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不同意,说:&ldo;不如等他们前来进攻,当他们横渡泗水时,我们发起突然袭击,把他们消灭在泗水中。&rdo;
谁知吕布的如意算盘落了空。由于曹操前期的准备工作充分,曹军进击的速度极快,还没等吕布作出反应,已经渡过泗水,接着势如破竹将彭城攻下。吕布来不及反应,仓皇而逃,退守位于彭城东南的下邳。
在整个东征过程中,曹操先和谋士们依据形势进行分析,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作出相应的行动,可谓步步为营。一旦出现机会,则不容片刻迟疑,立刻行动,不给吕布半点机会。
曹操善于审时度势,所以总能找到良机,乘势而取。而吕布不听部属意见,屡屡错失良机,最终一败涂地。二人审时度势之能力,智谋多寡,高下立判。
化整为零 各个击破揽全局
如果形势为一强众弱,这&ldo;一强&rdo;最忌讳的就是&ldo;众弱&rdo;之间形成联盟。要想一统天下,只有破坏弱小集团之间的联盟,才能对每一个具体的目标形成绝对优势,从而把它们一个一个地&ldo;吃掉&rdo;。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智广谋深,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他在进行统一战争中也显现了这一特点。当曹操占领兖州、豫州,并将汉献帝迎接到许县后,他在政治上就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但是,许县地处中原,是群雄环顾的地方。曹操周围盘踞着袁绍、张绣、刘表、袁术、吕布等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对他十分不利。曹操为了避免&ldo;独以兖、豫抗天下的六分之五&rdo;的不利局面,对各路诸侯采取了分而化之,逐个击破的策略。
战场上讲究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而不是逞一时之勇。破坏敌方的联盟,不仅能创造各个击破的条件,同时也可以使自己避免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所以,即使暂时委曲求全,也要努力减少敌人。这是因为,两线作战历来是兵家大忌。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借机以&ldo;奉天子以令不臣&rdo;之名攻打袁术。当时,曹操对打袁术心中也是顾虑重重,因为袁术和袁绍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吕布又与他结为儿女亲家,江东的孙策曾经是他的旧部。这样一来,一旦开战,袁术很有可能同这些军阀形成军事联盟,共同对付曹操。
曹操为了孤立袁术,分别对他们施以不同的计谋。这一战也充分展示了曹操的权术心机和军事才能:
首先,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大将军,督冀、青、幽、并四州,并派孔融为特使到邺郡去安抚拉拢袁绍。其次,曹操知道吕布胸无大志,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于是,任命吕布为左将军,并写信笼络他。最后,任命孙策为骑都尉,领会稽太守,令他联合吕布和吴郡陈禹,配合进攻袁术。
袁绍、吕布、孙策等各怀其志,曹操对症下药,分而化之,使其无法联合。经过这样一番精心安排之后,曹操才开始军事行动,结果一举击败了孤军作战的袁术。
曹操在击败北方几个主要割据势力的作战中,根据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指导原则,每战都十分注意孤立敌人,力避两面作战。例如,他在淮北击败了袁术的主力后,就敏锐地觉察到袁术的残余力量不可能对他造成直接威胁,就迅速转移兵力攻打张绣。当他围攻穰县时,听说袁绍有南下袭击许县的企图,便迅速回师许县,以避免两面作战。
相反,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自以为兵力雄厚,智谋之士众多,可以兵加天下,无视孙、刘联盟。结果,非但没有击败孙、刘,攻占江东,自己反被打得大败而逃,丢失了荆穰大部分疆土。可见,联盟的势力任何时候都不可小觑,即使是在你以为自己非常强大的时候。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家在军事上的争夺,始终贯穿着联盟与拆盟的斗争。曹操总结了赤壁失利的经验教训,痛定思痛,把精力放在瓦解破坏吴、蜀之间的军事联盟上,并积极为其军事上的各个击破积极创造条件。例如,关羽打樊城时,曹操以&ldo;割江南之地&rdo;为诱饵,怂恿孙权乘机偷袭荆州。关羽闻讯后,不得不迅速撒军回救荆州,而驻守樊城的曹军却不追击,采取了坐观吴、蜀&ldo;二虎&rdo;相斗的战术,很好地实现了瓦解敌人联盟的方针,而且效果也很明显。
又如,关羽被杀之后,利用关羽首级的处置问题,奸猾的曹操与孙权展开了一场智斗,并巧妙地将祸水引向东吴,从而实现了离间孙、刘两家关系的目的。当时,能看到这一形势的人不在少数。吴、蜀两国的政治谋略家们,如孔明、鲁肃,也早看出了危险来自强大的北方,孙权、刘备两家均不能独自存活,一旦联盟破裂,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们十分重视维护这种联盟。凡是孙、划两家联合一致,共同对敌的时候,曹魏在军事上就得不到什么便宜;而吴蜀联盟一旦出现裂痕,曹操便得以敏锐地捕捉机会,见缝插针,积极进取。
战场上通行以强凌弱、以众击寡的法则。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强势进攻手段,才能压倒相对寡而弱的军队,一举歼灭。这是古今中外战争的一条共同法则。
头脑冷静 慎重分析大局势
曹操和袁绍开始时和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但二人的用人方针、对大势的看法皆相去甚远,矛盾十分尖锐。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也越来越明朗,曹操和袁绍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曹操清醒地认识到,与北方的袁绍决一雌雄是不可避免了。因此,在打败刘表、收降张绣之后,曹操便召集手下的谋士商量,以便及早做出正确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