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的双眼无法睁开,便拉住那被唤作&ldo;丘二&rdo;的,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三块银元,塞在他手里。
丘二推开他的手:&ldo;你要咋个嘛?&rdo;
&ldo;把我送到城外江岸上好不好?我只有这三块银元。&rdo;
丘二背起刘伯承就走,奔到丰都郊外说:&ldo;没来头,打北洋军是好人,哪个不晓得嘛!我啷个能要你的银元!&rdo;
又走出五里多地,忽然有了枪声。丘二赶紧把刘伯承放在地上,蹲了下来。
一会儿,来了一群人,说:&ldo;这不是护国军的刘队长吗?你要把他送到哪里?&rdo;又说:&ldo;你转去吧。你这样背起,闯到北洋军,不
这伙人用一个很大的施子包裹住刘伯承,竹竿一抬,跑了起来。几个小时后,他们把刘伯承往地上一放,走了。刘伯承听听四周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正不知凶吉,有人把包裹解开,喊道:&ldo;刘队长!谁把你送到这里来了?&rdo;
刘伯承一听,是他的士兵。原来这里是部队的集合点。送他的人是谁,他始终不知道。
刘伯承隐藏在一个农民家养伤。由于农村缺医少药,伤势日益恶化。他在群众和部队的护送下秘密潜人重庆,住在一家外国人办的医院里,由一位德国的阿大夫负责诊治。
阿大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军医,刘伯承的伤势令他摇头叹气。经过深思熟虑,他慎重地作出了全身麻醉的手术方案。刘伯承担心麻醉对大脑神经功能有损,坚决拒绝麻醉。阿大夫执刀几十年,从未有伤员提过此种要求。他望着这位24岁的中国青年,从心底受到感动。
手术进行了三个多小时,阿大夫一点一点地清除眼眶内的碎弹片、腐肉……虽然手术对他是轻车熟路,但不施麻醉的手术这是头一遭。生割活刮,无疑是对肉体极大的残忍。
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一双手死死地攥着手术台沿,咬紧牙关,汗水自额头、鼻梁以及全身的每个毛孔涌出,透过身上的衣服,把铺在手术台上的毯子全浸湿了。
手术终于结束了。阿大夫顾不得摘下橡皮手套,关切地问:&ldo;年轻人,疼得厉害吧?&rdo;
刘伯承惨白的脸上掠过笑意,虚弱地说:&ldo;割了74刀。&rdo;
阿大夫惊诧道:&ldo;你怎么知道?&rdo;
&ldo;你每割一刀,我就暗记一数……&rdo;
阿大夫有生以来没见过如此坚毅的人。他事后对人说:&ldo;我给一位中国军人做过手术,他叫刘伯承。我坚信不是军人,是军神。&rdo;
刘伯承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过,一想到背他出城的丘二,送他到集合地点而不留姓名的群众,以及尔后千方百计、辗转掩护他回重庆治眼的士兵,就好像拥有了一支比他攻打丰都城的第4支队更加勇敢的队伍。
此后,刘伯承在南昌起义、留学苏联、土地革命战争、万里长征、抗日战争直至解放战争期间,就仅仅依靠那唯存的左眼阅读兵书、书写电文、下达战表、审核战报、翻译军事论著……。他办事慎密,不容半点疏怠,乃至一纸宣传传单都要经他那一只眼睛审阅,而且他还要细心修改字句,用震颤的手写很大的字。当然,用眼最多的还是看地图。苦难的中国战事绵繁,此消彼起,战火不断。他那唯一的左眼每天要在多灾多难的中国版图上巡视上百、上千遍,惜助一柄日本放大镜一寸一寸地在那细密的军用地图上求索……
有人走进指挥室,舀了白开水送过来。
刘伯承不理。
&ldo;喝嘛。眼睛不好,天气又热。&rdo;
刘伯承扭过头。是邓小平。他笑了,接过水一饮而尽,又舀了一缸子递过去。
&ldo;热得很,你也喝。我正准备让人找你回来。&rdo;
邓小平搬了把椅子放在地图前:&ldo;你说。&rdo;
&ldo;蒋介石亲自督战,顾祝同又调来王敬久一线指挥。你看,敌人分东西两路北进,意图是:以西路坚守郓城、荷泽、定陶,吸我屯兵城下,再以东集团军柑击我之侧背;东西夹击,钳形攻势,以迫我沿黄河南岸背水作战。&rdo;
&ldo;我们不是韩信!&rdo;邓小平的目光盯着地图上的蓝色箭头,&ldo;嚓&rdo;地点上一支烟。
刘伯承:&ldo;很明显,这是一个破足钳,东强西弱。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按原计划先吃掉西路军,破其全局,吸其东路军北上,在其北上的过程中再实施分割包围,各个歼灭!&rdo;
邓小平:&ldo;静观了几天,敌人基本上按照我们的预想行动了。可以让1纵仍攻郓城,2纵、6纵迅速从东西两路敌人的中间插下去,前进百里,直取曹县、定陶。&rdo;
刘伯承:&ldo;对。同时令3纵进到定陶以东的冉固集、汉上集地区待机,在1、2、6纵把西路之敌吃掉后,大踏步前进,四个纵队合力割歼东路敌军。&ldo;
刘邓又在&ldo;造势&rdo;,准备调动王敬久了。
邓小平从坐椅上站起,把空水缸子往桌上一掷:&ldo;战役第一步是先打弱敌,破其全局部署!&rdo;
刘伯承凝神片刻,道:&ldo;这个战法叫作攻其一点(郓城),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定陶),各个击破。&rdo;
孙武曰‐‐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