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重新发现宋朝观后感300字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我相信,您将会承认宋代确实是一个富有别样魅力的时代。日本与欧美汉学家认为宋代已出现&ldo;近代中国的特点&rdo;,自然有充分的理由。而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出来的是,如果我们同意宋朝的&ldo;近代&rdo;性质,那么我们还应当承认宋朝的&ldo;近代化&rdo;是自发的,是基于中国文明的积累与演进,基于中国历史内在的发展动力而形成的,并不是从外部输入,或者由于西方的&ldo;冲击&rdo;才产生的&ldo;反应&rdo;。一百多年来,受西方启蒙主义影响的历史学者给我们塑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历史观:中国历史是一个&ldo;长期停滞&rdo;的&ldo;超稳定结构&rdo;,中国传统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巨大障碍,所以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唯有不断&ldo;告别传统&rdo;。但结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自信,不相信中国历史内在的前进动力,在启蒙主义话语制造的迷雾中失去方向感。

现在,也许应该是重新发现我们的历史与传统,重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时刻了。

第一辑

本该是『天下大同』的节奏

谁说传统中国是&ldo;低信任社会&rdo;?

中国社科院曾经发布一份《社会心态蓝皮书》,称中国当前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已低于60分的&ldo;及格线&rdo;,人际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二到三成的人表示信任陌生人。现实确是如此触目惊心。

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在他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区分了两种社会,一是低信任社会,即社会信任只能建立在血缘关系上,信任半径到了血缘关系的边界便戛然而止的社会;一是高信任社会,即信任建立的基础超越了血缘,延伸到血缘之外的社会。在低信任社会中,除了血缘组织,个人缺乏有机的联结,血缘之外便如一盘散沙;高信任社会则能够通过无数社群、团体为中介,联结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信任网络。福山还认为,传统中国属于低信任社会,家族组织发达,但其他社群组织匮乏。

最近正在读宋代的一些笔记,这些笔记呈现出来的宋代社会,恰恰跟福山的论断不一样。换言之,福山言之凿凿的定论,其实并不适用于宋人记录的社会生活。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在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商民最重&ldo;人情高谊&rdo;,若见外地人为京都人凌欺,&ldo;众必救护之&rdo;。遇有官府接手处理民事纠纷,众商民也&ldo;横身劝救&rdo;,甚至有人愿出酒食,请官方出面调解,也不怕麻烦。外地商人刚至京城租住,人生地不熟,这时邻居都会过来帮衬,送上汤茶,指引怎么做买卖之类。更有&ldo;提茶瓶之人&rdo;,每日在邻里之间互相送茶,相问动静。凡有红白喜事之家,&ldo;人皆盈门&rdo;,都是前来帮忙的。批发美酒的大酒家,只要那些酒户来打过三两次酒,便敢将价值百贯的银制酒器借与人家,甚至贫下人家来酒店叫酒待客,酒店亦用银器供送,对连夜饮酒者,次日才将银器取回,也不用担心有人侵吞这些珍贵的酒器。

宋人王明清的《摭青杂说》记载,京师白矾楼旁边有间茶肆,&ldo;甚潇洒清洁,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济楚,故卖茶极盛&rdo;,生意很好。更难得的是,这间茶肆特别讲诚信,专门设了一个小棚楼,收放客人在茶肆的遗失之物,&ldo;如伞屐衣服器皿之类甚多,各有标题,曰某年某月某日某色人所遗下者。僧道妇人则曰僧道妇人某,杂色人则曰某人似商贾、似官员、似秀才、似公吏,不知者则曰不知其人&rdo;,客人丢失的金银,几年后仍能在这里找回来。宋神宗朝时,曾有位姓李的士人在茶肆中饮茶,因为粗心大意,将数十两金子遗留在茶肆桌上,忘记带走。等想起来时,已是半夜,李氏认为这笔钱已不可追回,便不再到茶肆问询。几年后,李氏又经过这间茶肆,向茶肆主人说起几年前丢人金子之事,主人仔细核对无误,将金子如数奉还。李氏欲分一半给他,主人坚辞不受,说:&ldo;小人若重利轻义,则匿而不告,官人待如何?又不可以官法相加,所以然者,常恐有愧于心故耳。&rdo;

北宋时代的汴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商业十分发达,人口过百万,用《东京梦华录》的话来说:&ldo;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rdo;毫无疑问,这是城市&ldo;陌生人社会&rdo;,而不是乡村&ldo;熟人社会&rdo;。许多人跟福山一样,以为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建立起陌生人信任秩序,但北宋汴梁呈现出来的醇厚风气应该可以修正这种偏见。

南宋的临安(今杭州)也是一个生齿繁多、商业繁荣的大都会,也表现出很高的社会信任度。吴自牧《梦粱录》记述了临安的风俗:&ldo;杭城人皆笃高谊,若见外方人为人所欺,众必为之救解。或有新搬移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动事,遗献汤茶,指引买卖之类,则见睦邻之义。又率钱物,安排酒食,以为之贺,谓之&lso;暖房&rso;。朔望茶水往来,至于吉凶等事,不特庆吊之礼不废,甚者出力与之扶持,亦睦邻之道,不可不知。&rdo;又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ldo;有贫而愿者,凡货物盘架之类,一切取办于&lso;作坊&rso;,至晚始以所直偿之。虽无分文之储,亦可糊口。此亦风俗之美也。&rdo;说的是,那些来临安做生意的穷人,可以到&ldo;作坊&rdo;预领货物、盘架之类,也不必垫钱,等傍晚卖了货物回来,再付还&ldo;作坊&rdo;本钱。这样,那些穷生意人即使身无分文之资,也能够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