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者成分是门阀贵族,后期的作者身分是士人,我们对此有不同看法,详见本节。
人们再也唱不出高昂的充满理想光辉的歌声了。高适、玉维在安史之乱以后
很少作诗,岑参亦豪气销尽,再也写不出雄奇恣肆、酣畅淋漓的七言歌行了。
甚至连李白也由“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转而“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
兵”(《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九,《李太白全集》卷一)。这一切都说明,
时代已向诗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想必须让位给现实,诗神也必须从云蒸
霞蔚的空中降临到疮痍满目的大地上来了!
上述两点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诗歌主题要从描写理想境界转
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手法要从幻想、虚构和夸饰转向严格的写实,写作方
式要从随意挥洒转向刻苦锻炼,艺术风格要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一句
活,诗歌必须从盛唐转向中唐,并进而转向晚唐与宋诗了。
在短短的二十来年中要使诗歌实现如此大幅度的转变,需要有一位既属
于盛唐又属于中唐、既能对前一个时代的诗歌作集大成式的总结,又能为后
一个时代的诗歌开辟道路的诗人。杜甫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应运而生的历史
性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之所以能成为“诗圣”,又是受到了那个诗
歌史上的特殊时代的玉成。
六、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学力
在上面几节中我们分别从家庭传统和时代背景两个角度讨论了杜甫成为
“诗圣”的外部条件,这些条件是重要的、必须的,但并不是充分的。也就
是说,杜甫之成为“诗圣”,还必须具备先天禀赋和后天学力等内在条件。
否则的话,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诗人受到时代的“玉成”,那些
人中肯定不乏具有诗礼传家的家庭背景者,然而却只有杜甫一个人赢得了“诗
圣”的桂冠。
伟大的人格是造就伟大诗人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所说的“伟大的人
格”,不仅包涵正直、善良的品性,而且必须包涵阔大的胸襟和弘毅的精神。
诗人薛雪说得好:“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具得胸襟,人品必高。
人品既高,其一謦一咳、一挥一洒,必有过人处。”(《一瓢诗话》)对于
身处乱离之世的诗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否则的话,即使是一个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