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近代中国史纲要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日增,日本与亲日派的忌恨日深。朝鲜君臣初尚对中国存敬畏之心,久则渐起不满之意。一八八四年吴长庆及所部半数,以中法关系紧张,奉命调防辽东半岛,留韩三营由总兵吴兆有统率,袁世凯副之,名义为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营务。同年中法战争扩大,中国失利,驻韩日使加紧勾结亲日派金玉均、朴永孝、洪英植,煽惑国王李熙,说是中国行将崩溃,朝鲜欲图改革独立,正为其时。李熙的态度动摇,思称雄自主。驻韩日使与亲日派密谋举行武装政变,袁亦严行戒备。

一八八四年十二月四日,政变发生。日军占据王宫,亲日派夺得政权,亲华派大臣多人遇害。袁世凯立即率军弹压,以美、英、德使领劝暂缓进攻,朝鲜大臣为了国王安全,亦有顾虑。第三天,情势愈为险恶,袁即进王宫,击败日军,中日各伤亡数十人,洪英植被杀,日使出走,使馆焚毁。是为&ot;甲申(一八八四)事变&ot;。

中国恐事态扩大,中枢密谕李鸿章切勿与日生衅。本此原则,李与赴韩查办的吴大澂商定派丁汝昌率两快舰先往,命袁不得妄动。日本军人高唱&ot;膺惩清国&ot;,法、美从中怂恿,日本政府当局则决定利用中、法战争,以谈判方式与朝鲜解决,不追究事变责任,不许中国过问。一八八五年一月,日韩订立京城条约,朝鲜对日谢罪,抚恤伤亡日人,赔偿损失。一如壬午事变,中国在军事上一时占了上风,外交上不敢向日本明白诘问,含糊了事。更大的失策为中日天津条约的订立。

日本对韩策略,自始即为将中、韩分开。京城条约既订,趁中、法战争尚未结束,特遣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在天津会议,要求中国撤兵,惩处营官,补偿日本民命财产。李于伊藤未到之时,已考虑共同撤兵问题,表面上争辩虽烈,实无关宏旨。一八八五年四月十八日,天津条约签字,中、日驻兵一律撤回,两国均不派员教练韩军,由朝鲜选雇其他外国武弁担任。将来朝鲜若有变乱,中、日如须派兵,应先互相知照,事毕撤回。李之所以同意撤兵,一以越境远戍,操纵难尽事宜。二为驻兵本为防日,日兵既撤,中国已无再留兵必要。三以约中有先互相知照的规定,将来日如用兵,可随时为备,不虞其潜师突袭,即他国侵占朝鲜,中、日亦可会商互援。他忽略了中、韩关系与日、韩不同。有了这个条约,无异承认日本的在韩地位,并束缚了中国的行动。他又认为伊藤无意吞并朝鲜,日本的富强尚须十年内外,系中国的远患,非目前之所忧,中、日暂可相安无事;中国如及时自强,朝鲜可保。但是中国致力于自强已二十余年,日本仅十余年,今后十年中国的成就能否超越日本,恐李亦无把握。他于伊藤的雄心,缺乏认识,甚至希望与日本并力以抗第三者对朝鲜的侵略,始终不忘&ot;以夷制夷&ot;,结果反为日本所制。

第七章忧患中的自强运动(下)(一八七四至一八九三)

第一节 洋务的再度推动

一、慈禧继续当政

慈禧严刻寡情,对同治甚少假以词色,动辄呵斥,使其唯命是从。同治颇有小慧,性好嬉戏,母子之间遂生隔阂。一八七二年,同治年十七岁,举行大婚,次年二月亲政,慈禧骤感寂寞。复以不喜她的儿媳皇后,同治夫妇生活受到干涉,郁郁不乐,左右嬖幸乘机媚诱,微服出入市厘,涉足酒肆青楼。一八七三年十一月,同治为逢迎慈禧,博其欢心,宣布重修圆明园。以西北军事需响孔殷,大婚用费已近二千万两,府库支绌,言官奏请从缓,恭亲王、醇亲王、军机大臣等同以为言。同治不许,并以察看园工为名,一再出宫。

一八七四年七月,同治的师傅李鸿藻等相继上疏,或劝读书、勤政,或请节用、爱人,或言焚毁圆明园之人尚在,&ot;安能禁其后之不复为?&ot;凡此皆非同治所愿闻。

时中日交涉正急,恭亲王等联名规谏,列举六事:一曰洋人盘踞都城,患在心腹,日本滋扰台湾,恐生不测,应加倍修省;二曰每日按时召对臣工,务崇俭朴;三曰传闻时与太监等演唱,且数至圆明园观游,言动不可不慎;四曰折奏往往留中不发,将开拒谏之风;五曰内廷用款浩繁,圆明园往事,言之痛心,何忍复至其地?即以工程而论,非一二千万两不办,又何从得此巨款?应即停止;六曰学问必须讲求,每日仍至书房,既可收敛身心,又可通达治理。以上所陈,无异训诫,同治因羞成怒,责恭亲王离间母子,把持政事。恭亲王反覆指论,不为稍让。同治指其朋比胁制,谋为不轨,予以革职贬爵的严重处分,并拟尽黜进谏的王大臣。事为慈禧所闻,第二日(九月十一日)悉行赏还,命停园工,谓恭亲王辅政以来,不无劳勋。最大原因,仍与一八六一年同(见181页),一是恐王大臣寒心,二是对外仍需要恭亲王肆应,特别是目前的日本问题(见208页)。她虽亦不满恭亲王,惟尚无人可以取代。

同治素来孱羸,近年复耽于冶游,染上了恶疾。这幕政治风暴平息不久,同治即病。对外说是天花。慈禧藉口同治不能躬亲裁决折奏,仍须由她与慈安权为披览办理。十二月十八日,二次垂帘。一八七五年一月十二日,同治卒,无后,慈禧以醇亲王之子,同治的从弟,年甫四龄的载湉承继咸丰为子,并为嗣皇帝,年号光绪。表面的理由是&ot;幼者乃可教育&ot;,真正用意则在继续执政,何况醇亲王福晋又是她的胞妹,不惟亲近,亦易控驭。醇亲王惧遭慈禧之忌,自行引退。同治皇后亦知为慈禧不容,今生难见天日,只好自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