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宋朝考古发现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如此贱买民田,福贤乡的民众当然不干了,他们情绪很不稳定,&ldo;相率投词相府&rdo;,一大帮人跑到宰相史弥远的府上投诉。乡民们哪里知道,陆知县准备征用的这六千余亩围田,本来就是卖给史弥远的,正是史弥远要在溧阳县建设&ldo;福贤庄&rdo;。史弥远给陆知县的交易价是每亩十贯钱(这个价钱还不算太低),陆知县只以原价的十分之一补偿给业主,真够心黑。但史宰相显然要庇护陆知县,并没有受理民众的投诉,而是将皮球踢回溧阳县,叫陆知县处理好刁民闹访事件,不要给上级添麻烦。

陆子遹不但心黑,而且心狠,便&ldo;会合巡尉(宋代县衙的警察),持兵追捕&rdo;越级上访的福贤乡民,还&ldo;焚其室庐&rdo;,搞暴力拆迁。福贤乡有&ldo;一豪妇&rdo;,大概平日在乡里有些势力、威望,这时站出来说:官府这么欺负我们,跟他们拼了!乡民&ldo;遂群起抵拒&rdo;,抓了数十名衙役,给他们身上淋上火油。这么一来,冲突升级,陆子遹以刁民扣押、杀伤官差为由,将抗争的福贤乡民都抓起来,关进大牢,&ldo;灌以尿粪,逼写献契,而一金不酬&rdo;,把他们的土地强行征收了,一分钱也不给。民众反抗暴力征地的结果,却是连原来一亩一贯钱的贱价也要不到。

以现在的目光看,毫无疑问,陆子遹身为知县,却形同强盗。即便放在宋朝,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法所不容。宋代&ldo;田制不立&rdo;,即国家承认土地彻底私有的现实,放弃了分配地权的国家权力。绍兴年间,曾有一名知州建议朝廷:为避免田地抛荒,如发现有人户无力耕种的荒田,便由官府收回,招人承买。但户部驳斥了这名知州的意见:&ldo;田产既系人户己业,缘非冒占官产,即无条法许行出卖。&rdo;认为贫民的产权不可剥夺,即使他没有耕种的能力。宋朝也制订了非常完备的民事法律,用于保护私有产权、维护产权交易秩序,宋人自己都承认&ldo;官中条令,惟交易一事最为详备&rdo;。法律要求土地交易必须建立在自愿、平等的契约之上,官府强买、贱买民田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民众田产若被官府侵占,也允许控告、越诉(越级上诉),如宋高宗绍兴三年下诏:&ldo;官司占田不还,许越诉。&rdo;

然而,在&ldo;权力未被关进笼子&rdo;的时代,官府枉法妄为、强征民田的事情也不少见。像溧阳知县陆子遹,便恃着有宰相史弥远撑腰,视大宋律法与民众权利为粪土,用暴力将福贤乡六千余亩围田搞到手,给了史弥远建&ldo;福贤庄&rdo;。&ldo;福贤庄&rdo;建成后,许多四明人(史弥远是四明人)都来这里&ldo;贩鬻酤卖,翕然成市&rdo;。如果单纯用经济眼光来看,&ldo;福贤庄&rdo;的项目开发可以说是促进了溧阳县乡村的城市化,拉动了gdp。

陆子遹本人的收益也显而易见,转卖六千余亩围田的收入足以完成建康府下达的摊派任务,为自己的政绩添上了漂亮的一笔。而且这笔钱也有一部分直接落入了陆的个人腰包,陆子遹刚到溧阳当官时,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征地成功后,很快便有钱购置各种银器了,&ldo;如砚匣、火炉、酒具&rdo;等等,而且每样东西&ldo;大小各两副&rdo;,颇有&ldo;俺发财了就买俩手机,一部用来打电话,一部用来发短信&rdo;的风格。

但陆知县的这次暴力征地与强拆,却在溧阳县制造了非常严重的官民对立。当时福贤乡民&ldo;与县道立敌,以桥为界,家家门首列置枪刃&rdo;,官差若犯界,就有可能会被乡人擒下,&ldo;活烹碎脔&rdo;。民众权利被碾碎后所产生的仇恨的火焰,是多么的可怕!

权势有能力让法律蒙尘,但权势终会老去。绍定六年(1233年),权相史弥远病逝了,福贤乡民看到了讨还公道的希望,便有十六户田主&ldo;合词赴诉&rdo;,新任溧阳知县徐进斋判&ldo;福贤庄&rdo;先付给各田主租金,以后再协商归还土地。又过数年,史弥远的侄子史嵩之拜相,替叔父偿还了旧债‐‐将&ldo;福贤庄&rdo;的土地还给了乡民。

陆子遹强征民田一事,南宋俞文豹的《吹剑录外集》记录甚详,不过陆氏后来是不是被惩罚,《吹剑录外集》却没有交待。倒是南宋诗人刘宰曾写了一首《寄陆大夫》,讥讽陆子遹:&ldo;寄语金渊陆大夫,归田相府意何如?加兵杀戮非仁矣,纵火焚烧岂义欤?万口衔冤皆怨汝,千金酬价信欺予。放翁自有闲田地,何不归家理故书?&rdo;放翁若有知,却不知对他这个疼爱的小儿子有何感想呢。

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的宋仁宗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宋朝第四任君主赵祯病逝。当大宋的使臣到达辽国致送讣告时,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忍不住握着使臣之手,号啕大哭:&ldo;四十二年不识兵戈矣。&rdo;一代君主的身后赞誉,不在于一二个友邦给予多么隆重的哀荣,而是连敌国也表达出由衷的尊敬与哀悼。这样的君主,历史上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史载,赵祯逝世的消息传出,不仅大宋&ldo;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rdo;,连&ldo;燕境(即辽国)之人&rdo;也是&ldo;远近皆哭&rdo;。需要指出的是,民间对赵祯的祭奠,完全是自发的,而不是当局所强迫,也不是基于政治压力的作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