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夏商社会生活史全文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1见《文物》1979年7期,封底。

2吴存诰:《中国婚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221页。

3四川江安出土汉画像石,有伏羲女蜗交尾图,伏羲一手托日,一手执便面(见《文物天地》1988年3期,封三&iddot;图十一)。据《汉书&iddot;张敞传》颜师古注云:&ldo;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rdo;手执便面,与高山族传说中妹妹脸上画满黑色花纹,寓意相同。

4《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皇王世纪》。

5《路史&iddot;后纪二》注引《风俗通》。

1《中国婚俗》,246~249页。

1参见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103~106、227~233页。

1林蔚文:《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的产物‐‐&ldo;不落夫家&rdo;等习俗剖析》,《史前研究》1984年2期。

2《中国婚俗》,94~95页。

3《中国婚俗》,207页。

第二节夏代婚姻

一鲧禹时多态多婆的婚制婚俗

夏代去原始社会未远,承氏族时期遗风,婚姻犹存过渡阶段多态多姿色彩,却又呈现出阶级社会的鲜明印记。

早在夏代国家产生前夕,氏族组织的固有机制,已经因氏族内部出现的等级差异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日益松懈瓦解。在婚制方面,也备受社会形态变化带来的频频冲击。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座落在文献所称&ldo;夏墟&rdo;地域范围内,这里先后发现龙山文化晚期墓葬700余座,全是一色的土坑竖穴墓,没有多人合葬墓,也未见尸骨被随意抛置在灰坑或灰层中瘗埋现象,绝大部分墓,头向东南,明显具有氏族公共墓地的性质。根据墓葬的分布排列,又可细分出若干不同大家族茔域。唯透过墓葬表象,却可以发现,氏族内部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消费经济原则已不复存在。尽管氏族成员同葬之一地,却约有87%的狭小墓穴几乎没有什么随葬品,与此不同的是墓地内另又有约13%的大中型土坑竖穴墓,有的随葬品竟达上百件之多,可见社会分配的不公,大量财富已被聚敛到这少数大家族贵族之手。这批人在生前不仅社会地位居高不下,而且享有多妻的特权。一些大型墓的两侧往往分布着同时期的中型墓,如3002、3016、2001的左右两侧都各有两座中型墓,死者是女性,佩戴精工镶嵌的头饰、臂饰,随葬彩绘陶瓶等物。

2001两则的中型墓,死者分别是25岁和35~40岁的女性。从墓位上判断,她们应是大墓墓主的妻、妾,一夫多妻而异穴并葬1。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527墓,还发现一夫二女同穴合葬现象2。

据有关资料考察,古代女子的始婚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如陕西临潼姜寨仰韶遗址的第三墓区,发现一座l58的母子一次性合葬墓,母亲的年龄为20岁左右,孩童年龄6~7岁,可推算出母亲的育龄才不过14岁上下。同墓区l81母子合葬墓,为一位30岁女性和一个13~15岁的孩童,母亲育龄也是15岁左右3。《礼记&iddot;内则》云:&ldo;女子十有五年而笄&rdo;。《墨子&iddot;节用上》云:&ldo;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rdo;《韩非子&iddot;外储说右下》云:&ldo;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rdo;以此来看陶寺2001墓主与两位异穴并葬妻妾的关系,似乎分别有过10年、20年左右的婚后生活。当初这位氏族贵族男子娶其后一位豆蔻年华的青年女子时,前一位妻子也才25~30岁,刚刚筫作壮年。两位女子共从一夫,家庭地位平等,死后都有较丰厚的随葬品,看不出有什么喜新厌旧的婚姻离异事态发生过。尽管她们从属于丈夫,但社会地位是明显高于氏族内其他一般成员的。当时流行于贵族阶层的一夫多妻现象,不纯粹出于男性的发泄性欲之需,倒是表示了氏族权贵身分地位的约定俗成,或者是出于团结部落共同体内其他氏族,娶其族中权贵女子以维系之。

但是在夏建国前后,母系制残余势力仍与父权制频频纠缠,东下冯遗址既有母子合葬墓(510),又有父子合葬墓(528),即是明显反映。两者的争斗关系有时表现得十分尖锐。传说夏禹的父亲&ldo;鲧复生禹&rdo;(《山海经&iddot;海内经》),《天问》疑而问之:&ldo;伯鲧腹禹,夫何以变化?&rdo;1鲧是男子,何能生子,故有人疑鲧是禹母,不是男性。然《吴越春秋&iddot;越王无余外传》有云:&ldo;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rdo;;《世本》云:&ldo;鲧娶有辛氏女,谓之女志&rdo;;《帝王世纪》云:&ldo;鲧妻脩己,见流星贯昂,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苡而生禹。&rdo;鲧是有妻之夫,传说中讲得明明白白,若是女子生子,《天问》就不会发问了。事实上,《天问》所问,乃是文明人无法理解的历史事象。&ldo;伯鲧腹禹&rdo;的腹,当如《诗&iddot;谷风&iddot;蓼莪》&ldo;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rdo;,郑笺:&ldo;腹,怀抱也&rdo;,孔疏:&ldo;置之于腹,故为怀抱。&rdo;&ldo;何以变化&rdo;的化,亦指乳养之事,《尧典》&ldo;鸟兽孳尾&rdo;,注云:&ldo;乳化曰孳,交接曰尾。&rdo;腹、化皆指婴儿生下以后的事。言鲧是男子,怎么装成个怀抱乳子的产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