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义正词严,一副道貌岸然的形象,其实内心一样凶狠。他反对的不是跟楚国做交易,而是反对跟楚国国内做交易。怎么理解呢?‐‐做交易,应该跟身在齐国为质的楚太子熊横做!
齐国放太子、楚国割淮北,条件还是这个条件,但如果交易对象不一样,结果就会截然不同。
跟楚国国内做交易,对方是有退路的,如果认为价格不公道,扭头便走。你不放太子是吧?老子不要了,自己立!
跟楚太子做交易就不一样了,他只有回国才能继位,没有任何退路。只要不是割让楚国全境,价格都是公道的。
齐闵王采纳了孟尝君的建议,楚太子熊横知道自己的王位岌岌可危,果然草率地与齐国签订了割地协议,回国继位,是为楚襄王。
秦国费尽心机,却让齐国坐收暴利,秦昭王哪里忍得下这口气?刚刚继位的楚襄王屁股还没坐热,秦国就大兵压境,斩首五万,横扫楚国十五座城池。
此后,楚怀王趁隙逃脱,秦国发觉后,立即封锁了通往楚国的所有关口。楚怀王只得奔往秦国的盟友赵国,由于当时赵国的&ldo;太上皇&rdo;赵武灵王正在北方收拾楼烦,赵惠王不敢私自收留。楚怀王又想逃往魏国,被秦国的追兵截住,押送回了秦国。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客死咸阳,遗体被送回楚国,也算是&ldo;落叶归根&rdo;。
楚怀王死得可怜,楚国上下&ldo;如悲亲戚&rdo;。秦国不仅与楚国彻底断绝关系,还遭到了各诸侯国的一致鄙视。秦国的无道、楚怀王的杯具,为后来各国掀起&ldo;合纵&rdo;的高潮奠定了思想基础。
无论如何,秦国通过收拾楚国来终结乱局的&ldo;三部曲&rdo;,终于尘埃落定。
刚刚说过,泾阳君出使齐国,除了改善两国关系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想让孟尝君入秦。秦昭王希望借助孟尝君的名气,招揽天下贤士豪杰,为自己问鼎中原积蓄力量。
对于秦国的邀请,孟尝君有点动心思,好友苏秦却认为秦国的水太深,孟尝君此去必然是凶多吉少,因此坚决劝阻。
孟尝君不是没有意识到这种危险性,但作为齐国的宰相,自然比&ldo;客臣&rdo;苏秦想得要深远一些。此时,齐国通过与楚太子的交易实际得利,秦国却费尽力气空欢喜。秦国虽然把楚国给收拾了,但对齐国多少还是憋着一口气。
得了便宜总还得卖点乖吧?齐国应该表达一点善意。既然秦国之前主动提出过搞&ldo;干部交流&rdo;,齐国就不应该轻易放弃这个契机。
思来想去,孟尝君还是决定接受邀请,带着一群门客,跟着泾阳君入秦&ldo;挂职锻炼&rdo;。
秦昭王对孟尝君厚遇有加,不久就拜他为宰相,接替前不久去世的樗里疾。可是,孟尝君屁股还没坐热,麻烦就来了。
苏秦说秦国&ldo;水很深&rdo;,其中一个寓意就是秦国&ldo;外戚掌权&rdo;的官场态势。孟尝君做了宰相,让外戚的利益受损,很快就有人冒出来,在秦昭王面前诋毁孟尝君。
所谓的&ldo;道理&rdo;很明白:秦、齐除了揍楚国能手牵手,平时都是大眼瞪小眼,孟尝君又是齐国人,他怎么可能死心塌地给秦国打工?
‐‐胡扯!秦昭王请孟尝君的时候,不知道他是齐国人?
有人一告状,秦昭王就要置孟尝君于死地,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无比愤怒:人是你请来的,宰相也是你封的,现在要杀他的还是你?你还要脸不要脸?
愤怒改变不了政治斗争的黑暗与惨烈。新任宰相孟尝君被投入大狱,看来是跑不掉了。好朋友泾阳君不忍心看到闻名天下的孟尝君就这样挂掉,特地赶来探监,给孟尝君指了一条生路:贿赂秦王的宠姬,走&ldo;枕头路线&rdo;。
宠姬要价不算高,一件狐白裘而已。问题在于,孟尝君已经把这玩意儿当礼物送给秦王了。危急关头,三教九流的门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名&ldo;惯偷&rdo;潜入秦王宫,神不知鬼不觉就把狐白裘给弄回来了。
宠姬的&ldo;枕头风&rdo;一吹,孟尝君就从大狱被放了出来。此地不可久留,收拾行李立马开溜。跑出去没多远,秦王后悔了,就派人穷追不舍。
孟尝君趁着夜色一路飞奔,来到函谷关的时候还是夜半三更。按照关口的规定,每天要等到鸡叫才能开关放行。孟尝君哪里耗得起?追兵很快就会赶到,恐怕没等到鸡叫,孟尝君就先被追兵杀得乱叫了。
卑贱的门客再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一个门客学的鸡叫以假乱真,引得函谷关四周的鸡鸣叫不绝。守关的士兵也是死心眼,只认鸡叫不认时间,孟尝君得以顺利出关。
回到齐国后,心有余悸的孟尝君开始依托&ldo;齐集团&rdo;谋划&ldo;合纵&rdo;大计。&ldo;合纵&rdo;作为军事同盟,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跟谁联合?针对谁?
&ldo;合纵&rdo;针对的当然是西面的秦国,但跟谁联合,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们先简单罗列一下此时(公元前298年)各国的态势:秦国:制服楚国,威慑三晋,综合实力急剧膨胀,成为战国第一等的军事强国。
齐国:多年与楚国、秦国征伐,武力强大,经济发展平稳,是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
赵国:秦国盟友,经赵武灵王&ldo;胡服骑射&rdo;,军事实力大增,但战略意图主要集中在吃掉中山国。