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iddot;王大令集题词》。
1《世说新语&iddot;赏誉》。谢车骑即谢玄。太傅即谢安,谢玄为谢安的侄儿。
四、思想风貌
《晋书》说王献之&ot;风流为一时之冠&ot;。王献之曾对谢安说:&ot;公故潇洒&ot;,谢安回答道:&ot;身不潇洒。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调畅。&ot;2在东晋,名士们都是潇洒的,否则是称下上名士,在上层社会更是无立足之地。
&ot;风流&ot;、&ot;潇洒&ot;是一种思想风貌和精神品格。追求自我价值和自我表现,这在王献之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他蔑视礼教,率性而行,无拘无束。王献之从会稽经过吴郡,听说那里有个名叫顾辟疆的1,有个私人名园(兼住宅),他们素不相识,但王献之也不招呼一声,便长驱直入。当时虽然没有像今天一样立法,有私闯民宅罪,然而总是不合情理的。王献之游览结束时,指手划脚,大加评论。这时顾辟疆正在园内会见宾友,王献之却旁若无人,不加理睬。顾辟疆以为他所见的陌生人仗势无理,胡作非为,故勃然大怒,气愤地说:&ot;做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ot;2&ot;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ot;可见王献之对此毫不在意,若无其事,在他看来一切礼俗都是不必要的。王献之清高整峻,不交非类。有一次他到谢安家中,当时才华出众的习凿齿正巧也在坐3,按照当时的礼貌应当与习凿齿并榻,王献之徒倚不坐,公引之与习对榻。其原因是习凿齿出身寒士,又有足疾,故不与习井榻。事后胡儿4曰:&ot;子敬实自清立,但为人尔,多矜咳,殊足损其自然。&ot;1后来刘谦之在《晋纪》中云:&ot;王献之性甚整峻,不交非类。&ot;王献之率真任性,肆意直言。他曾对王孝伯说:&ot;羊叔子自复佳耳,然亦何与人事?故不如台上妓。&ot;2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大臣,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魏末任相国从事中郎,参与司马昭的机密,晋武帝曾与他筹划灭吴。他文武双全,以清德称,人称羊公。临终时&ot;举杜预自代&ot;。他死后&ot;南州人闻公丧,号哭罢市&ot;。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众人见碑落泪,杜预命名此碑为堕泪碑。因祜与户是同音,荆州人唯恐对羊祜不敬,将户称之为门,将户曹改为辞曹。有人认为王献之对羊祜的不满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为羊祜是蔡邕的外孙,即蔡文姬的姨侄,他对王献之的从祖王衍、王戎信口雌黄,不结合实际的空谈,非常反感,尝抑而制之。所以王衍、王戎对羊祜多诋毁,王献之受其影响,故有放诞之言。笔者认为主要是思想观点方面的分歧。清谈也可称空谈,是魏晋风流的主要特征,羊祜反对空谈,说明羊祜的观点与&ot;风流为一时之冠&ot;的王献之观点相左。他们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2《世说新语&iddot;赏誉》。
1《世说新语&iddot;简傲》引《顾氏谱》曰&ot;辟疆,吴郡人,历郡功曹,平北参军。&ot;2伧耳:骂人的话,犹言伧夫,鄙夫,伧俗之人。
3《世说新语&iddot;言语》:&ot;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少以文称,善尺牍,桓温在荆州,辟为从事。历治中、别驾,迁荣阳太守,&ot;4谢朗,小字胡儿,谢安的侄儿。
1《世说新语&iddot;忿狷》。
2《世说新语&iddot;言语》。
时代,但王献之也对羊祜不屑一顾,很轻视。
王献之在人际交往中,从不顾忌礼俗,情面,没有丝毫的虚伪和矫饰,一切唯求其真。太元二年(公元378年)新建造的太极殿落成,谢安想请王献之题榜,但难以直言,因为当时题榜并不像今天是一件很高雅、很荣耀的事,可能晋人将此看成是工匠之役,鄙俗的行为。所以谢安便转弯抹角用拭探的口气说:&ot;魏时陵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韦仲将悬凳书之。比讫,须鬓尽白,裁余气息。还语子弟,宜绝此法。&ot;1王献之已知谢安用意,便严肃地说:&ot;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ot;谢安再不勉强他了。
谢安与王献之父亲是同辈人,私交也很深,他没有因王献之不题榜而发怒、记恨。不过在那种时刻会使任何人感到难堪的。谢安是一位善解人意、会灵活处理尴尬局面的人,他把活题一转,问:&ot;君书何如君家尊?&ot;王献之答道:&ot;故当不同。&ot;谢安曰:&ot;外论不尔。&ot;答道:&ot;人那得知。&ot;孙过庭在《书谱》中道:安尝问敬:&ot;卿书何如右军?&ot;答云:&ot;故当胜。&ot;2安云:&ot;物论殊不尔。&ot;子敬又答:&ot;时人那得知!&ot;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
据《晋书》记载,王献之并没有说:&ot;故当胜&ot;。退一步说王献之就是说了他的书法胜过他父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当时对王献之书法评价很高,&ot;故当胜&ot;也并非徒语,夜郎自大。谢灵运曾经说过:&ot;公(王献之)当胜右军。&ot;李嗣真在《书品后》也曾同意这种说法。这都是学术上的事,问题不在于&ot;故当不同&ot;变成&ot;故当胜&ot;,关键是&ot;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ot;。是《孝经》中的一段话,孙过庭用此来说明王献之大逆不道。这实在是&ot;硬装斧头柄&ot;,牵强捏造,艺术上的高下与孝敬父母有何相干!难怪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愤慨地说:&ot;姿意污蔑,是不可以下辨。&ot;无论在历史上或在现实社会里,儿子胜过父亲比比皆是,而且在宏观整体上看是一个规律,否则就下会有社会的进步。孙过庭将王献之说&ot;故当胜&ot;之类的话与《孝经》的道德伦理标准相联系,指责王献之对父亲的不孝,这是不公正的,理应受到批评与遣责。题榜这一事件说明了两点:&ot;献之于书颇自矜重&ot;,1这是其一,其二是谢安很赏识王献之的书法。
然而,南朝宋泰始年间书法家虞龢在《论书表》中记述了谢安批退王献之佳书的故事。王僧虔也曾说过,谢安&ot;得子敬书有时裂作校纸&ot;。虞、王1《晋书&iddot;王献之传》:&ot;太元中,新起太极殿,安欲使献之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试谓曰:&39;魏时陵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不可下,乃使韦仲将悬凳书之。比讫,须鬓尽白,裁余气息。还语子弟,宜绝此法。&39;献之知揣其旨,正色曰:&39;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簿之不长。&39;安遂不之逼。&ot;2虞龢《论书表》与孙过庭《书谱》有相似文句。
1马宗霍辑:《书林藻鉴&iddot;书林记事》,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版。
两人离东晋时间不长,况者王僧虔的曾祖父王洽是王羲之的堂兄弟,王僧虔与王献之出于一个士族,两人所说是比较可信的。这与《晋书&iddot;王献之传》谢安请王献之题榜不是有矛盾吗?既然谢安看不上王献之的书法,为何又要请他题榜?反过来请王献之题榜为何又要批退王献之佳书,有时还将王献之的作品裂作校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