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为当时各方的议论,自中央到地方,均不若以往对于越事的激昂,疆吏中以两江总督刘坤一(一八三〇至一九〇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地位最为重要。刘较持重,张素称敢言,亦未多所主张。京官中倡主战论者,虽仍有其人,已不及十年前之盛。七月中旬,折奏渐多,或请李鸿章一意决战,或言中国练海军已近十年,日本亦不过十年,应切责北洋抵御,否则军法从事。另请速购兵船,会同南洋各船,游弋于日本近海,以分其谋韩之力,再调重兵直趋汉城。或言朝鲜得失为大局所关,若示以必战之势,转可为弭衅之端。今徒恃外国调处,初则专赖俄使,俄使不成,复望英使,英使不成,又将谁易?请饬李厚集兵力,迅赴事机,&ot;壮我之气,而后可以讲和,充我之力,乃亦无妨言战&ot;。中枢大臣对光绪具有影响力的首为翁同龢,次为李鸿藻,翁深不以李鸿章的措置为然,李鸿藻素主对外强硬,二十七岁的光绪,意气方盛,慈禧亦愤日本煎逼太甚,曾有不准示弱的表示。
李鸿章之所以趑趄不前,是自知实力不足。是年五月,他于校阅海军后,谓操演成熟,技术精密,炮台坚固,布置严整,只是官样文章。一个多月之前,他尚请添换各舰新式快炮,添购新式快船。海军衙门允先换&ot;镇远&ot;、&ot;定远&ot;两舰快炮,时间已来不及,余俱未准。校阅期间,他曾查看烟台英、法、俄舰,见其规制精坚,所以他又说,西洋船式日新月异,纵横海上,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岁添巨舰,中国近六年来,未添一船,恐后难为继,意谓中国海军不如日本。陆军主力为淮军。驻防天津附近的盛军又为淮军的精锐。约在二十年前(一八七五),已有人说淮军&ot;兵勇……逸乐已久,……统领、营官脧削日甚,……每人(兵)月不得一金,士心嗟怨,逃者纷纷,每哨仅十余人,将弁利其虚伍,以为乾没&ot;。近年且常有携械逃亡,甚至哗变之事。李亦承认所部三万淮军,&ot;饷源支绌,哗溃为患&ot;。淮军已接受德国式的训练数年,武备学堂成立已有九年,毕业学生所能影响的,至多为形式的操演。以武器而言,有枪的士兵,仅十之六七,枪的式样,多至十余种。有人说&ot;淮军宿将劲兵,十去六七,今之所用,皆新进未经战阵之人&ot;,自属事实,即令是宿将,一样不能任战,吞饷容或更甚。李虽不认识日本的决心,最少了解自己的弱点,无论为国家,为个人,均想避战。他的高级幕僚周馥建议谓:&ot;日本蓄意已久,北洋力不能抗,必筹足三军军饷,不挑战而与之久持,得和且和,增练新军三万&ot;,否则必败。但和或战,权非全操诸李。此时李为七十二岁老翁,暮气已深,得失心重,以致举棋不定,进退失据。
第二节 中国惨败
一、陆海决战
一八九四年七月初,日本在朝鲜的陆军近一万人,中国驻牙山的兵力不足三千。中旬之后,李鸿章始决定增兵,向平壤集结。另雇英国轮船运兵二千人赴牙山。日本于两个月前李鸿章大阅海军时,已窥悉北洋舰队的弱点。此次增援,事前毫无保密,天津日谍充斥,日本军舰即出动搜索。七月二十四日,中国&ot;济远&ot;、&ot;威远&ot;、&ot;广乙&ot;三舰,掩护英轮所载援兵抵牙山上岸。&ot;济远&ot;舰管带方伯谦,自英舰获悉日舰将至,命&ot;威远&ot;先回。翌日&ot;济远&ot;、&ot;广乙&ot;驶至丰岛,遇日舰&ot;吉野&ot;、&ot;浪速&ot;、&ot;秋津洲&ot;。日舰首先开炮,互轰约一小时,&ot;广乙&ot;焚毁,&ot;济远&ot;力不能敌。运兵英轮&ot;高升&ot;号沉没,死者七百余人,&ot;操江&ot;兵船被俘。此为中日海战序幕。&ot;广乙&ot;无何作战能力,&ot;济远&ot;无异一对三。日本以为陆战必胜,海战殊少把握,所以决定不宣而战,先挫中国海军,以振士气。战胜之后,欣喜可知,但于&ot;高升&ot;之被击沉则大感惊骇。英国舆论一时颇为激动,英使欧格讷则称&ot;高升&ot;既经中国租用,与英国已无关涉,结果赔偿了事。因为日军连捷,英国不愿为此与日本失欢。
丰岛海战前二日,日军已完全占有汉城,劫持朝鲜国王。海战的同日,迫令宣布为自主之邦,请日本代为剿逐华兵。牙山的华兵约四千人,以陷于孤立,移守附近的成欢。七月二十九日,为日军所败,北走平壤。统领叶志超讳败为胜,清廷予以奖赏,以为海战虽败,陆战则胜,尚可自慰。
七月二十七日,北京得知丰岛海战消息,准备宣战,又二日得知成欢之战,召回驻日公使。三十日,总署照会各国公使,责日本悖理违法,首先开衅,实行对日绝交。八月一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日),中日宣战。
八月初,中国陆军约一万四千人抵达平壤。主力为卫汝贵的淮军(盛军)六千,纪律最坏,开拔两日,逃者四百,一入韩境,奸淫抢掠,大失韩人之心;但仍冀其胜利,逐退汉城日军。各将领不相统属,被任为总统的叶志超,乏统驭能力,部署无方,坐守平壤,兵饷不足果腹,武器&ot;药不配弹,子不对枪&ot;。日本以兵力尚未集中,韩事尚待解决,未即前进。八月下旬,日韩成立所谓攻守同盟后,日军遂大举分趋平壤,兵力与中国相当,由第三师团司令野津道贯指挥。九月十四日,即中秋节,开始攻击。次日战斗剧烈,防守东路的总兵马玉昆及防守南路的总兵卫汝贵力拒,防守北路的总兵左宝贵战殁。叶志超仓惶弃城而走,军械粮糈尽失,死伤二千余人。十六日,日军夺得平壤,这是陆上的主力战,规模并不算大。此后朝鲜境内不再有华军踪迹,全部退至鸭绿江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