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黄陂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江汉考古》1986年4期。
1《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10期,又李学勤:《新干大洋洲大墓的奇迹》,《文物天地》1991年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4期。又刘忠伏:《偃师县商城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年,244~246页。
3参见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又裴明相:《郑州商代王城的布局及其文化内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城外夯土墙基的调查与试掘》,《中原文物》1991年1期。
1《尚书正义&iddot;盘庚》孔颖达疏引汉王肃说。
2《尚书&iddot;盘庚》。
3《战国策&iddot;魏策》。
4申斌:《宏观物理测量技术在殷商考古工作中应用初探》,《殷都学刊》1985年2期。
1郑振香:《殷墟发掘六十年概述》,《考古》1988年10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102、95、114页。
3《殷墟出土的陶水管和石磬》,《考古》1976年1期。
4《尚书&iddot;盘庚》。
5《尚书&iddot;立政》。
6参见李学勤:《释&ldo;郊&rdo;》,《文史》第三十六辑,1992年。
7分见《合集》29375、《英国》2525、《合集》6057。
1分见《合集》9767、7884、24、32277。
2《合集》33208。
3参见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321页。
4《屯南》4033。
5分见《合集》28351、《屯南》2320。
6分见《遗》758、《屯南》2320。
7分见《合集》5597、7343。
第二节居宅和邑聚
人类在适应、控制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最富有创造性意义的一项成果,是居宅的发明。人们通过建造居宅,把自身很大一部分社会生活与大自然隔离开来,有效地提高了对付自然界风雨炎寒气候变化和野兽蛇虫侵害的能力。居宅的蔽荫功能,既保障了人身的生存安全,也为消费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说丈》云:&ldo;宅,人所托凥(居)也&rdo;;《玉篇》云:&ldo;人之居舍曰宅&rdo;。人们的饮食宿息、婚姻家庭、生儿育女、交往言谈、崇尚追求,以至有些生产活动等等,很多是在居宅这一生活场所中展开的,居宅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一史前的居宅
人类初始,不懂得建造居宅住屋,或利用岩荫和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如史前人住过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河南安阳小南海北楼顶山洞穴、江西万年仙人洞穴、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等等,地理分布南北皆见,是比较普遍的事象。也有过在树木之上栖息的,文献每有描述,如《庄子&iddot;盗跖》云:&ldo;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rdo;;《韩非子&iddot;五蠹》有类似之说:&ldo;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号曰有巢氏&rdo;。大概最初只是直接缘树叉栖迟,后来才发展为&ldo;构木为巢&rdo;,利用树枝搭出了简单的树屋。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创造居住条件的工具之不断改进,地穴式、半地穴式、窑洞式、地面式、土台式、干兰式等建筑形式不一的居宅相继出现了,其造型变化也导入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迂回曲折的渐进过程。
居住条件的变革这一事象,古人早已指出。《礼记&iddot;礼运》说:&ldo;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rdo;《墨子&iddot;节用中》说:&ldo;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rdo;《淮南子&iddot;主术训》说:&ldo;民有掘穴、狭庐所以托身者。&rdo;《汜论训》说,&ldo;古者民泽处复穴,……圣人乃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rdo;《易&iddot;系辞下》说:&ldo;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rdo;《淮南子&iddot;修务训》说:&ldo;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rdo;《吕氏春秋&iddot;召类》说:&ldo;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等。&rdo;《岭外代答》说:&ldo;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rdo;这里不仅对史前居宅从地下上升到地上、从巢居到发明架空于地面的干兰式建筑诸发展进程作有总体勾勒,而且也揭示了史前居宅多洋性的事实,但同时又证明,筑土构木、上栋下宇等特色始终是我国建筑造型的主流。
史前居宅形式多样性的形态,是与自然环境的差异紧密相关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地貌,具有土层单一、胶结紧密、粒度较细和垂直节理极为发育的结构,经流水侵蚀及其它地貌营力作用,造成了以塬、梁、峁为代表的沟深坡陡、沟壑纵横的景观1。这里的原始居民通常在沟壁横向打洞,筑成窑洞式穴居住宅。如甘肃宁具阳坬遗址2和宁夏海原菜园村遗址3,均发现了4000年前的这类居宅。甘肃镇原常山遗址还发现一种由门道、门洞、住室、顶盖四部分构成的地穴式住宅,门道和门洞是在黄土中挖成,住室呈袋状,打破地表,口小底大,再立柱敷设草泥顶,外观似一扁圆形土丘4。乃属于窑洞式穴居住宅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