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不仅须针对绿营之弊,亦须兼取敌人之长,成为确能战斗的部队。绿营的最大弱点,为营伍习气与调遣成法,太平军之善战在于团结坚固。曾国藩认定&ot;今日将欲灭贼,必先诸将一心,万众一气&ot;,&ot;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贼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亦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应可血战一二次,渐新民之耳目&ot;。他的新军通称湘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员:先求志同道合,质直而有血性、忠义而晓军事的儒生为将。他说&ot;带勇须智深勇沉之士,文经武纬之才&ot;,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也就是有信仰,肯牺牲。然后&ot;尽募新勇,不杂一兵&ot;,以&ot;朴实而少心窍&ot;的乡农为尚,不取浮华之辈,摈斥滑弁游卒及市井无赖。
二、编制:十人或十二人为一队,什长一人;八队为一哨,哨官一人;四哨为一营,统于营官,每营官兵五百人(初为三百六十人),合数营,或数十营置一统领。成军之初,大帅选统领,统领拣营官,营官拣哨宫,哨官拣什长,什长挑勇丁。全军自上而下,非亲族故旧,即同乡同里,&ot;将帅相能,兵将相习&ot;,&ot;弃勇视营哨,营哨视统领,统领视大帅,皆如子弟之视其父兄&ot;。
三、训练:兵勇必须&ot;苦心精练&ot;,阵法技击固要逐日操习,精神纪律同样注意,他所编的&ot;莫逃走&ot;、&ot;要齐心&ot;、&ot;操武艺&ot;歌词,虽为劝告乡民自卫,亦可施之营伍。同时更要爱民,每隔五天集合教导,反覆开说,干言百语,但令勿扰百姓。&ot;练者其名,训者其实。……冀其不扰百姓,以雪兵勇不如贼匪之耻,而稍变武弁漫无纪律之态&ot;,并使其相激相劘,忠义奋发,一德一心,&ot;以畏难苟活为羞,克敌战死为荣&ot;。
四、待遇:饷银不裕,不足以养将弁之廉、作兵勇之气。新军勇丁每人月银四两二钱(后增为四两五钱),较绿营提高一倍有余。饷源最初来自捐输及藩库,其后则以百货厘金为主,1次为盐厘。
如以杨秀清、萧朝贵的《奉天讨胡檄》代表太平军的主义,曾国藩的《讨粤匪檄》,2可说明湘军的立场。太平军是为开创王朝而战,为实现一种理想而战,曾国藩是为卫护道统名教而战,为传统文化而战。勤王之义,虽在名教之内,但他不过分强调,对太平天国种族思想,亦避开不提,此有其难言之隐。
檄文的第一段,痛斥太平军的残暴,以地域观念打动长江流域之人,并煽动身陷太平军者,以分化所谓&ot;新兄弟&ot;(在长江各省新加入者)与&ot;老兄弟&ot;。他说,太平军所过,&ot;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概抢掠磬尽,男女备受荼毒,而粤匪自处于安富尊荣,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如,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ot;。第二段痛斥太平军,破坏伦理秩序,以名教观念打动知识分子。不过他对太平天国的宗教,所知尚欠正确,他说:&ot;中国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ot;,太平军崇外夷之教,上下皆以兄弟姊妹相称。农不能自耕,商不能自贾,田皆天王之田,货皆天王之货,&ot;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又别有所谓耶酥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焉能袖手坐观,不思一为之所?&ot;第三段痛斥太平军毁污庙宇,以神道观念打动一般乡民。他说:&ot;自古生有功德,殁则为神&ot;,虽乱臣贼子,亦敬畏神祗。太平军焚烧学宫庙宇,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亦被污残,&ot;此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ot;。最后申明,他的使命在救民卫道,救被掳船只、人民,纡君父之忧,慰孔、孟人伦之痛,报生灵之仇,雪神祗之憾,希望忠义之士,共同奋起,被胁被陷者,自拔来归。
----------
1厘金系仿照两湖会馆的提厘筹款办法,大概系就所属同乡的商货中抽收百之一。一八五三年七月,江北大营始于扬州附近仿行,以助军需,湖南大约不久亦予采用,倡之者为代曾国藩劝捐最力的郭嵩焘。第二年江苏加以推广,一八五五年,遂及于用兵各省。
2一八五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发。
二、湘军东征
曾国藩的新军,初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再加部分楚勇及新募之众,共约四千人,其后续有增加。一八五三年九月,曾国藩移驻衡师,以避长沙绿营官兵的寻衅滋闹,兼就近剿办南路土寇,并兴治水师,太平军顺江东下及回师西征以来,拥有大小船只近万,飘忽靡常,沿江州邑,不战即得,清军无船,防不胜防,追击不及,束手无策。曾国藩从郭嵩焘之议,开始置办船炮。兵勇来自湖南,工匠来自广西,炮位置自广东,大都为西洋所制。此为日后湘军夺回长江控制权,阻断太平军的水上交通,攻克两岸城池的关键所在,有关于双方胜负极大。
一八五三年十一、十二月间,西征太平军进入湖北,安徽情形亦急,清廷连促曾国藩赴援。曾以战船尚未办齐,湘南土匪尚未肃清,须待水师能自成一队,与陆师并进夹击,否则不能草草一出。一八五四年一至二月,江忠源及湖广总督吴文镕相继败殁,太平军三占汉阳、汉口,围攻武昌,湖南震动。此时湘军水师已成,大小战船三百余只,水勇五千人,合陆师将弁兵勇夫役共一万五千人,炮五百尊,以民船百余号载米煤油盐,于二月二十五日出动。全军每月需饷八万两,由湖南、江西、广东、四川供应。初与太平军角逐于湘北,陆师败于岳州,水师溃于长沙以北的靖港,但另队则大捷于湘潭,不仅士气一振,长沙亦免于夹击。经过整编训练之后,湘军二次出击,七月,肃清湖湘。时武昌已于六月再失,十月为湘军克复,并及汉阳、汉口,这是出乎清廷意料的一大胜利。十一至十二月,再捷于鄂东田家镇、半壁山,水帅直抵九江,太平军船只损失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