权托付&rdo;,那么&ldo;父亲致力
于内,儿尽力于外,付托得人,地方安静&rdo;3。
清廷研究了李德带回的信息,判断郑成功有归降之意,决定作出让步,
引诱郑成功入彀。于是,给郑成功颁发敕谕说:一,&ldo;朕念尔兵卒众多,一
府难以安插,钱粮委难支给,仍益以漳州、潮州、惠州并泉州四府驻扎,即
将四府水陆寨游营兵饷拨给尔部下官兵,不足不另补。正课钱粮仍行解部。
管民文官俱听部选,尔原辖武官听尔遴选委用,仍将姓名职衔具题造册送部。
开洋船只,尔得稽察,收纳税课,送布政司解部&rdo;。二,为解决爵、职不相
应,特命郑成功&ldo;挂靖海将军印&rdo;。三,解释派金砺统兵入闽在前,命刘清
泰招抚在后,并非骗局;而且告知成功在李德到京反映情况后,清廷当即下
令撤回金砺之军1。事实上,清廷统治者急于招降郑成功,以便集中力量对付
孙可望、李定国等西南抗清势力,表现出相当热心,在郑成功尚未正式受抚
以前,就下诏金砺撤兵,&ldo;原以示信&rdo;。金砺奉旨后六月从泉州起程,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