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诺贝尔传记 > 第15章(第1页)

第15章(第1页)

响而显得暴躁。难怪人们以为他是个孤僻、讨厌别人的怪物。

诺贝尔四十二三岁时,雇佣了一位女秘书贝露妲女士,她与诺贝尔共事期间,再度唤醒了他心中的和平主义,也间接促使了诺贝尔奖的创立。

后来成为雷多纳夫人的贝露妲女士曾有如下的一段描述:

&ldo;我因为看见报纸人事栏中的启事,才成为诺贝尔先生的秘书。报纸上登载着&lso;老主人&rso;征女秘书…。

&ldo;看了这段广告,我自忖主人一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使我大为惊讶的,诺贝尔先生竟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他个性的怪异!

&ldo;他身材不很高,皮肤略黑,虽没有第一眼就能留给人好印象的英俊外表,但却具有异于常人的气质。表情虽不很开朗大方,但他的蓝色眼睛里充满热忱,给人一种柔和、真诚的感受。声音似乎有点低沉哀伤,言语中常带有讽刺意

味,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不容易相处。第一次见到诺贝尔先生是在巴黎一个旅馆中,因事先我们一直有书信往来,所以见了面彼此心中都有几分熟识,不至于出现太尴尬的场面,我们

也谈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ldo;诺贝尔先生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这从工作中很容易看出。他头脑灵活、聪明、反应迅速,平常也有他幽默的一面。

&ldo;他虽是一位科学家,但也有相当的哲学知识。他喜欢浏览哲学书籍,具有独到的人生观。

&ldo;虽然他有风趣的一面,但经常面露忧郁的神色,使人误以为他不喜欢人群。每当这种时候,他就显得更孤独、寂寞,因为没有人会自动找他谈天。

&ldo;诺贝尔先生究竟有多深厚的教养与内涵,不可得知。但他好像无事不通。他是瑞典人,可是俄语也能说得像祖国语言一般正确流利,写作也很顺畅,其他如英语、德语、法语也都能说写自如,用句自然而生动。

&ldo;诺贝尔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至于他的发明才能,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尽述的 。&rdo;

诺贝尔在听到别人对他的批评时,曾自揄地说:&ldo;要说我喜欢哲学更甚于吃饭,那倒是事实 。&rdo;也有人问到他语言方面的才能。&ldo;诺贝尔先生 ,听说你是位语言天才,你一共能说几国语言?&rdo;诺贝尔笑着回答 :&ldo;也许英语我

比较不行,其他还算差强人意。不过,会话的能力很差,至于书写方面因为有打字机代劳,方便不少 。&rdo;&ldo;听说您精通好几国的语言 ?&rdo;他就说 :&ldo;那是因为我不愿意告诉别

人我不会,只要别人能忍受,不论是好坏,我都敢胡说一通 。&rdo;也许这些是诺贝尔的自谦之词,但我们仍可看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

有一位助理曾经说过 :&ldo;很多人都认为诺贝尔先生不喜欢与人相处,其实他是最能替别人着想的人。我本来是诺贝尔先生的秘书,但却无法称职。因为我喜欢化学,经常跑到实验室里看诺贝尔先生的研究过程,无法恪尽职守。但

诺贝尔先生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把我调到实验室来,使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作业。虽然我并不能经常把实验做得完美无缺,但诺贝尔先生从没有埋怨过我的愚蠢,甚至处处指导我、照顾我。他不但不讨厌别人,而且极富人情味,

处处体谅别人 。&rdo;

诺贝尔善体人意,与他的母亲颇多共同之处。他经常慷慨地捐助慈善事业,毫不吝啬。有时穷人们得到资助,而他却反而自身难保。

雷多纳夫人后来提倡世界和平论,积极宣传和平主义时,也曾向诺贝尔先生筹募款项 。诺贝尔说 :&ldo;我认为一个和平主义者期待以宣传来达到和平理想是绝不可能的 !&rdo;他虽笑着表示了这样的观点,但仍大方地捐了不少钱。

诺贝尔不善于交际应酬,但他待人接物的亲切诚恳可由许多事实中得到证明。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巴黎市区的林荫大道上,一辆豪华的马车徐徐驶来,在街头的转角处嘎然而止,走出车门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老绅士,在他瘦小

的躯体上,穿着一件古式的黑色西装,领口打着整齐的蝴蝶结,头上还飘着些许白发。这就是阿佛列&iddot;诺贝尔先生。

阿佛列有时拄着拐杖在人行道上做短程漫步。一次,他选择晴朗的天气,在晃动的树影下听着稀稀簌簌的风声,在林荫道上缓步慢行。原来在那黑色西装口袋中,有一封少女的来信。这是一位曾接受过诺贝尔帮助的瑞典少女所写的

信。在一个漂零异国,又没有父亲的家庭里,除了那位少女外,全无谋生能力。她必须靠着瘦弱的双手来养活母亲与弟弟,至于同为他乡客的其他同胞,没有人能向他伸出援手。基于同情心与对同胞的爱,诺贝尔除了金钱资助外,并为

她介绍了一份店员工作。

这就是诺贝尔一贯的作风。少女在异地体会到了有如亲情的关爱,自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因而写了一封情辞恳切的道谢信给诺贝尔。这封信竟使诺贝尔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ldo;真是可怜的孩子,缺少温情的照顾,如果我去看她,不知她会多快乐 !&rdo;

这个念头闪过脑际,他立刻上马车来到索里普街。&ldo;如果直接坐马车到店门口,她会猜到我是特意来看她,心中一定会感到不安 。&rdo;

诺贝尔处处为别人着想,他叫马车停在街头,自己踱着方步在林荫大道上行走。来到一个商店门口,他停住脚步,脱下黑色呢帽,向里面打了个招呼。

从店里,一位如小鸟般轻盈、喜悦的少女飞奔而出。诺贝尔的突然出现,使她兴奋得不知道如何是好。等她定了定神,便开始与这位仁慈的长者亲切地交谈。难得听到乡音的诺贝尔也感到格外高兴 ,&ldo;看到你活泼健康,工作愉快

,我也就放心了。但还是要多保重,以后我若再路过此地,一定会进来看你的 。&rdo;阿佛列再拄起拐杖,慢慢走向街头,坐上马车,渐渐地消失于远方。

第二天,诺贝尔收到一封信。

&ldo;我以为没有机会再见到您,就是您答应要来看我,我也不敢奢望成为事实。但您真的来了,使我高兴得忘了心中想说的许多话。我真希望能为您做点事情,只要您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乐意效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世界上

,除了母亲和小弟马克之外,您就是我唯一的亲人了 !&rdo;

彼此纯挚的关爱,使出生于瑞典的老发明家与贫穷少女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忘年之交。从此,阿佛列经常出现在少女的店里。

诸如此类的救助,阿佛列从不吝惜。也因为此,在他桌上堆积起了一叠叠的感谢函。这些信在诺贝尔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温馨,也驱走了不少孤寂的岁月。

诺贝尔慷慨、富有之名很快地传遍了各个角落,因此要求他从金钱上资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感到厌烦,总是尽力来帮助他们。后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时间一久,使诺贝尔深感为难,有点无所适从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