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吟》等篇,亦自此出,而语稍平易,不及杜之沈警独绝矣。”(《杜诗镜
铨》卷五)“三吏”、“三别”虽然写法各异,但它们都是继承、发扬了汉
魏乐府优秀传统的杰出诗篇。“三吏”、“三别”极其深刻、极其生动、极
其典型地刻划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思想意义和艺术造诣
两方面均达到了古代乐府诗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杜甫本人的创作过程中,“三
吏”、“三别”也是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里程碑。从《兵车行》、《丽人行》
到“三吏”、“三别”,诗人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从而攀上了唐代现实主
义诗歌的顶峰。
王嗣奭评“三吏”、“三别”曰:“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
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载之泪。”(《杜臆》
卷三)1只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又亲眼看到了那样的乱离现象,才能
写出这组催人泪下的诗来。诗人晚年漂泊夔巫时回忆说:“曾为椽吏趋三辅,
忆在潼关诗兴多。”(《峡中览物》)可见杜甫自己对这些诗十分珍视。而
对于文学史来说,杜甫在安史乱起后三年间的“诗兴”和诗作都是永远值得
珍视的。
1王嗣奭此论不包括《潼关吏》,可能是由于他认为《潼关吏》非作于此时。在《杜臆》中,《新安吏》
等五首皆列于卷三,独《潼关吏》一首列于卷二。
四、蜀道悲歌: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乾元二年(759)七月,社甫抛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微职,携家前往秦州
(今甘肃天水)。诗人弃官西去的原因是什么,《旧唐书》本传说是“关畿
乱离,谷食踊贵”,这当然是事实。但是也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仕甫对
于朝廷政治越来越失望了。诗人就是怀着“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
州杂诗二十首》之二十)的满腹牢骚,永远离开了疮痍满目的关辅地区,也
永远离开了漩涡险恶的政治中心。
杜甫带着一家人翻越了高峻的陇山,在秋风萧瑟时来到秦州。他本以为
在秦州可以得到一处避难之所,因为那一年秦州秋收较好,而且他的侄儿杜
佐和他在陷贼长安时结识的和尚赞上人都在秦州居住,有希望得到他们的接
济。可是当他到达秦州后,发现那里也并不太平,日益强大的吐著正威胁着
这座边城,黄昏时满城是鼓角之声,还常常有报警的烽火自远方传来。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